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临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 出 版 社: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43200619
  • 页数:903 页
图书介绍:

图说 1

大事记 1

第一编 政区 2

第一章 建置沿革 2

第二章 县境 6

第一节 变迁 6

第二节 现境 8

第三章 行政区划 9

第一节 唐至清代行政区划 9

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12

第三节 解放以后行政区划 14

第四章 县城——临安镇 16

〔附〕原於潜县城垣 18

原昌化县城垣 18

第五章 区、乡(镇)、村 18

第一节 玲珑区 18

第二节 於潜区 21

第三节 昌化区 25

第四节 昌北区 28

第二编 自然环境 40

第一章 地质 40

第一节 地层 40

第二节 地质构造 42

第三节 侵入岩与火山岩 43

第四节 矿产 43

第二章 地貌 45

第一节 地貌特征 46

第二节 地貌类型 47

第三章 山脉 48

第一节 天目山脉 48

第二节 昱岭山脉 50

第三节 低山丘陵 50

第四章 气候 51

第一节 气候特征 51

第二节 气温与热量条件 53

第三节 降水 54

第四节 光照 56

第五节 风、雾、雷暴、气压 57

第五章 水系 58

第一节 溪流 58

第二节 水文 61

第三节 水资源 62

第六章 土壤 64

第一节 土壤分类 64

第二节 土壤分布 67

第七章 野生植物 71

第一节 裸子植物门 72

第二节 被子植物门 73

第八章 野生动物 92

第一节 兽类 93

第二节 鸟类 94

第三节 爬行类 97

第四节 两栖类 98

第五节 鱼类 99

第六节 昆虫类 99

第七节 其他动物 101

第九章 灾害性天气及其他 102

〔附〕历代灾异简录 103

第三编 经济综述 112

第一章 国民经济发展 112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 112

第二节 工农业总产值比重与指数 113

第三节 建设投资 114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116

第一节 土地改革 116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 120

第三节 人民公社 123

第四节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124

第五节 私营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124

第六节 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24

第三章 经济体制改革 125

第一节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125

第二节 工业经济体制改革 126

第三节 商业经济体制改革 127

第四章 人民生活改善 128

第一节 国民收入与消费水平 128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 129

第三节 农民生活水平 132

第四编 农业 136

第一章 土地 136

第一节 耕地开发 136

第二节 土地管理 139

第二章 农机具 139

第一节 传统农具 139

第二节 农业机械 140

第三节 农机管理 141

第三章 农业区划 143

第四章 耕作制度 144

第一节 水田 144

第二节 旱地 147

第五章 粮油作物 147

第一节 水稻 148

第二节 麦 151

第三节 杂粮 152

第四节 油菜 153

第六章 畜禽 156

第一节 猪 157

第二节 牛、羊、兔 158

第三节 家禽 159

〔附〕蜜蜂 159

第七章 蔬果 160

第一节 蔬菜 160

第二节 水果 161

第八章 水产 162

第一节 库塘养殖 162

第二节 自流水养殖 163

第三节 鱼种生产 163

第四节 特种水产品 163

第九章 农技推广机构 164

第五编 林业 168

第一章 森林资源 168

第一节 面积、蓄积 168

第二节 森林植被 170

第三节 古树名木 171

第二章 营林 174

第一节 采种育苗 174

第二节 植树造林 176

第三节 林木抚育 179

第四节 封山育林 180

第三章 森林保护 180

第一节 林政法规 180

第二节 森林防火 181

第三节 病虫防治 182

第四章 林业产品 184

第一节 木、竹、薪炭 184

第二节 栗、榧、柿 185

第三节 木本油料 185

第四节 化工原料 186

第五节 其他产品 186

第五章 采伐储运 187

第一节 采伐 187

第二节 集运 188

第三节 仓贮 189

第六章 林场 189

第一节 国营林场 189

第二节 集体林场 190

第三节 户办林场 190

第六编 自然保护区第一章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194

第一节 植物种类 194

第二节 动物种类 203

第三节 微生物 206

第二章 龙塘山自然保护区 206

第七编 特产 212

第一章 茶叶 212

第一节 栽培 212

第二节 采制 213

第三节 名茶 214

第二章 蚕桑 215

第一节 栽桑 216

第二节 养蚕 217

第三章 笋 218

第一节 鲜笋 218

第二节 笋干 218

第四章 山核桃 220

第一节 分布、产量 221

第二节 采制 222

第五章 山茱萸、於术、银杏 222

第一节 山茱萸 222

第二节 於术 223

第三节 银杏 224

第六章 昌化鸡血石 225

第七章 其他特产 225

第八编 水利 228

第一章 蓄水工程 228

第一节 山塘 228

第二节 水库 229

第二章 引水工程 235

