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说 1
一 所谓国学 1
二 国学在清代 2
三 国学的分科 4
四 国学的派别 6
五 进步的方法与贫乏的内容 8
六 欧美学术的影响 10
七 “五四”以后的国故整理 11
八 国学与世界学术 12
九 专门研究与基本知识 13
一〇 研究的态度及准备工作 14
第二章 语文 17
一一 研读古籍的阶梯 17
一二 所谓小学 18
一三 六书 19
一四 字形的演变一五 字义的演变 23
一六 训诂学 24
一七 文法学的先驱及其发展 25
一八 方言学 26
一九 字音的变迁 27
二〇 语言和文字的分离 28
二一 双声叠韵 29
二二 反切 30
二三 四声 31
二四 声韵学 32
二五 字母 34
二六 韵部 36
二七 古音之推定 37
第三章 古物 39
二八 金石之学 39
二九 殷墟发掘 41
三〇 甲骨之学 42
三一 古物与社会学 43
三二 无文字的古物 44
三三 古物与考证学 46
三四 古物与古书 47
第四章 书籍 51
三五 传写本与刻本 51
三六 版本之学 53
三七 校雠之学 54
三八 章句之学 55
三九 目录之学 56
四〇 图书分类法 58
四一 辑佚及辨伪 60
四二 类书及丛书 62
四三 考证学与读书法 64
第五章 经学 65
四四 五经、十三经、四书 65
四五 《易经》 67
四六 《书经》 68
四七 《诗经》 69
四八 三礼 71
四九 《春秋》 73
五〇 《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74
五一 经之传授 75
五二 今文经学与谶纬 77
五三 古今文学派的斗争 78
五四 汉以后的经学 79
五五 清代的经学 80
五六 经学的扬弃 82
第六章 史地 85
五七 所谓正史 85
五八 正史的内容 87
五九 编年史 88
六〇 纪事本末 89
六一 别史 90
六二 政书 91
六三 杂史传记及其他 92
六四 学术史 93
六五 史评 94
六六 地理 96
六七 历史哲学 97
六八 新史学的产生 98
六九 新史学的业绩 99
第七章 诸子 103
七〇 诸子的学术派别 103
七一 儒家 105
七二 道家 108
七三 墨家七四 别墨及名家七五 法家七六 兵家及其他 114
七七 王充之学 115
七八 魏晋时代的玄学 116
七九 子学之兴起与消沉 118
第八章 佛学 123
八〇 初期的佛教八一 佛教的中国化 123
八二 流传中国诸宗派 125
八三 小乘诸宗 126
八四 传自印度的大乘诸宗 128
八五 中国独创的大乘诸宗 129
八六 佛学与儒学 131
八七 因明学 133
八八 唯识论中的心理学 134
八九 现时佛学的趋势 136
第九章 理学 139
九〇 宋明理学的产生 139
九一 周敦颐与邵雍 141
九二 张载及二程 142
九三 集宋学大成的朱熹 145
九四 陆象山与杨慈湖 147
九五 浙东学派 149
九六 宋末至明初之理学 149
九七 王阳明之学 150
九八 清初各大师对于理学的批判 152
九九 理学批判的最高发展 154
一〇〇 宋明理学的没落与新理学的产生 157
第十章 诗赋词曲 159
一〇一 文学的范围与类别 159
一〇二 最早的诗总集 161
一〇三 楚辞 162
一〇四 赋 163
一〇五 乐府 165
一〇六 五言诗 166
一〇七 陶渊明与南北朝诗 168
一○八 唐诗 169
一○九 李白、杜甫 171
一一〇 唐以后的重要诗人 172
一一一 词 173
一一二 重要词人 174
一一三 散曲 176
第十一章 散文和骈文 177
一一四 散文和骈文的分别 177
一一五 散文与骈文的分合 179
一一六 周秦汉的散文 180
一一七 六朝文 182
一一八 唐宋八大古文家 183
一一九 明清两代的古文家 185
一二〇 所谓古文义法 187
一二一 骈文的标准化及其支流 188
一二二 八股文及对联 189
一二三 文艺论评 191
一二四 文体解放和文学观念的变动 192
第十二章 新被重视的文学 195
一二五 戏曲的摇篮期 195
一二六 戏曲的成长期 197
一二七 唐以前的小说 199
一二八 宋元明的小说 200
一二九 清代的小说 202
一三〇 宝卷、弹词、鼓词 203
一三一 中国文学与东方诸民族的相互影响 204
一三二 中国文学与西洋文学的关系 206
第十三章 科学及艺术 209
一三三 自然科学在国学中的地位 209
一三四 天文学和历法 210
一三五 数学 212
一三六 物理学及化学 214
一三七 医学 215
一三八 应用技术 216
一三九 科学与迷信 217
一四〇 艺术 218
一四一 绘画及书法篆刻 219
一四二 音乐 222
索引 225
本书参考书目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