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
1.1 地质背景 1
1.2 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4
1.2.1 样品的采集方法 4
1.2.2 化石分离与保存方法 5
第2章 剖面、地层和几丁虫分布 7
2.1 滇东地区 7
2.2 城口地区 8
2.2.1 剖面介绍 9
2.2.2 地层和几丁虫组合特点 14
2.3 黔北地区 17
2.3.1 剖面介绍 17
2.3.2 地层及其几丁虫组合特征 25
2.4 渝东地区 26
2.4.1 剖面介绍 26
2.4.2 地层和几丁虫组合特点 39
2.5 鄂西地区 42
2.5.1 剖面介绍 43
2.5.2 地层与几丁虫组合特点 59
2.6 江南地区 63
2.6.1 剖面介绍 63
2.6.2 宁国组和胡乐组及其几丁虫组合特点 69
第3章 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和对比 71
3.1 下—中奥陶统几丁虫复合地质延限 71
3.1.1 图形对比的原理和方法 71
3.1.2 图形对比的过程与结果 72
3.2 生物地层序列 85
3.3 几丁虫带与笔石带、牙形石带的关系 87
3.3.1 特马豆克阶(新厂阶) 88
3.3.2 下奥陶统弗洛阶(道保湾阶) 89
3.3.3 中奥陶统大坪阶(大湾阶) 91
3.3.4 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 93
3.3.5 上奥陶统桑比阶、凯迪阶和赫南特阶 94
3.4 与相关几丁虫带的对比 95
3.4.1 北冈瓦纳地区 95
3.4.2 北美和加拿大地区 96
3.4.3 波罗斯堪的纳维亚地区 97
第4章 多样性事件,古地理和古环境 98
4.1 多样性事件 98
4.1.1 资料和统计方法 98
4.1.2 多样性 99
4.1.3 翻转 100
4.2 宜昌奥陶纪古地理与古环境变化关系 101
4.2.1 地层格架及对比 101
4.2.2 沉积相和群落演替与海平面变化 104
4.2.3 牙形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107
4.2.4 多样性事件与古地理、古环境演变关系 119
第5章 形态结构、分类和系统古生物学 120
5.1 形态结构 120
5.1.1 外部结构 120
5.1.2 内部构造 122
5.2 壳壁结构 123
5.2.1 壳壁成分与分层性 123
5.2.2 壳饰 123
5.3 群体及其形态类型 124
5.4 亲缘关系与分类 125
5.4.1 亲缘关系 125
5.4.2 分类 125
5.5 系统古生物学 126
主要参考文献 179
图版说明及图版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