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中医内科部分 1
第一章 外感病证 1
第一节 感冒&(郑春梅) 1
第二节 外感发热&(郑春梅) 4
第二章 肺病证 7
第一节 咳嗽&(郑春梅) 7
第二节 喘证&(郑春梅) 10
第三章 心脑病证 14
第一节 心悸&(郑春梅) 14
第二节 眩晕&(张鑫) 18
第四章 消化系病症 21
第一节 返流性食管炎&(张鑫) 21
第二节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张鑫) 22
第三节 急性胃炎&(张鑫) 23
第四节 胃与十二指肠溃疾病&(张鑫) 24
第五节 胃下垂&(张鑫) 25
第六节 胃粘膜脱垂症&(张鑫) 25
第七节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张鑫) 26
第八节 慢性腹泻&(张鑫) 28
第九节 便秘&(张鑫) 30
第五章 慢性肝炎&(董香玲) 31
第六章 大叶性肺炎&(董香玲) 35
第七章 中医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37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董香玲) 37
第二节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董香玲) 39
第三节 中医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董香玲) 40
第二篇 中西医结合部分 42
第一章 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 42
第一节 总论&(牟宪慧) 42
第二节 尿崩症&(牟宪慧) 51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李福东) 55
第四节 皮质醇增多症&(李福东) 58
第五节 更年期综合征&(李福东) 61
第六节 肥胖症&(李福东) 64
第二章 妇科疾病 67
第一节 妊娠剧吐&(严如霞) 67
第二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如霞) 71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严如霞) 76
第三章 肿瘤 80
第一节 食管癌&(贾春发) 80
第二节 胃癌&(贾春发) 86
第三节 原发性肝癌&(贾春发) 92
第三篇 眼科疾病 97
第一章 眼睑泪器疾病 97
第一节 睑缘炎&(李晓波) 97
第二节 睑腺炎&(李晓波) 97
第三节 倒睫与睑内翻&(李晓波) 97
第四节 泪道狭窄及阻塞&(李晓波) 98
第五节 慢性泪囊炎&(李晓波) 98
第二章 结膜疾病 98
第一节 急性结膜炎&(李晓波) 98
第二节 沙眼&(李晓波) 99
第三节 翼状胬肉&(李晓波) 99
第四节 干眼症&(李晓波) 100
第三章 角膜疾病 100
第一节 细菌性角膜炎&(李晓波) 100
第二节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李晓波) 101
第三节 真菌性角膜炎&(李晓波) 101
第四章 白内障 102
第一节 老年性白内障&(李晓波) 102
第二节 并发性白内障&(李晓波) 102
第三节 先天性白内障&(李晓波) 103
第四节 外伤性白内障&(李晓波) 103
第五章 青光眼 103
第一节 原发性青光眼&(李晓波) 104
第二节 继发性青光眼&(李晓波) 104
第三节 先天性青光眼&(李晓波) 105
第六章 葡萄膜炎 105
第一节 前葡萄膜炎&(李晓波) 105
第二节 后葡萄膜炎&(李晓波) 105
第三节 Vogt—小柳—原田综合症&(李晓波) 106
第四节 交感性眼炎&(李晓波) 106
第七章 视网膜疾病 106
第一节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李晓波) 107
第二节 视网膜动脉及静脉阻塞&(李晓波) 107
第三节 视网膜脱离&(李晓波) 107
第四节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李晓波) 108
第五节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李晓波) 108
第六节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李晓波) 108
第八章 眼外伤 109
第一节 眼的钝挫伤&(李晓波) 109
第二节 眼球穿通伤&(李晓波) 109
第三节 眼异物伤&(李晓波) 110
第四节 眼的化学伤&(李晓波) 110
第五节 眼紫外线伤&(李晓波) 110
第九章 眼部肿瘤 111
第一节 视网膜母细胞瘤&(李晓波) 111
