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香港政制发展问题的由来 1
第一章 漫长的停滞期(1843—1985) 7
一、港督的产生 7
二、立法局的演变 10
1.初期的立法局 10
2.首次引入“非官守议员” 11
3.首次引入华人议员 13
4.立法局组成的多元化 18
三、英国否决了香港的政制改革 20
1.港督宝宁的建议 20
2.非官守议员的建议 21
3.律师波洛克的建议 22
4.港督杨慕琦的建议 23
四、英国的决定:香港不进行政制改革 25
1.英国占领香港岛的目的 25
2.数任港督在占领香港地区中的作用 30
3.“二战”后英国对香港政制改革的主张 36
第二章 匆忙的政改期(1985—1997) 39
一、20世纪70年代香港外部环境的重要变化 39
二、20世纪70年代英国对香港的战略部署 41
三、麦理浩的施政与英国对港战略的对接 44
四、麦理浩访京:投石问路 48
五、快速启动的代议制改革 53
1.英国企图延长新界的租期 53
2.代议制改革的切入点——设立区议会 55
3.立法局结束全部议员委任的历史 60
六、中英磋商政制衔接的七份书面信息 66
1.中方强调:香港政制改革必须同《基本法》衔接 66
2.立法局首次引进直选议席的数目 70
3.1995年选举委员会的组成 74
4.立法会议员的国籍限制 76
5.立法会的分开计票 79
七、英方改变对华对港政策 83
1.“苏东波事件” 83
2.“两局共识” 85
3.“居英权计划” 87
4.“香港人权法案条例” 92
5.“新机场建设” 98
6.“政改方案” 110
7.公布七份外交函件 121
八、从春暖花开到雪压青松 128
1.会谈的缘起 128
2.谈判伊始,枝节横生 131
3.会谈破裂的节点 133
4.中方做了“一拍两散”的准备 139
5.尾声 142
九、匆忙政制改革催生政党并形成政党政治 147
第三章 政制发展期(1997—2015) 153
一、第一任行政长官的产生 153
1.筹委会的设立 153
2.推委会的组建 154
3.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的产生 156
二、第二任行政长官的产生和补选新的行政长官 162
1.董建华先生成功连任 162
2.行政长官的补选 167
3.补选的行政长官产生 176
三、第三任行政长官的产生 181
四、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政制发展做出“解释”和第一个决定 188
五、政制博弈的第一个回合 192
六、政制博弈的第二个回合 198
1.行政长官的报告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第二个决定 198
2.特区政府的建议方案 203
3.泛民阵营的方案 206
4.政制发展前进了一步 209
七、第四任行政长官的产生 219
八、政制博弈的第三个回合 224
1.行政长官的报告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第三个决定 224
2.政治风雨中出台的“单普选”方案 231
3.政制发展再停步 235
九、特区立法机关的产生 236
1.临时立法会的产生及工作 236
2.第一届立法会的产生 247
3.第二届立法会的产生 250
4.第三届立法会的产生 251
5.第四届立法会的产生 254
6.第五届立法会的产生 257
主要参考书目 261
后记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