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五七干校产生与兴办的原因和背景 21
第一节 国际环境:苏联出现特权阶层与西方实施和平演变 21
第二节 历史铺垫:1957—1965年中国开展了干部下放运动 25
第三节 理论基础:“五·七”指示成为全国的纲领性文件 33
第四节 现实需要:广大“靠边站”干部迫切需要重新安置 44
第五节 政策驱动:毛泽东“广大干部下放劳动”指示发布 48
第二章 五七干校的产生与兴办 51
第一节 黑龙江省柳河五七干校创建与成名 51
第二节 大陆各地争先恐后地大办五七干校 67
第三节 中央机关和军队竞相大办五七干校 144
第四节 兴办五七干校的配套措施相继出台 185
第五节 五七干校接二连三地开展政治运动 198
第六节 第一次中央机关五七干校会议前后 204
第三章 五七干校的调整与巩固 220
第一节 五七干校的涣散与教育对象的大调整 220
第二节 批林整风的开展与教学方面的大调整 240
第三节 五七干校领导体制与财务管理的调整 250
第四节 中共十大前后五七干校地位逐渐巩固 257
第五节 在轮训在职干部中陷入三大运动迷误 265
第六节 江青集团加强对五七干校的控制利用 281
第四章 五七干校的衰落与停办 291
第一节 在批判“四人帮”中五七干校地位被撼动 291
第二节 在破除“两个凡是”中五七干校走向停办 304
第五章 五七干校的办学模式 320
第一节 推行“三条途径,一个目的” 320
第二节 将大批判作为动力贯穿始终 345
第三节 实行准军事化的管理与作风建设 357
第六章 五七干校的社会影响 371
第一节 政治上的负面影响 371
第二节 经济上的负面影响 382
第三节 文化上的负面影响 393
第四节 某些客观上的正效应 405
结语 419
附录 五七干校大事记 430
参考文献 457
后记 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