第一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研究 3
肯定和培育劳动力市场 构建农业剩余劳力转移新机制 3
一、始于农村劳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推动就业机制变革 3
二、劳动力市场是改革的产物和市场经济题中之义 6
三、建立公平竞争、低成本运行的劳动力市场 9
关于农民跨区域流动 15
一、农民跨区域流动就业的发展态势 16
二、形成农民大规模跨区域流动就业的根本原因 17
三、农民流动就业的作用 21
四、农民流动引发社会问题的讨论 25
五、农民跨区域流动政策 29
多种形式转移农村劳动力 34
开拓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人口就业转移道路 38
一、把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作为战略问题对待 39
二、尊重农民选择,探索农村人口就业的路子 40
三、为农村人口就业与转移创造宽松的环境 42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宏观背景及地位——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与劳动力市场研究之一 45
一、现实要求:把握农民流动在改革发展全局中的地位 46
二、历史启示:现代化发展需要农村转移劳力和产业资本结合的体制 47
三、农民流动内涵:由市场沟通农村人口就业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 51
当前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与劳动力市场研究之二 59
一、农民流动就业的扩张进程与目前规模 60
二、流动劳动力的区域、产业配置 62
三、农民流动的构成与组织依托 64
四、外出就业类别和农民工的财产关系、迁移特性 65
五、流动农民的劳动、收入和在就业地的社会关系 67
六、农民跨区域就业的轮番更新和分化成长 68
农民流动就业机制: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与劳动力市场研究之三 72
一、依托传统社会关系的农民流动构造城乡开放的劳动力市场 72
二、劳动力市场配置资源、调节流动的机制 75
三、农民跨区域就业市场特点:供大于求、多重分割和不对等 77
四、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建设和政府职能 81
农民流动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管理体制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与劳动力市场研究之四 82
一、农民流动就业市场秩序和管理上的错位 82
二、偏重劳动力使用而忽视公民权益维护的社会管理 86
三、户籍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同产业升级、城市化发展的矛盾 90
四、不发达地区农民外出、回流的政府服务管理 92
重点培育市场促进农民流动就业正常发展的对策——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与劳动力市场研究之五 94
一、坚持市场配置资源,营造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市场秩序 94
二、建立利于人口流动、多元融合、消除身份差异和城市化的社会体制 97
三、挖掘农村就业潜力,发展商品农业、乡镇企业和小城镇 101
四、以发挥劳力资源优势、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宏观调控目标 102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与地位 105
一、现状:发展过程、当前规模与流动性质 105
二、地位:突破城乡分割体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化城市化结合 109
农村改革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115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发展问题,与体制关系甚大 115
二、农民的三大创造引起就业机制转变上的三大突破 119
三、问题、趋势和政策选择 123
附:民工潮涌动神州 125
中国二元结构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政策选择 130
一、流动背景:中国现代化发展中二元结构的特殊性 131
二、跨地区流动就业的现状和趋势 134
三、市场机制下跨地区流动就业的特点和作用 138
四、继续推进市场化就业的制度建设和政策调整 141
第二编 进入新世纪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147
农村劳动力流动:结构转换的重要动力——兼析我国劳动剩余经济时期的发展策略 147
农村劳动力流动: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155
一、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和人口城镇化的特殊方式 155
二、促进城市和发达地区工业化现代化持续领先发展,强化经济增长极 158
三、人往东流,资金西流,回乡创业助推不发达地区发展 161
四、支撑开放,吸引外资,发展外贸 166
农民流动、市场就业与社会管理制度创新 170
一、农民流动触及社会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 170
二、农民流动对就业制度与社会管理制度改革的双重推动 171
三、社会管理需解决聚集在流动就业农民身边的不安定因素 175
四、政府要提供公共服务,培养各群体自治能力 177
我国小城镇的产业、企业特点与转移就业潜力 178
一、小城镇在我国农民转移就业和人口城镇化上的贡献不可低估 179
二、小城镇在农民就业转移上有所作为与其产业、企业特点密切相关 181
三、突出重点,为小城镇产业企业发展改善政策和制度环境 185
传统农区小城镇近期难成农村人口转移大容量载体 188
中国人口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194
一、中国人口问题 195
二、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治理的经验教训 202
三、劳动力资源、劳动力素质与老龄化问题 205
四、劳动力的剩余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 208
五、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思路 214
要破除歧视性限制性政策——访崔传义 223
农民流动与政府治理 230
从权利与发展看农民工问题 243
对话:给农民工子女一张稳定课桌 249
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作为转变二元结构的关键——“十一五”期间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与转移问题 253
一、“十五”期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就业的进展 253
二、“十一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256
三、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作为转变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 258
四、“十一五”期间的政策措施 259
城镇化过程中的“三农”问题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262
一、城镇化、“三农”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背景 262
二、农民流动打破城乡分割,铺设“两化”带“三农”路径 265
三、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市民化的制度障碍 270
四、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272
中国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在第二届全球劳工论坛上的发言 275
一、中国农民工的由来和基本情况 275
二、农民工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76
三、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的一些措施和设想 278
建设农民工和市民和谐发展的城市——对无锡市的调查与思考 280
一、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把农民工视为新市民 280
二、以人为本,为农民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81
三、制度创新,构建和谐城市,实现农民工分流 283
农村劳动力就业与保护农民工权益 285
第一节 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是农村走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285
第二节 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 287
第三节 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 299
第四节 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305
第五节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311
农民工贡献与权利缺失——对农民工生存发展状况与制度环境的调查 321
一、进城农民工是推动城乡发展、体制变革最活跃的力量 321
二、进城农民工仍处于权利缺失的边缘化地位 323
三、农民工权利缺失的危害 332
四、按照权利平等、身份统一的方向推进社会管理制度改革 334
五、改革的政策措施 335
第三编 农民流动与走出二元结构 343
“三农”人物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一体化转变的伟大事业——学习杜老支持农民转移就业取得国民待遇的精神 343
尊重农民走出二元结构与体制的探索创造——王郁昭与农民流动就业转移 348
一、立于民工潮头,创建中国劳研会,支持农民流动就业 349
二、从调研入手明辨是非,支持农民掌握自主就业的发展权 351
三、倡导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验和城乡就业统筹 352
四、不让农民工被固化为城市弱势群体,要能成为平等市民 353
五、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把就业创业做永恒主题 355
社团组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社团组织、理论研究、社会事业——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的十年 359
一、建立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为己任的社团组织 360
二、研究会的整体工作 362
三、结合实践研究中国农村人口就业道路,支持农民流动 364
四、重要政策建议 367
五、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社会活动 368
附件 371
服务农村人口就业转移 促进二元结构体制变革——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的20年 384
一、一个服务农村人口就业转移和城乡协调发展的社团组织 385
二、立足调研,支持农民流动转移和二元结构转换 386
三、建言献策,破除影响农民转移就业的二元体制 394
四、开展社会活动,鼓励就业转移和创业就业 395
系列丛书:农民流动与中国走出二元结构 402
民族的脊梁,发展的主体——读《滑县民工闯天下》 404
《农民就业与中国现代化》前言 409
走出二元结构——农民的第三次解放——《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就业创业研究》前言 416
农民工融入城市,关系全面小康——《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前言 420
转变二元结构的发展,破除二元体制的改革——《走出二元结构:创业就业、市民化与新农村建设》前言 424
《走出二元结构: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农民就业》前言 429
附:1.农民流动就业与产业、就业、城乡结构转变数据 434
2.农民流动就业转移与走出二元结构体制文稿 437
参考文献 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