第二节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李晓波) 111
第三节 眼眶内肿瘤&(李晓波) 111
第四篇 耳鼻喉科疾病 113
第一章 鼻部疾病 113
第一节 急性鼻炎&(吕宗合) 113
第二节 慢性单纯性鼻炎&(吕宗合) 114
第三节 肥厚性鼻炎&(吕宗合) 115
第四节 萎缩性鼻炎&(吕宗合) 115
第五节 变态反应性鼻炎&(吕宗合) 116
第六节 鼻窦炎&(吕宗合) 117
第七节 鼻息肉&(吕宗合) 119
第八节 鼻真菌病&(吕宗合) 120
第九节 鼻衄&(吕宗合) 120
第十节 鼻部肿瘤&(吕宗合) 122
第十一节 鼻外伤&(吕宗合) 122
第二章 耳部疾病 125
第一节 外耳道疖&(刘向东) 125
第二节 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刘向东) 126
第三节 耳带状疱疹&(刘向东) 126
第四节 大疱性鼓膜炎&(刘向东) 126
第五节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刘向东) 127
第六节 慢性卡他性中耳炎&(刘向东) 127
第七节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刘向东) 128
第八节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刘向东) 130
第九节 化脓性中耳炎的颅内、外并发症&(刘向东) 132
第十节 耳部创伤&(刘向东) 137
第十一节 耳聋&(刘向东) 138
第十二节 梅尼埃病&(刘向东) 140
第十三节 面神经疾病&(刘向东) 141
第十四节 耳及侧颅底肿瘤&(刘向东) 142
第三章 咽部疾病 143
第一节 急性单纯性咽炎&(孙力) 143
第二节 脓菌性咽炎&(孙力) 144
第三节 慢性单纯性咽炎&(孙力) 145
第四节 萎缩性咽炎&(孙力) 146
第五节 慢性扁桃体炎&(孙力) 146
第六节 咽部脓肿&(孙力) 147
第七节 腺样体肥大&(孙力) 148
第八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孙力) 148
第九节 咽部肿瘤&(孙力) 149
第四章 喉部疾病 150
第一节 急性单纯性喉炎&(孙力) 150
第二节 喉部水肿&(孙力) 150
第三节 慢性单纯性喉炎&(孙力) 151
第四节 萎缩性喉炎&(孙力) 152
第五节 急性会厌炎&(孙力) 152
第六节 结节 性声带炎&(孙力) 153
第七节 喉阻塞&(孙力) 154
第八节 喉息肉&(孙力) 154
第九节 喉部肿瘤&(孙力) 155
第十节 喉气管及食管异物&(孙力) 156
第五篇 口腔部分 158
第一章 功能矫治器的历史&(左德崴) 158
第二章 功能矫治器原理、特点、适应范围&(左德崴) 158
第三章 常用的功能性矫治器及应用&(左德崴) 159
第六篇 职业病 169
第一章 总论&(杨洪杰) 169
第二章 尘肺 177
第一节 矽肺&(杨洪杰) 178
第二节 石棉肺&(杨洪杰) 178
第七篇 流行病学——传染病部分 179
第一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 179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解生伟) 179
第二节 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解生伟) 182
第三节 疫源地与流行过程&(解生伟) 183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办法&(解生伟) 184
第二章 病毒感染性疾病 190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李淑芳) 190
第二节 流行性出血热&(李淑芳) 193
第三节 艾滋病&(李淑芳) 194
第三章 细菌感染性疾病 198
第一节 肺结核病&(李淑芳) 198
第二节 伤寒与副伤寒&(李淑芳) 200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李淑芳) 201
第四节 霍乱&(周萍) 202
第五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周萍) 204
第六节 布氏杆菌病&(周萍) 204
第七节 炭疽&(周萍) 205
第八节 鼠疫&(周萍) 207
第九节 猩红热&(周萍) 208
第十节 白喉&(周萍) 208
第十一节 百日咳&(周萍) 209
第四章 寄生虫感染性疾病 209
第一节 肝吸虫病&(周萍) 209
第二节 肠绦虫病与囊虫病&(周萍) 210
第三节 棘球蚴病&(周萍) 211
第四节 弓形虫病&(周萍) 212
第五节 蛔虫病&(周萍) 212
第五章 莱姆病&(周萍) 213
