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 2
三、研究意义 3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4
一、国外研究概况 4
二、国内研究概况 7
三、简要述评 12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12
一、研究方法 12
二、研究思路 14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6
一、研究内容 16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18
第二章 农村金融组织变革的理论学说 21
第一节 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机构观”学说 21
一、基本思路 21
二、内涵和特点 22
三、发展历程 23
四、成效及局限 25
第二节 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功能观”学说 26
一、基本思路 26
二、内涵与特点 27
三、发展历程 28
四、成效及局限 30
第三节 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目标观”学说 31
一、基本思路 31
二、主要构想 33
三、小结 35
第三章 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发展现状及国外经验借鉴 37
第一节 我国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发展的现状 37
一、村镇银行发展状况 37
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状况 41
三、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状况 42
第二节 各类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发展的SWOT分析 44
一、村镇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 44
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SWOT分析 50
三、农村资金互助社的SWOT分析 55
四、小结 59
第三节 国外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经验借鉴:基于“目标观”的视角 60
一、国外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概况 60
二、国外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经验和启示:“目标观”视角 69
第四章 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发展中双重目标的矛盾与协调及其影响研究 73
第一节 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双重目标之间的矛盾及其原因 73
一、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双重目标之间的矛盾 73
二、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双重目标之间矛盾产生的原因 77
第二节 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双重目标的协调:农户、政府和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博弈 81
一、农户、政府和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82
二、农户、政府和农村新型金融组织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89
第三节 双重目标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内在要求 96
一、双重目标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内部组织结构的要求 96
二、双重目标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治理结构的要求 99
三、双重目标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运行机制的要求 101
四、双重目标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运行环境的要求 103
五、双重目标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技术创新的要求 107
第五章 双重目标驱动下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创新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111
第一节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112
一、理论模型 112
二、研究假设 113
第二节 变量选择与调研设计 116
一、变量定义与问题设计 116
二、研究对象与调查方法 119
第三节 实证分析 119
一、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119
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121
三、Pearson相关性分析 124
四、回归分析 125
五、结论 128
第六章 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方法选择 129
第一节 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129
一、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29
二、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130
第二节 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创新能力评价方法选择 137
一、熵权法 138
二、TOPSIS法 140
第七章 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创新能力评价实证分析——以村镇银行为例 143
第一节 样本数据说明 143
一、数据来源 143
二、数据预处理 144
第二节 描述性分析 145
一、地域分布 145
二、发起行性质 147
三、竞争者分析 148
四、变量描述 149
第三节 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创新能力分析 151
一、信度检验 151
二、效度检验 151
三、准则层创新能力评价 152
四、目标层创新能力评价 163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169
一、按地区统计分析 169
二、按省份统计分析 171
三、整体样本统计分析 173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177
第一节 研究结论 177
一、以“目标观”为导向,是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向标 177
二、以“创新性”为动力,是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点 178
三、以“差异化”为路径,是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着力点 178
四、以“协调性”为手段,是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点 179
第二节 政策运用 180
一、积极拓展融资渠道 180
二、培养农村金融人才 181
三、建立完善运行机制 181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182
五、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182
六、加强金融风险防控 183
附录 关于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创新能力评价的调查问卷 185
参考文献 189
后记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