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
1.1 社会公共需要、公共物品与公共部门 1
1.1.1 社会公共需要 1
1.1.2 公共物品 2
1.1.3 公共部门 7
1.1.4 公共部门的活动范围 9
1.1.5 公共部门的活动方式 11
1.2 财政概念及财政学 12
1.2.1 财政概念辨析 12
1.2.2 财政学 14
1.3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15
1.3.1 市场失灵 15
1.3.2 政府失灵 17
2. 财政的职能 19
2.1 财政的职能 19
2.1.1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20
2.1.2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23
2.1.3 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26
2.1.4 财政职能与公平效率准则 29
2.2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 31
2.2.1 设立地方政府的必要性 32
2.2.2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 33
2.2.3 财政分权理论 33
2.2.4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职能的分工 35
2.2.5 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 38
2.3 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财政关系 39
2.3.1 国有企业的角色定位 39
2.3.2 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多重身份 40
2.3.3 政府与国有企业分配关系演变的历史 42
2.3.4 进一步规范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 44
3. 西方财政理论 47
3.1 传统财政思想与理论 47
3.1.1 概述 47
3.1.2 古典经济学派的财政思想 48
3.1.3 历史学派的财政思想 50
3.1.4 新古典学派的财政思想 52
3.2 现代西方财政理论的发展 54
3.2.1 概述 54
3.2.2 凯恩斯主义的财政理论 56
3.2.3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财政理论 57
3.2.4 供给学派的财政税收理论 59
3.2.5 新政治经济学派的财政理论 61
3.3 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 63
3.3.1 公共经济学的兴起 63
3.3.2 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65
4. 财政支出 67
4.1 财政支出的原则 67
4.1.1 财政支出的概念 67
4.1.2 财政支出的原则 68
4.2 财政支出分类 69
4.2.1 按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的分类 69
4.2.2 按政府职权分类 70
4.2.3 按财政支出产生收益的时间分类 70
4.2.4 按支出功能和经济性质分类 71
4.3 财政支出规模 74
4.3.1 财政支出绝对规模 74
4.3.2 财政支出相对规模 76
4.3.3 公共预算支出增长趋势理论 77
4.3.4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79
4.4 财政支出结构 81
4.4.1 衡量财政支出结构 81
4.4.2 从政府职能实现的角度分析财政支出结构 81
4.4.3 从政府职权分类的角度分析财政支出结构 85
4.5 财政支出效率 87
4.5.1 财政支出效率的概念 87
4.5.2 成本—收益分析法 88
4.5.3 最低费用选择法 91
4.5.4 公共定价法 91
5. 政府购买性支出 95
5.1 投资性支出 95
5.1.1 财政投资的性质 95
5.1.2 财政投资的形式 97
5.1.3 财政投资的范围 100
5.2 社会消费性支出 105
5.2.1 公共服务支出 106
5.2.2 民生支出 110
5.2.3 经济事务支出 120
5.3 政府采购 126
5.3.1 政府采购的特点 126
5.3.2 实施政府采购制度的背景 127
5.3.3 政府采购的程序与方式 128
5.3.4 政府采购的原则 131
5.3.5 政府采购制度在我国的实践和评价 132
5.3.6 政府采购制与保护民族产业 134
5.4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134
5.4.1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基本涵义和特点 134
5.4.2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 136
5.4.3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运作体系 137
5.4.4 我国国库收付制度的初步建立 142
5.4.5 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完善 145
6. 政府转移性支出 148
6.1 社会保障支出 148
6.1.1 社会保障支出的涵义 148
6.1.2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51
6.1.3 社会保障支出的涵义 154
6.1.4 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 154
6.2 财政补贴 160
6.2.1 财政补贴的界定 160
6.2.2 财政补贴的分类 160
6.2.3 财政补贴的作用 162
6.2.4 我国的财政补贴 163
6.3 捐赠与债务支出 166
6.3.1 捐赠支出 166
6.3.2 债务支出 168
6.4 税式支出 168
6.4.1 税式支出的涵义 168
6.4.2 税式支出的分类 169
6.4.3 税式支出的形式 169
6.4.4 税式支出的预算控制 172
7. 财政收入 173
7.1 财政收入的概念及其分类 173
7.1.1 财政收入的概念 173
7.1.2 财政收入的分类 175
7.2 财政收入的规模及影响因素 176
7.2.1 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动趋势 176
7.2.2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182
7.3 财政收入的结构 190
7.3.1 衡量财政收入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 190
7.3.2 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191
7.3.3 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 192
7.3.4 财政收入的生产部门构成 195
7.3.5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结构 198
7.4 非税收入 200
7.4.1 非税收入的概念及特点 200
7.4.2 我国非税收入的构成与规模 203
7.4.3 我国非税收入的历史沿革 205