第八篇 超声诊断 215
第一章 超声检查的基础知识 215
第一节 基本概念&(王凤华) 215
第二节 工作原理&(王凤华) 215
第三节 临床应用价值&(王凤华) 217
第二章 肝胆疾病超声诊断 218
第一节 肝炎&(王凤华) 218
第二节 肝硬化&(王凤华) 219
第三节 肝囊肿&(王凤华) 222
第四节 肝脓肿&(王凤华) 222
第五节 肝血管瘤&(王凤华) 223
第六节 原发性肝癌&(王凤华) 223
第七节 胆囊结石&(王凤华) 226
第三章 胰脾疾病超声诊断 227
第一节 胰腺疾病&(姜海波) 227
第二节 脾脏疾病&(姜海波) 234
第九篇 输血技术 241
第一章 血液和血液成分的制备、保存和运输 241
第一节 抗凝剂及血液保存&(屈丽) 241
第二节 血液成分的制备&(屈丽) 242
第三节 红细胞&(屈丽) 242
第四节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屈丽) 243
第五节 洗涤红细胞&(屈丽) 243
第六节 新生红细胞&(屈丽) 243
第七节 血浆&(屈丽) 244
第八节 冷沉淀的抗血友病球蛋白&(屈丽) 244
第九节 移出冷沉淀的全血&(屈丽) 245
第十节 血小板&(屈丽) 245
第十一节 颗粒白细胞&(屈丽) 245
第十二节 血液及其成分的贮存&(屈丽) 245
第十三节 血液及其成分的运输&(屈丽) 246
第二章 血液的冰冻保存 247
第一节 低温损伤和冰冻保护剂&(屈丽) 247
第二节 冰冻红细胞&(屈丽) 247
第三节 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保证&(屈丽) 249
第四节 临床分析&(屈丽) 250
第五节 其他细胞的冰冻保存&(屈丽) 251
第三章 全血及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 251
第一节 概论&(殷继敏) 251
第二节 全血输血&(殷继敏) 252
第三节 红细胞输血&(殷继敏) 254
第四节 粒细胞输血&(殷继敏) 258
第五节 血小板输血&(殷继敏) 259
第四章 输血的不良反应 262
第一节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刘彩霞) 262
第二节 溶血性输血反应&(刘彩霞) 265
第三节 其他输血不良反应&(刘彩霞) 266
第五章 输血的疾病传播&(刘彩霞) 269
第一节 与输血有关的传染病&(刘彩霞) 269
第二节 细菌污染的输血败血症&(刘彩霞) 271
第十篇 食品卫生 273
第一章 食品卫生概述&(何莲) 273
第二章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276
第一节 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何莲) 276
第二节 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何莲) 280
第三节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设备的食品卫生&(高春雁) 283
第四节 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预防&(高春雁) 286
第三章 食物中毒 287
第一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高春雁)(李先军) 288
第二节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与食物中毒管理&(李先军) 297
第四章 食品卫生及其管理 302
第一节 粮豆、蔬菜、水果的卫生及管理&(李先军) 302
第二节 畜、禽肉、鱼类及其制品的卫生及管理&(李先军) 303
第三节 奶及奶制品的卫生及管理&(李先军) 304
第四节 冷饮食品的卫生及管理&(李先军) 305
第五节 酒类的卫生及管理&(李先军) 305
第十一篇 学校卫生防疫 307
第一章 对学生的卫生教育 307
第一节 体育锻炼的保健意义&(俞桂英) 307
第二节 脑力劳动的卫生&(俞桂英) 307
第三节 综合技术教育的卫生&(俞桂英) 308
第四节 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俞桂英) 308
第五节 饮食卫生&(俞桂英) 308
第六节 预防外伤&(俞桂英) 309
第七节 性知识的教育&(俞桂英) 309
第二章 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俞桂英) 310
第三章 学校环境卫生 313
第一节 对学校建筑物的卫生要求&(俞桂英) 313
第二节 对学校设备的卫生要求&(俞桂英) 314
第三节 学校教室的卫生内容和通风制度&(俞桂英) 316
第十二篇 内科护理 318
第一章 常见症状护理 318
