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戏剧史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正强著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49010547
  • 页数:566 页
图书介绍:

上编(史前—1948年) 1

导言 1

先秦篇 13

寻考甘肃戏剧文化源头 13

第一节 蛇身人首 华夏人文初祖的传说 15

第二节 伏羲制瑟 河陇得古乐夏声之先 26

第三节 太极阴阳 解译甘肃戏曲音乐奥秘 35

后世戏剧 当自巫优二者出 43

第一节 黄帝轩辕 乐舞际会阪泉涿鹿 44

第二节 商亡周兴 偃武修文歌舞大作 51

第三节 巫觋事神 恒舞于宫酣歌于室 56

第四节 新乐崛起 加剧西周礼崩乐坏 61

第五节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七雄争霸 66

第六节 秦汉之交 角抵百戏赤刀粤祝 68

第七节 甘肃河西 少数民族能乐善舞 72

秦氏族的文化品格 76

第一节 息马主畜 造就秦人戎狄习性 76

第二节 尚武精神 促成君权意识膨胀 79

第三节 以忧为美 秦文化诠释的心韵 82

第四节 “家本秦也,能为秦声” 85

汉魏篇 93

张骞凿空丝绸之路 华夷文化融汇河西 93

第一节 匈奴破月氏王 用头髅作饮器 93

第二节 汉武欲联月氏 张骞出使西域 95

第三节 “李延年典乐府,稍用西凉之声” 97

三教精神与甘肃戏剧 101

第一节 “白马”东来 “青牛”西去 102

第二节 儒术教化 三教合流 108

第三节 寓教于乐 戏曲之道 111

河西“五凉” 晋末“三秦” 114

第一节 “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 114

第二节 十六国“三秦”政权与河陇乐舞融汇 121

第三节 西凉之声与华夷文化第一次并融 124

第四节 河西文化回授于中原 126

地下音乐殿堂 地上壁画长廊 130

第一节 魏晋古墓壁画上的音乐殿堂 130

第二节 河陇石窟中的乐舞壁画 133

第三节 史籍中的古代秦声乐器 136

第四节 南梵“清声雅调” 北佛“秦声为得” 139

隋唐篇 145

隋唐燕乐兴盛 国伎衍变为大曲 145

第一节 燕乐盛炽一时 朝野争相慕尚 145

第二节 河陇充满商机 多元文化并融 150

一、互市栉比 151

二、商路通达 158

三、粟特人好舞 160

四、胡姬女当垆 162

第三节 “国伎”衰 “大曲”出 164

一、凉州大曲 166

二、甘州大曲 168

三、伊州大曲 168

四、熙州大曲 169

五、渭州大曲 170

第四节 乐章歌曲制作烂然 倚声填词蔚然成风 170

一、献身于曲子的优伶歌伎 172

二、歌法的转变 174

三、歌诗衍变为歌词 177

唐五代甘肃的几种戏剧雏形 179

第一节 大曲表演故事——歌舞戏诞生 179

一、从《踏摇娘》到《方四娘》 179

二、丸剑跳掷的《西凉伎》 181

三、秦州歌儿主唱的《濮阳女》 181

第二节 角色调谑戏弄——参军戏诞生 182

第三节 假面执戈扬盾——傩舞戏诞生 183

一、敦煌傩舞戏 183

二、永靖傩舞戏 184

第四节 偶人作场演事——傀儡戏诞生 186

甘肃叙事文学和讲唱文学的崛起 188

第一节 志怪小说首出甘肃 188

第二节 敦煌遗书中的讲唱作品 190

一、俗赋 191

二、话本 192

三、词文 193

四、讲经文 193

五、俗讲 194

六、变文 194

第三节 “俨然接近剧本” 196

一、《六禅师七卫士酬答故事》卷 197

二、《释迦因缘》卷 199

三、《茶酒论》卷 200

第四节 敦煌曲谱 201

宋元篇 207

宋词衍变为元曲 戏曲渐显端倪 207

第一节 “一曲新词酒一杯” 208

第二节 宋词衍变为元曲 212

第三节 用场道分多途 214

一、剧曲 215

二、散曲 217

三、杂曲 219

第四节 甘肃说唱 清歌叙事 221

一、鼓子词 221

二、唱曲子 223

三、宝卷 226

第五节 甘肃戏曲初绽端倪 230

一、由宋杂剧到北曲杂剧 230

二、杂剧在甘肃的流通 231

三、甘肃戏曲与杂剧并出 234

四、杂剧的僵化与甘肃戏曲的兴盛 235