8. 税收原理 208
8.1 税收的概念及特征 208
8.1.1 税收概念 208
8.1.2 税收的基本特征 210
8.2 税收术语及分类 211
8.2.1 税收术语 211
8.2.2 税收分类 213
8.3 税收原则 215
8.3.1 公平原则 216
8.3.2 效率原则 217
8.3.3 适度原则 219
8.3.4 法治原则 220
8.4 税负转嫁与归宿 221
8.4.1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念 221
8.4.2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形式及条件 221
8.5 税收的经济效应 224
8.5.1 对消费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224
8.5.2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227
8.5.3 税收对储蓄的影响 229
8.5.4 税收中性 230
8.6 国际税收 231
8.6.1 国际税收的涵义 231
8.6.2 税收管辖权 232
8.6.3 国际重复征税 238
8.6.4 国际税收协定 242
9. 税收制度 245
9.1 我国税收制度的演变 245
9.1.1 税收制度概述 245
9.1.2 我国税制的历史演进 248
9.2 商品课税 261
9.2.1 商品课税的特征和功能 261
9.2.2 我国现行商品课税的主要税种 262
9.3 所得课税 270
9.3.1 所得课税的特征和功能 270
9.3.2 我国现行所得课税的主要税种 272
9.4 资源税与财产税 278
9.4.1 资源税 278
9.4.2 财产税 281
9.5 环境保护税 283
9.5.1 环境保护税的理论依据 283
9.5.2 环境保护税的税制设计 285
9.5.3 我国环境保护税的主要内容 287
10. 国债 296
10.1 国家信用 296
10.1.1 国家信用的概念 296
10.1.2 国家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297
10.1.3 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 298
10.2 国债概述 299
10.2.1 国债的涵义 299
10.2.2 国债的功能 300
10.2.3 国债的种类 302
10.2.4 国债的结构 303
10.2.5 国债发行与还本付息 305
10.2.6 国债市场 306
10.2.7 中国国债管理阶段 307
10.2.8 国债的经济效应分析——李嘉图等价定理 311
10.3 国债负担与国债适度规模 313
10.3.1 国债的负担 313
10.3.2 国债的适度规模 313
10.3.3 政府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 317
10.3.4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 317
10.4 外债 320
10.4.1 外债的涵义 320
10.4.2 外债的功能 321
10.4.3 外债的种类与结构 321
10.4.4 外债的负担与限度 322
11. 政府预算 324
11.1 政府预算概述 324
11.1.1 政府预算的概念 324
11.1.2 政府预算的原则 325
11.1.3 政府预算的功能 327
11.1.4 政府预算的类别 328
11.1.5 预算年度 331
11.2 我国政府预算体系 332
11.2.1 一般公共预算 332
11.2.2 政府性基金预算 333
11.2.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333
11.2.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333
11.3 我国政府预算管理的职权和程序 334
11.3.1 政府预算管理职权 334
11.3.2 政府预算管理程序 336
11.4 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338
11.4.1 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演进 338
11.4.2 我国预算管理工作改革方向 339
12. 财政体制 343
12.1 财政体制的概念与类型 343
12.1.1 财政体制的概念和实质 343
12.1.2 财政体制的类型 344
12.1.3 财政体制的内容 345
12.2 分税制财政体制 347
12.2.1 分税制的内涵与特征 347
12.2.2 中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349
12.2.3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355
12.2.4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成效与问题 358
12.2.5 近期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路 360
13. 财政平衡 363
13.1 财政收支的矛盾与平衡 363
13.1.1 财政平衡 363
13.1.2 财政平衡的计算口径 364
13.1.3 财政收支的基本状态 365
13.1.4 财政收支的矛盾 367
13.1.5 中国财政收支的平衡状态 367
13.2 财政平衡的特征 369
13.2.1 财政周期平衡 369
13.2.2 财政动态平衡 370
13.2.3 财政整体平衡 371
13.2.4 财政综合平衡 371
13.3 财政赤字 375
13.3.1 财政赤字的分类 375
13.3.2 预算结余和赤字的处理 376
13.3.3 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 378
13.3.4 中国财政赤字的成因与治理 381
13.3.5 西方经济学家对财政赤字的不同论点 383
13.4 财政平衡理论的发展 384
13.4.1 财政平衡思想与实践的发展 384
13.4.2 不同的财政平衡理论 385
13.4.3 中国的财政平衡学说 388
14. 财政政策 390
14.1 财政政策概述 390
14.1.1 财政政策的涵义 390
14.1.2 财政政策的功能 391
14.1.3 财政政策的主体 392
14.1.4 财政政策的目标 393
14.1.5 财政政策的工具 394
14.1.6 财政政策的类型 396
14.2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应 399
14.2.1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399
14.2.2 财政政策效应及评价标准 400
14.2.3 财政政策效应的偏差 401
14.2.4 财政乘数 402
14.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404
14.3.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政策体系 404
14.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 406
14.3.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407
14.3.4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411
主要参考文献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