第一节 堰坝 235

第二节 渠道 237

第三节 引水隧洞 237

第三章 提水工程 237

第一节 机埠 237

第二节 水轮泵站 238

第三节 喷灌 238

第四章 防洪工程 238

第一节 溪堤 238

第二节 治理南苕溪 240

第五章 经费与管理 241

第一节 水利经费 241

第二节 工程管理 241

〔附〕水文站 242

气象站 243

第九编 工业 246

第一章 体制 246

第一节 国营工业 246

第二节 二轻工业 247

第三节 乡(镇)、村工业 247

第四节 部门工业 248

第五节 户办、联户办工业和私营工业 249

第二章 门类 251

第一节 纺织工业 251

第二节 金属制品工业 252

第三节 机械、电子工业 252

第四节 化学工业 253

第五节 电力工业 253

第六节 矿采选、冶炼工业 258

第七节 造纸、印刷工业 259

第八节 食品、饮料制造业 260

第九节 缝纫、皮革工业 261

第十节 竹木加工业 262

第十一节 建筑材料工业 262

第十二节 文体用品、工艺美术品工业 263

第十三节 其他工业 263

第三章 主要企业及产品 265

第一节 企业选介 265

第二节 产品选介 275

第四章 省、市属工厂 278

〔附〕上海市协作机械厂 280

第十编 交通 288

第一章 公路 288

第一节 省道 289

第二节 县道 290

第三节 乡道 293

第四节 专用道 296

第五节 汽车站 298

第六节 公路养护 299

第二章 航道 301

第三章 桥渡古道 302

第一节 桥梁 302

第二节 渡口 305

第三节 古道 306

第四章 运输 307

第一节 陆运 307

第二节 水运 309

第五章 管理机构 311

〔附〕重大交通事故 312

第十一编 邮电 314

第一章 机构 314

第一节 驿馆 314

第二节 邮政局 314

第三节 电信局 315

第四节 邮电局 315

第二章 邮政 317

第一节 函件、包裹 317

第二节 汇兑、储蓄 317

第三节 报刊发行 318

第四节 分拣、封发 319

第五节 邮运、投递 320

〔附〕集邮 321

第三章 电信 322

第一节 电报 322

第二节 电话 323

第十二编 商业 332

第一章 体制 332

第一节 国营商业 332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 334

第三节 其他集体商业 335

第四节 私营、个体商业 336

第五节 联营商业 337

第二章 农副产品及废品收购 338

第一节 茶叶、笋干、山核桃 338

第二节 蚕茧 339

第三节 竹木薪炭 340

第四节 家畜禽蛋 341

第五节 其他土产 341

第六节 中药材 344

第七节 废旧物资回收 344

第三章 生产资料供应 344

第一节 金属材料 344

第二节 机电设备 345

第三节 化建材料 345

第四节 煤炭、石油 346

第五节 农用物资 347

第四章 生活资料供应 349

第一节 纺织品、百货 349

第二节 五金、交电 351

第三节 日用杂货 351

第四节 副食品 352

第五节 中西药品 354

第五章 饮食服务 354

第一节 饮食业 354

第二节 服务业 355

第六章 集市贸易 356

第一节 集市 356

第二节 物资交流会 357

第七章 对外贸易 358

第一节 经营方式与出口值 358

第二节 出口商品 359

第十三编 粮食 364

第一章 粮食购销 364

第一节 粮食市场 364

第二节 统购统销 365

第三节 饲料供应 367

第四节 粮食票证和户粮管理 368

第二章 油脂购销 370

第一节 收购 370

第二节 销售 371

第三章 粮油储运 373

第一节 仓储 373

第二节 保管 375

第三节 调运 375

第十四编 工商管理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378

第一节 工商企业登记 378

第二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 379

第三节 市场管理 379

第四节 经济合同 380

第五节 商标、广告 381

第二章 物价管理 382

第一节 物价演变 382

第二节 定价审价 384

第三节 商品交换比价 387

第四节 物价补贴 388

第三章 计量管理 389

第一节 度量衡演变 389

第二节 计量及标准化管理 391

第十五编 财政·金融第一章 财政 394

第一节 管理体制 394

第二节 财政收支 395

第三节 税收 400

〔附〕契税 411

第四节 公债、国库券 411

第五节 审计监督 412

第二章 金融 413

第一节 金融机构 413

第二节 货币 417

第三节 存款、贷款 420

第四节 保险、侨汇、债券 425

第十六编 城建·环保第一章 城乡建设 430

第一节 城镇建设 430

第二节 乡村建设 442

第三节 房产管理 443

第四节 白蚁防治 444

第五节 建筑业管理 445

第二章 环境保护 447

第一节 污染 447

第二节 治理 448

第十七编 政党 450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450

第一节 解放前的组织活动 450

第二节 县党代表大会 452

第三节 县委历任领导人 454

第四节 县委工作机构 458

第五节 组织建设 459

第六节 宣传教育 461

第七节 党纪检查 463

第八节 统一战线 464

〔附〕中共临安地委 465

第二章 民主党派 466

第一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 466

第二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 466

〔附〕省、市属民主党派组织在临成员 466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 467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 467

