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文学基本知识 3
第一章 文学是关乎灵魂的学问 3
第一节 文学属于人文学科 3
第二节 人文学科的对象及特点 4
第三节 人文学科的价值和意义 6
第二章 文学涵义及特征 7
第一节 文学的涵义 7
第二节 文学的特征 9
第三章 文学欣赏的涵义与途径 16
第一节 文学欣赏的涵义 16
第二节 文学欣赏的途径 17
第四章 文学欣赏原则 21
第一节 不可当真 21
第二节 保持适当心理距离 25
第三节 用心灵拥抱对象 30
第四节 只可意会而不可求甚解 36
第五节 用历史眼光看作品 39
第二编 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与文学欣赏角度 47
第五章 语言层面 47
第一节 字句、音节与神气 47
第二节 字词的暗含意味 54
第三节 语气的把握 58
第四节 古典诗词的语法特点 62
第五节 文学的多义性 67
第六章 形象层面 73
第一节 意象与意境 73
第二节 人物与主题 85
第三节 人物与作者 96
第四节 把握故事情节 106
第五节 怎样评价情节 114
第六节 背景与氛围 120
第七章 意蕴层面 130
第一节 意蕴的涵义及类型 130
第二节 意蕴的丰富性 143
第三节 表层意蕴与深层意蕴 146
第八章 文学综合质 149
第一节 情调 149
第二节 传神 154
第三节 趣 158
第四节 艺术风格 165
第九章 艺术技巧 174
第一节 结构 174
第二节 象征 179
第三节 叙事角度 189
第三编 文学批评方法与文学欣赏角度 201
第十章 批评方法与欣赏角度 201
第一节 文学批评方法同时也是文学欣赏角度 201
第二节 社会历史角度 202
第三节 道德角度 206
第四节 文化角度 213
第五节 心理角度 218
第六节 原型角度 229
第七节 女性主义角度 237
第四编 文学与人生 249
第十一章 从人生视角解读文学 249
第一节 “人生”应当成为解读文学的独立视角之一 249
第二节 人生视角与社会政治视角的联系与区别 250
第三节 人生视角解读文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252
第十二章 人生视角解读文学举例 256
第一节 希腊先民的人生觉解——希腊神话的人生解读 256
第二节 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的人生之旅——司汤达:《红与黑》 268
第三节 一个“巴漂”的幻灭之路——巴尔扎克:《幻灭》 279
第四节 名利场上是非多——萨克雷:《名利场》 290
第十三章 借助文学透视人生 302
第一节 生命为什么是宝贵的 302
第二节 人生意义是自己创造的 310
第三节 人性弱点举例 318
第四节 人生的围城 334
后记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