甘肃皮影 装屏设像 237

明清篇 257

总追四方散乐 汇成村落百戏 257

第一节 明初戏曲禁绝 甘肃剧坛萧索 257

第二节 江汉移民戍边河陇 南北俗曲二次并融 260

第三节 清歌坐唱 呈盛一时 266

一、宗教性说唱曲子 267

二、世俗性说唱曲子 274

三、劳动性说唱曲艺 279

地摊秧歌向民间小戏嬗变 284

第一节 由清歌坐唱嬗变为走唱表演的《十里亭》 287

第二节 广场社火登上舞台作场的“演故事” 292

第三节 具有板式变化雏形的“苍龙哭海” 298

一、上下句体 298

二、四句头 299

三、长短句体 299

民间小戏向舞台大戏嬗变 305

第一节 “小戏”与“大戏” 305

第二节 方言与秦声 307

第三节 剧种与声腔 313

第四节 秦声与秦腔 315

第五节 花音与苦音 316

一、清角为宫 318

二、变宫为角 319

三、“上、下两句倍之” 320

第六节 音乐与戏曲 320

一、武场面 323

二、文场面 325

第七节 “人道”与“戏道” 328

一、综合性 328

二、程式性 330

三、虚拟性 333

四、写意性 339

甘肃戏剧在境内的流通 342

第一节 板腔体秦腔“大戏” 舞台主体 342

第二节 曲子戏星罗棋布 流派纷呈 348

一、凉州半台戏 349

二、民勤曲子戏 351

三、武都高山戏 354

四、玉垒花灯戏 358

五、静宁喊牛腔 360

六、华亭种扁豆 362

七、笑谈 363

第三节 皮影戏遍及全省 各呈异彩 363

一、陇南影子腔 365

二、灯盏头碗碗腔 367

三、陇东道情 368

四、杖头傀儡 371

第四节 李笠翁率班抵陇 昆腔风靡 373

第五节 《天山雪》传奇剧作 失而复得 375

甘肃戏剧在全国的流通 380

第一节 “涿州一带流行的影戏,来自兰州” 380

第二节 “西秦腔”现身南戏传奇抄本 382

第三节 “蜀伶新出琴腔” 388

第四节 “始蜀伶,后徽伶尽习之” 392

第五节 “谓甘肃调曰西皮调” 395

第六节 甘肃“西秦腔”挑起花雅大战 398

一、声腔 402

二、伴奏 403

三、表演 404

四、化妆 406

五、情色 406

“食养人,戏养神” 418

第一节 庙会 419

第二节 戏楼 428

第三节 班社 430

一、“四碗一暖锅” 433

二、“七紧八慢九消停” 433

三、“四梁四柱” 434

四、“四梁八柱” 435

五、“十三头网子” 435

第四节 演员 435

第五节 剧目 445

第六节 绝活 450

第七节 行头 457

一、大衣箱 458

二、二衣箱 467

三、三衣箱 471

四、头帽箱 474

第八节 砌末 484

一、刀枪把子 484

二、门帘台帐 484

三、桌裙椅帔 484

四、文房四宝 485

五、刑具官印 485

六、器皿包袱 485

七、帐子景片 485

八、旗伞灯扇 486

九、船板马鞭 487

第九节 造型 489

一、脸面化妆 489

二、发部化妆 490

甘肃脸谱三大流派 491

第一节 装饰隐寓褒贬 491

第二节 脸谱的形成 493

第三节 写脸八步程序 497

第四节 脸谱三大要素 498

一、色块 498

二、纹饰 500

三、布局 501

第五节 秦腔脸谱谱式 503

第六节 甘肃三大流派 506

一、兰州脸谱流派 508

二、董志塬脸谱流派 510

三、陇南脸谱流派 512

民国篇 517

甘肃戏剧鼎盛后的消歇 517

第一节 东西方戏剧的自主个性 517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甘肃秦腔 520

一、中路 521

二、东路 528

三、南路 530

第三节 甘陕秦腔合璧 533

第四节 甘肃戏剧跨越式发展 538

一、唱曲子 538

二、演皮影 539

三、南木特戏走向成熟 540

四、外来戏曲涌入 541

陇东革命老区戏剧事业蓬勃发展 546

第一节 陇东老区早期的红色文化 546

第二节 陇东老区第一支红色文艺宣传队 548

第三节 后方留守兵团三八五旅宣传队诞生 550

第四节 中共庆环分区庆环农村剧校成立 553

第五节 陇东分区的“新秧歌运动” 556

小结 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