第二节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 471

第三节 中国青年党 472

第四节 中国民主社会党 472

第十八编 政权·政协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474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74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475

第三节 代表选举 477

第四节 人大常委会及其工作 480

第二章 人民政府 481

第一节 机构及领导人 481

第二节 工作制度 486

第三节 区、乡(镇)机构 486

第四节 信访 487

第五节 外事 488

〔附〕临安专员公署 490

第三章 人民政协 490

第一节 历届政协会议 490

第二节 政协常委会及其工作 492

第四章 民国时期县机构 493

第一节 民国代议机构 493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 494

〔附〕浙西行署 497

第一区专员公署 498

第五章 清以前县衙 498

第十九编 群众团体第一章 工人组织 524

第一节 职业工会 524

第二节 工会 524

第二章 农民组织 526

第一节 农会 526

第二节 农民协会 526

第三节 贫下中农协会 527

第三章 青少年组织 527

第一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527

第二节 中国少年先锋队 530

第四章 妇女组织 531

第一节 妇女会 531

第二节 妇女联合会 532

第五章 科技界组织 534

第六章 文艺界组织 536

第七章 工商业组织 537

第一节 商会 537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 537

第八章 个体劳动者组织 538

第二十编 司法 540

第一章 公安 540

第一节 镇压反革命 540

第二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 541

〔附〕反动会道门组织 541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541

第四节 治安管理 542

第五节 监所、劳改 544

第六节 治保组织 545

第二章 检察 545

第一节 刑事检察 546

第二节 经济检察 547

第三节 法纪检察 547

第四节 监所检察 548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548

第三章 审判 549

第一节 审判制度 549

第二节 刑事审判 550

第三节 民事审判 550

第四节 经济审判 551

第五节 申诉复查 551

第四章 司法行政 552

第一节 普及法制宣传 552

第二节 民事调解 552

第三节 法律顾问、公证 553

第四节 解放前司法机构 554

第二十一编 民政 558

第一章 拥军优属 558

第一节 拥军支前 558

第二节 优待抚恤 559

第三节 烈士褒扬 561

第二章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562

第三章 移民安置 562

第四章 农村扶贫 563

第五章 救济救灾 564

第一节 社会救济 564

第二节 灾情救济 566

第三节 收容遣送 567

第六章 社会福利 568

第七章 婚姻登记 570

第八章 革命老区建设 570

第二十二编 劳动·人事第一章 劳动就业 574

第二章 职工队伍 575

第三章 干部队伍 576

第四章 精简下放 578

第五章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579

第六章 工资制度 580

第一节 工资 580

第二节 奖金 582

第七章 职称评定 583

第八章 安全劳保 584

第一节 安全生产 584

第二节 劳动保险 585

第三节 福利待遇 585

第九章 退休离休 586

第二十三编 军事 590

第一章 建制 590

第一节 民国时地方武装 590

第二节 建国后人民武装 592

第二章 兵役 593

第一节 民国时兵役制 593

第二节 建国后兵役制 594

第三章 民兵 595

第一节 组织建设 595

第二节 军事训练 596

第三节 人民防空 596

第四节 重要活动 597

第四章 驻军 597

第一节 民国时国民党军队 597

〔附〕驻本县的中统、军统组织 598

第二节 解放前后人民军队 599

第五章 兵事 600

第一节 汉至清代兵事 601

第二节 民初兵事和抗日战争 602

第三节 红军、新四军活动 604

第四节 解放战争、剿匪战斗 605

〔附〕历代重要战例 607

第二十四编 教育 612

第一章 普通教育 612

第一节 幼儿教育 612

〔附〕幼儿园选介 614

第二节 小学教育 614

〔附〕小学选介 616

第三节 中学教育 618

〔附〕中学选介 619

第二章 专业教育 621

第一节 师范教育 621

第二节 职业教育 621

第三节 电视教育 622

〔附〕职业学校选介 623

第三章 成人教育 624

第一节 农民业余文化教育 624

第二节 职工业余文化教育 625

第三节 干部业余文化教育 626