第一节 高热&(王淑萍) 318
第二节 呼吸困难&(王淑萍) 320
第三节 大咯血&(王淑萍) 322
第四节 窒息&(王淑萍) 325
第二章 呼吸系统急症护理 327
第一节 肺脓肿&(王淑萍) 327
第二节 重症支气管哮喘&(黄敏锋) 329
第三节 肺结核病&(黄敏锋) 332
第三章 循环系统急症护理&(黄敏锋) 336
第一节 高血压危象&(黄敏锋) 336
第二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黄敏锋) 337
第三节 病毒性心肌炎&(黄敏锋) 339
第四节 急性心肌梗死&(郝树樱) 340
第四章 泌尿系统急症护理&(郝树樱) 346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郝树樱) 346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郝树樱) 347
第三节 急性肾盂肾炎&(郝树樱) 349
第十三篇 外科护理 352
第一章 外科急症护理 352
第一节 烧伤&(吴长燕) 352
第二节 急腹症&(吴长燕) 358
第三节 多发性创伤、复合伤&(于淑仁) 362
第二章 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于淑仁) 368
第三章 腹部外伤护理&(孙丽丽) 374
第四章 泌尿外科病人的护理 375
第一节 概述&(孙丽丽) 375
第二节 肾、膀胱、尿道损伤&(孙丽丽) 376
第三节 肾、输尿管、膀胱结石&(孙丽丽) 381
第四节 肾结核&(孙丽丽) 385
第五章 神经系统外科护理 387
第一节 褥疮的治疗和护理&(焦艳欣) 387
第二节 呼吸衰竭的护理&(焦艳欣) 389
第三节 气管切开的护理&(焦艳欣) 391
第四节 昏迷病人的护理&(焦艳欣) 392
第五节 尿潴留及尿失禁的护理&(焦艳欣) 394
第六节 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焦艳欣) 395
第七节 抽搐&(焦艳欣) 395
第八节 颅脑手术的护理&(焦艳欣) 397
第九节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焦艳欣) 397
第十节 瘫痪的护理&(焦艳欣) 398
第六章 颈部疾病护理 398
第一节 甲状腺肿瘤&(张立晶) 398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张立晶) 400
第七章 乳房疾病护理 402
第一节 急性乳房炎&(张立晶) 402
第二节 乳腺囊性增生病&(张立晶) 404
第三节 乳腺癌&(张立晶) 405
第八章 普通外科手术配合 408
第一节 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张立晶) 408
第二节 乳腺手术&(张立晶) 409
第三节 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修补术&(张立晶) 410
第四节 阑尾切除术&(张立晶) 410
第五节 胃大部分切除术&(曲艳珍) 411
第六节 右半结肠切除术&(曲艳珍) 411
第七节 直肠癌根治术&(曲艳珍) 412
第十四篇 儿童保健护理 413
第一章 不同年龄期的儿童保健&(曲艳珍) 413
第二章 儿童保健预防接种&(曲艳珍) 419
第十五篇 临床药学 423
第一章 药物相互作用 423
第一节 药物相互作用概述&(王军) 423
第二节 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机制&(王军) 424
第三节 药物相互作用的认识与处置&(王军) 427
第二章 个体化给药的理论与方法 429
第一节 治疗药物监测&(王军) 429
第二节 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王军) 432
第三章 中药不良反应与防治 433
第一节 麻黄&(马淑娟) 433
第二节 桂枝&(马淑娟) 434
第三节 细辛&(马淑娟) 435
第四节 防风&(马淑娟) 436
第五节 石膏&(马淑娟) 436
第六节 天花粉&(马淑娟) 437
第七节 栀子&(马淑娟) 437
第八节 夏枯草&(马淑娟) 438
第九节 决明子&(马淑娟) 438
第十节 川芎&(马淑娟) 439
第十一节 延胡索&(马淑娟) 439
第十二节 桃仁&(马淑娟) 440
第十三节 红花&(马淑娟) 441
第十四节 乳香&(马淑娟) 442
第十五节 没药&(马淑娟) 443
第十六节 苦杏仁&(马淑娟) 443
第十七节 百部&(马淑娟) 444
第十八节 马兜铃&(马淑娟) 445
第十九节 枇杷叶&(马淑娟) 446
第二十节 葶苈子&(马淑娟) 447
第二十一节 白果&(马淑娟)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