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奎,董恩刚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11149494
  • 页数:28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简明、通俗地阐述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论。全书共分十五章,分别介绍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通过循序渐进的讲述和合理的结构层次以及相应的典型案例,使读者了解并掌握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基本的知识要点。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广大对经济学知识有兴趣阅读的参考书或通俗读物。

第1章 导论 1

1.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1.1.1 稀缺性: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 1

1.1.2 选择性:一种必然 3

1.1.3 机会成本 3

1.1.4 生产可能性曲线 3

1.1.5 经济学与资源利用 4

1.2 经济学理论体系 5

1.2.1 微观经济学 5

1.2.2 宏观经济学 6

1.2.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6

1.3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7

1.3.1 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7

1.3.2 边际分析方法 8

1.3.3 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8

1.3.4 经济模型分析 9

1.3.5 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 9

本章小结 11

复习思考题 12

第2章 供求理论 13

2.1 需求理论 13

2.1.1 需求量 13

2.1.2 需求函数: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13

2.1.3 需求曲线 14

2.1.4 需求规律 15

2.1.5 需求量和需求比较 15

2.2 供给理论 16

2.2.1 供给量 16

2.2.2 供给函数:影响供给的因素 17

2.2.3 供给曲线 17

2.2.4 供给规律 18

2.2.5 供给量和供给比较 18

2.3 均衡价格的决定 19

2.3.1 均衡价格 19

2.3.2 均衡价格的形成 19

2.4 供求规律 20

2.5 供求理论的应用 23

2.5.1 高价政策(限制价格政策)分析 23

2.5.2 低价政策(支持价格政策)分析 24

本章小结 26

复习思考题 26

第3章 弹性理论 27

3.1 需求弹性理论 27

3.1.1 弹性概论 27

3.1.2 需求弹性定义及分类 27

3.1.3 需求价格弹性 28

3.1.4 需求弹性大小对厂商收益(或消费者支出)的影响 29

3.1.5 需求交叉弹性 30

3.1.6 需求收入弹性 31

3.2 供给弹性理论 31

3.2.1 供给价格弹性 31

3.2.2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33

3.2.3 供给交叉弹性 33

3.3 弹性理论的运用 34

3.3.1 商品弹性大小与税收负担分摊问题 34

3.3.2 弹性理论与“谷贱伤农”问题的解释 37

本章小结 41

复习思考题 41

第4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2

4.1 基数效用论 42

4.1.1 效用、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43

4.1.2 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法则 44

4.1.3 消费者剩余与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45

4.2 序数效用论 48

4.2.1 无差异曲线和边际替代率递减的规律 48

4.2.2 消费可能曲线 51

4.2.3 消费者均衡:两种商品量的最优组合条件 52

本章小结 55

复习思考题 56

第5章 厂商理论 57

5.1 生产函数 57

5.1.1 生产函数 58

5.1.2 规模经济问题分析 58

5.2 一种变动要素的生产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60

5.2.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60

5.2.2 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和生产的三个阶段 62

5.2.3 一种变动要素条件下最优投入量原则 63

5.3 两种变动要素的最优组合 64

5.3.1 等产量曲线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规律 64

5.3.2 等成本线 66

5.3.3 两种变动要素投入情况下,厂商的均衡问题 67

5.4 成本理论 72

5.4.1 成本概念 73

5.4.2 短期成本 74

本章小结 80

复习思考题 81

第6章 市场理论 82

6.1 市场结构 82

6.1.1 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 82

6.1.2 市场结构类型 83

6.1.3 市场结构与厂商收益 84

6.2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87

6.2.1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87

6.2.2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89

6.2.3 对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评价 91

6.3 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92

6.3.1 完全垄断的含义及其特征 92

6.3.2 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94

6.3.3 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 95

6.3.4 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均衡 97

6.3.5 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与垄断利润 97

6.3.6 对完全垄断市场的评价 99

6.4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100

6.4.1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需求曲线 100

6.4.2 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 102

6.4.3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102

6.4.4 垄断竞争市场的效率评价 104

6.5 寡头垄断市场 105

6.5.1 寡头垄断市场概述 105

6.5.2 古诺模型(双头垄断模型) 106

6.5.3 斯威齐模型(拐折需求曲线模型) 107

6.5.4 卡特尔模型 109

6.5.5 寡头市场的经济效益 109

6.6 反垄断的措施 110

6.6.1 厂商生产中的社会问题 110

6.6.2 对厂商生产活动的限制 110

6.6.3 反垄断措施 11

6.6.4 国有化政策 111

本章小结 112

复习思考题 112

第7章 分配理论 113

7.1 收入分配的原理 113

7.1.1 生产要素的需求 113

7.1.2 生产要素的供给 115

7.1.3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16

7.1.4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理论 117

7.2 社会收入分配 125

7.2.1 衡量社会收入分配状态的标准: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125

7.2.2 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 126

7.3 收入再分配政策 128

7.3.1 机制公平论与结果公平论 128

7.3.2 收入再分配政策 129

本章小结 131

复习思考题 131

第8章 一般均衡与市场失灵 132

8.1 一般均衡和经济效率 132

8.1.1 局部均衡及其假定 132

8.1.2 市场的一般均衡 133

8.1.3 竞争的一般均衡的经济效率——帕累托最优标准 134