第四节 函授教育 627

第五节 自学考试 627

第六节 代培进修 628

第四章 勤工俭学 628

第五章 教学研究与体制改革 629

第六章 教师队伍 630

第七章 省、市属学校 631

第一节 浙江林学院 631

第二节 其他学校 632

第二十五编 科技 634

第一章 科技普及 634

第一节 普及科学知识 634

第二节 农林科技辅导 635

第三节 工业技术革新 637

第四节 农业区划普查 638

第五节 农村改灶节能 640

第六节 实施“星火计划” 641

第七节 科技情报咨询 642

第二章 科研成果 643

第一节 获奖项目 643

第二节 论文著述 648

第三节 专利代理 649

第三章 科技队伍与科研机构 650

第二十六编 文化 658

第一章 群众文化 658

第二章 民间文艺 659

第一节 民歌 660

第二节 民间传说 660

第三节 民间灯彩 661

第四节 民间器乐 663

第三章 文艺创作 663

第四章 戏剧 666

第一节 剧种 666

第二节 戏剧团体 667

第三节 演出场所 669

第五章 电影放映 670

第一节 放映 670

第二节 场地 670

〔附〕影、视拍摄 672

第六章 图书 672

第一节 发行 672

第二节 藏书阅览 673

第七章 文物 674

第一节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75

第二节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675

第三节 馆藏文物 678

第八章 档案 679

第一节 收藏 679

第二节 利用 680

第三节 基层档案室 680

第九章 旅游 680

第一节 名胜 680

第二节 设施 684

第二十七编 新闻 688

第一章 报刊、通讯 688

第一节 报纸 688

第二节 刊物 691

第三节 通讯社(站) 693

第二章 广播、电视 694

第一节 广播 694

第二节 电视录像 696

第二十八编 卫生 700

第一章 医疗设施 700

第一节 医院 700

第二节 卫生院 703

第三节 医疗(保健)室 704

第四节 个体诊所 704

〔附〕省属及军队医院 704

第二章 医疗制度 705

第一节 公费医疗 705

第二节 劳保医疗 705

第三节 合作医疗 706

第三章 卫生防疫 706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706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707

第三节 其他疾病防治 709

第四节 环境卫生 710

第五节 食品卫生 710

第六节 饮水卫生 711

第四章 妇幼保健 712

第一节 新法接生 712

第二节 妇女保健 712

第三节 儿童保健 713

第五章 药物生产管理 714

第一节 生产 714

第二节 管理 714

第二十九编 体育 718

第一章 学校体育 718

第一节 体育教学 718

第二节 业余训练 719

第三节 教研活动 720

第二章 群众体育 720

第一节 武术活动 720

第二节 农民体育 720

第三节 职工体育 721

第三章 比赛记录 722

第一节 竞赛活动 722

第二节 田径纪录 725

第四章 队伍与场地 729

第一节 队伍 729

第二节 场地 731

〔附〕承办省级体育比赛 732

第三十编 人口·民族第一章 人口发展 734

第一节 历代人口 734

第二节 建国后人口及普查 735

第三节 分布流动 739

第二章 人口构成 741

第一节 性别比例 741

第二节 年龄结构 742

〔附〕百岁老人简介 744

第三节 婚姻状况 745

第四节 残疾状况 745

第五节 文化程度 746

第六节 职业构成 746

第七节 民族构成 747

第八节 姓氏组成 748

第三章 计划生育 751

第一节 机构与实施 751

第二节 晚婚、晚育 752

第三节 节育、绝育 752

第四节 优生、优育 753

第三十一编 风俗第一章 生活习俗 756

第一节 服装 756

第二节 饮食 757

第三节 住宅 758

第四节 用具 759

第二章 生产习俗 760

第一节 田事 760

第二节 山作 760

第三节 饲养 761

第四节 狩猎 761

第五节 造屋 761

第三章 岁时习俗 762

第一节 传统节日 762

第二节 新增节日 762

第四章 礼仪习俗 763

第一节 婚嫁 763

第二节 生育 764

第三节 寿庆 765

第四节 丧葬 765

第五节 结交 766

第三十二编 方言 768

综述 768

第一章 语音 769

第一节 声韵调 769

第二节 单字 770

第二章 词汇 790

〔附〕昌北方言 797

第三章 俚谚 800

第一节 俚语 800

第二节 惯用语 801

第三节 歇后语 802

第四节 谚语 803

第三十三编 宗教 806

第一章 道教 806

第二章 佛教 807

〔附〕清末民初寺观 810

第三章 基督教 811

第三十四编 人物 814

第一章 历代名人传记 814

第二章 革命烈士名录 828

第三章 全国先进个人名录 839

〔附〕晚唐至清进士 841

丛录 852

文献辑存 852

著述要目 873

旧志简介 876

修志始末 881

索引 884

跋语 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