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非常规油气概述 1
1.2 非常规储层的孔径分布 4
1.3 非常规油气的流动机理 9
1.4 页岩气吸附机理 12
1.5 压敏效应 13
1.6 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6
1.7 裂缝性储层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7
参考文献 18
2 基本渗流方程 27
2.1 流动机理概述 28
2.2 滑移速度 33
2.3 速度模型及视渗透率 39
2.4 无克努森数下的视渗透率模型 46
2.5 储存机理 52
2.6 达西定律 54
2.7 连续性方程 56
2.8 不考虑组分的流动方程 58
2.9 考虑组分的流动方程 60
2.10 含启动压力梯度的渗流方程 64
2.11 多重介质油藏基本方程 67
2.12 定解条件 69
参考文献 70
3 网格划分及单相方程的数值解法 75
3.1 PEBI网格划分 75
3.2 单相油流动方程离散与线性化 78
3.3 传导率空间加权 85
3.4 单相可压缩流体流动的线性化 87
3.5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89
参考文献 91
4 致密油气压力及生产数据分析 92
4.1 基于数值模拟的页岩气流动规律研究 93
4.2 单孔单渗模型下的页岩气井瞬态压力响应特征 99
4.3 基于返排数据的压裂效果评价 108
4.4 基于生产数据的压裂效果评价实例 113
4.5 压裂效果动态评价方法 117
4.6 致密油多段压裂水平井压力恢复数据解释 120
4.7 理想情形下的敏感性分析 122
4.8 基于实际裂缝间距的敏感性分析 125
4.9 基于实际解释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132
参考文献 147
5 组分方程数值求解 150
5.1 积分形式的油气两相组分方程 150
5.2 离散方程 152
5.3 方程线性化 153
5.4 单相气的组分方程离散 156
5.5 单相气的组分方程线性化 158
5.6 程序正确性验证 159
5.7 多组分吸附对井底压力的影响 161
5.8 拟多组分吸附与多组分吸附对比 164
参考文献 166
6 基于组分比例的生产数据分析方法 168
6.1 概述 168
6.2 基于物质平衡时间的生产数据分析方法的缺点 170
6.3 生产井组分比例CC区 171
6.4 组分比例变化机理分析 173
6.5 瞬态井口组分比例与瞬态井底压力特征比较 177
6.6 井口组分试井曲线敏感性分析 186
6.7 拟多组分渗透率与多组分渗透率对组分比例的影响 192
6.8 页岩气井组分比例变化规律研究 199
参考文献 202
7 启动压力梯度对渗流规律影响研究 205
7.1 含绝对启动压力梯度的单相油流动方程数值求解 206
7.2 基于叠加原理的含启动压力梯度方程求解 208
7.3 叠加原理不能求解含绝对启动压力梯度的渗流方程 209
7.4 拟启动压力梯度渗流方程的数值求解 220
7.5 低渗透井压力数据的案例分析与拟合方法 223
7.6 拟启动压力梯度的敏感性分析 226
参考文献 229
8 页岩气双孔双渗模型流动特征 232
8.1 单相双孔双渗模型数值解 232
8.2 窜流能力与解吸附 232
8.3 吸附与解吸附滞后现象 233
8.4 正确性验证 234
8.5 双孔双渗单井模型下的页岩气流动规律研究 235
8.6 井—基岩流动对井底压力的影响 248
参考文献 250
9 基于解析解的生产数据分析方法 252
9.1 生产数据分析方法简介 252
9.2 传统生产数据分析方法 253
9.3 致密气生产数据分析方法 259
9.4 页岩气生产数据分析 262
参考文献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