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勋初先生治学方法举隅&徐有富 1
乳与香:《女世说》初探&钱南秀 8
从词坛背景看稼轩寿词的独特性&莫砺锋 31
孔子的原始儒家理论体系构建论略&姚曼波 42
王廷相的诗歌意象论与嘉靖前期诗学演变&陈书录 54
李奎报《开元天宝咏史诗》的小说文献意义——以《玄宗遗录》佚文为重点&严杰 73
由谶纬说“神守文化”“社稷守文化”对上古文学的影响&郑杰文 77
试论唐传奇的“文备众体”&景凯旋 87
儒家“六经之首”“群经之首”探微&丁鼎 100
《古文关键》的编纂及其文体学意义&巩本栋 108
《册府元龟》(校订本)编撰始末&姚松 119
赋与传:从本原到书写&许结 128
大篇的书写与超越的气度——姜夔《昔游诗》及其与杜诗的关系&张宏生 139
秦桧与岳飞之死&曾广开 152
异辕合轨:清人赋予“古文辞”概念的混成意趣&曹虹 167
现代学术史中的“教外别传”——陈寅恪“以文证史”法新探&张伯伟 178
唐玄宗《停颍王等节度诰》真伪祛疑及其史料价值&武秀成 198
中国古代文论对审美知觉的表达及其语言形式&蒋寅 208
先秦礼仪的空间代码及其功能&童强 233
中国先秦小说的原生态及其真实性问题——以《韩非子》一书的探讨为中心&高华平 245
西域传说中的特殊国度&王青 255
东方古典与西方经典——魏理英译汉诗在欧美的传播及其经典化&程章灿 264
《河岳英灵集》的地域性、派别性问题——兼及“开元十五年”新解&吴光兴 276
中国文学中精灵形象的演变与发展&张智华 284
李梦阳的孟诗解读视角——以评点《孟浩然诗集》为例&郝润华 299
唐代科举有无“宾贡科”献疑&党银平 308
日课一诗论&胡传志 317
释“诗者天地之心”&徐兴无 330
旧题李攀龙《唐诗选》真伪问题再考辨&殷祝胜 351
“逍遥”与“舒迟”——从连绵词的几种特别用法看传世经典与出土文献的解读&陈致 362
“天文”与“人文”的交合——道教“天书—真文”观念的神学内涵及其文学意义&赵益 374
六朝文的历史功能及其命运&徐国荣 386
王念孙《史记杂志》平议&王华宝 396
晚唐诗人马戴集的著录与错讹之辨析&俞士玲 406
浅论《四库全书总目》视野中的中国古代通俗文学&苗怀明 422
论南齐江东士族“太极”说滞后于新兴思潮及其原因&吴正岚 433
论清代写照性手卷及其文学史意义&徐雁平 443
读《陆质传》——两《唐书》春秋学评价之考辨&余历雄 457
《史记》百年文学研究述评&曹晋 468
李肇《翰林志》版本述略&李南晖 480
《七十家赋钞》与张惠言的词学&冯乾 496
唐末五代禅僧明招德谦相关史料及偈颂辑考&金程宇 509
论山谷句法中的“远境”&孙立尧 522
从《陈万里墓碑》试论胡小石的楷书理论与创作&刘重喜 533
“多文之谓儒”——以《原教》篇为中心看朱彝尊之“文章尔雅”&张宗友 543
南京大学图书馆藏胡小石手批《靖节先生集》探微&卞东波 555
厉鹗集外佚文辑释&闵丰 565
钞本时代的佚籍与学术史&童岭 582
宋景德二年《龙图阁书目》考&赵庶洋 592
论梅尧臣诗“古淡”的非时尚特质及其与汉魏古诗的关系——以五古为中心&徐涛 601
范晔《后汉志》篇目考——兼说“蜡以覆车”与《后汉志》的存佚&于溯 611
刘宋孝武帝与竟陵王刘诞关系考论&赫兆丰 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