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大气环境禀赋 3
第1章 自然环境特征 3
1.1地形地貌 3
1.2城市气候气象特征 4
第2章 社会经济特征 12
2.1 行政区划 12
2.2人口规模 12
2.3经济发展 13
2.4城市建设 14
2.5机动车保有量 15
2.6能源消费变化情况分析 17
参考文献 20
第二篇 污染物源排放清单 23
第3章 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核算方法 23
3.1 污染源识别与分类 23
3.2源排放清单核算方法 33
第4章 源排放清单结果与分析 83
4.1成都市总体排放状况 83
4.2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 84
4.3工艺过程源 87
4.4移动源 91
4.5溶剂使用源 93
4.6 农业源 95
4.7扬尘源 99
4.8生物质燃烧源 102
4.9油气储存运输源 104
4.10废弃物处理源 105
4.11 餐饮油烟排放源 106
第5章 排放清单的时间与空间特征 109
5.1 排放清单时间特征识别方法与数据来源 109
5.2排放清单空间分配方法与数据来源 112
5.3排放清单时间分布特征 114
5.4主要排放源的空间特征分析 117
参考文献 120
第三篇 环境空气质量 125
第6章 城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特征 125
6.1环境空气质量长期变化趋势 125
6.2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126
6.3 主要污染物之间比值的变化 131
6.4“大气十条”实施以来成都市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分析 132
参考文献 134
第四篇 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 137
第7章 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模型原理与解析方法 137
7.1源排放清单法 137
7.2 源模型法 138
7.3受体模型法 148
7.4源受体模型联合运用 159
第8章 大气颗粒物样品采集与化学分析 160
8.1大气颗粒物排放源的分类及识别 160
8.2颗粒物源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62
8.3大气颗粒物受体样品的采集与质量控制 170
8.4源与受体样品的成分分析 175
第9章 大气颗粒物源与受体化学组成特征分析 179
9.1大气颗粒物源成分谱特征分析 179
9.2成都市大气颗粒物受体浓度变化特征 185
9.3成都市颗粒物受体化学组成特征 186
9.4颗粒物质量平衡分析 190
9.5长时间序列颗粒物污染特征 192
第10章 重污染过程以及区域传输影响分析 203
10.1重污染过程分析 203
10.2区域传输影响分析 212
第11章 成都市环境空气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结果 217
11.1 大气颗粒物来源受体解析结果 217
11.2空气质量模型解析结果 224
11.3综合源解析结果 225
第12章 成都市历年颗粒物组分特征及来源变化 228
12.1历年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 228
12.2历年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特征 229
12.3历年大气颗粒物来源变化 230
12.4成都市长时间序列受体样品源解析 232
第13章 大气二次颗粒物形成机制研究 235
13.1二次颗粒物基本概念 235
13.2二次颗粒物研究现状 236
13.3 成都市SOC污染状况和形成机制研究 240
13.4成都市大气中的二次无机盐颗粒物分析 260
参考文献 265
第五篇 臭氧光化学 271
第14章 光化学反应机理与研究方法 271
14.1 反应机理 272
14.2近地面臭氧形成与累积的影响因素 276
14.3臭氧光化学研究方法 277
第15章 成都市臭氧光化学研究 290
15.1 典型特征 290
15.2臭氧前体物敏感性 301
15.3臭氧生成潜力分析 315
15.4基于CDAQS的应急保障措施评估 317
参考文献 332
第六篇 大气环境容量 339
第16章 以PM2.5为约束的大气环境容量 339
16.1响应曲线法基本思路 340
16.2不同类型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大气浓度响应曲线 341
16.3 PM2.5控制策略分析 351
16.4基于响应曲线的成都市大气环境容量核算 353
16.5达标情景检验 355
16.6达标情况下中心城区污染情况 360
16.7环境容量的确定 362
参考文献 363
第七篇 成因与对策 367
第17章 大气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 367
17.1成都市大气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367
17.2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375
参考文献 378
致谢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