8.2 市场失灵 140

8.2.1 市场的不完全性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140

8.2.2 外部影响使资源配置缺乏效率 141

8.2.3 公共产品 143

8.2.4 不完全信息 144

8.2.5 市场机制的自发性导致资源的浪费 144

8.2.6 导致收入分配不平等 144

8.3 政府干预 146

8.3.1 政府的经济作用 147

8.3.2 政府干预经济的利益和成本 148

8.3.3 政府干预经济可能的失败 149

本章小结 150

复习思考题 150

第9章 国民经济总量及其核算 151

9.1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他相关总量指标 151

9.1.1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151

9.1.2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153

9.2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156

9.2.1 支出法 156

9.2.2 收入法 158

9.2.3 生产法 159

9.3 国民收入的基本恒等式 161

9.3.1 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161

9.3.2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163

9.3.3 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164

本章小结 165

复习思考题 165

第10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67

10.1 均衡产出 167

10.1.1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167

10.1.2 均衡产出的概念 168

10.1.3 投资等于储蓄 169

10.2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消费函数 170

10.2.1 消费函数 170

10.2.2 储蓄函数 173

10.2.3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175

10.3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176

10.3.1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176

10.3.2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177

10.3.3 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178

10.4 乘数理论 180

10.4.1 乘数的含义 180

10.4.2 乘数的公式 180

10.4.3 乘数的图形表示 181

10.5 三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182

10.5.1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182

10.5.2 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183

10.6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185

10.6.1 投资乘数 185

10.6.2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186

10.6.3 税收乘数 186

10.6.4 平衡预算乘数 186

本章小结 188

复习思考题 188

第11章 IS-LM模型 189

11.1 投资函数 189

11.1.1 实际利率与投资 190

11.1.2 预期收益与投资 191

11.1.3 风险与投资 192

11.2 IS曲线及其推导 193

11.2.1 IS曲线的含义 193

11.2.2 IS曲线的推导 193

11.2.3 IS线的变动 195

11.3 LM曲线 197

11.3.1 货币的供给、需求与均衡利率的确定 197

11.3.2 LM线 202

11.3.3 LM线的变动 205

11.4 IS-LM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 206

11.4.1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与收入 206

11.4.2 均衡状态的调整 207

11.4.3 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 209

本章小结 210

复习思考题 211

第12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 212

12.1 总需求曲线 212

12.1.1 总需求 212

12.1.2 总需求函数 213

12.1.3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214

12.1.4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216

12.2 总供给曲线 218

12.2.1 总供给 218

12.2.2 宏观生产函数和潜在产量 219

12.2.3 均衡劳动就业量的决定 220

12.2.4 总供给曲线 223

12.3 AD-AS模型:均衡的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决定 226

12.3.1 均衡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决定 226

12.3.2 均衡的国民收入和价格的变动 227

本章小结 230

复习思考题 230

第13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231

13.1 经济增长理论 231

13.1.1 经济增长的含义 231

13.1.2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232

13.1.3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236

13.1.4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39

13.2 经济周期理论 240

13.2.1 经济周期的含义 240

13.2.2 经济周期的阶段 241

13.2.3 经济周期分类 242

13.2.4 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 243

13.2.5 乘数-加速数模型 246

本章小结 250

复习思考题 251

第14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252

14.1 失业理论 252

14.1.1 失业与失业率 252

14.1.2 失业的种类 253

14.2.3 失业的影响 255

14.2.4 自然失业率 256

14.2 通货膨胀 257

14.2.1 通货膨胀及其衡量 257

14.2.2 通货膨胀的类型 258

14.2.3 通货膨胀的原因 259

14.2.4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263

14.3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265

14.3.1 凯恩斯的观点: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 266

14.3.2 菲利普斯曲线 266

14.3.3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268

本章小结 269

复习思考题 269

第15章 宏观经济政策 270

15.1 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270

15.1.1 宏观经济政策及目标 270

15.1.2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272

15.1.3 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特点 272

15.2 财政政策 272

15.2.1 财政政策 272

15.2.2 可选择的宏观财政政策的比较 274

15.2.3 财政政策工具 276

15.2.4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278

15.3 货币政策 281

15.3.1 货币概述 281

15.3.2 派生存款与货币乘数 282

15.3.3 货币政策的运用 283

15.3.4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285

本章小结 286

复习思考题 286

参考文献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