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鲍曼简介 3
二、研究现状 5
三、意义及方法 10
四、主旨和思路 11
五、补充说明 14
第一章 发现流动的现代性 18
第一节 知识分子角色之变化 22
一、鲍曼眼中的知识分子 23
二、作为立法者的知识分子之命运 28
三、阐释者的兴起与后现代性的到来 31
第二节 社会控制方式之改变 37
一、神圣之链的断裂 38
二、固态现代性的全景监控 42
三、流动的现代性的诱惑机制 47
第三节 人类生命策略之转变 52
一、必死、时间和历史 55
二、解构死亡与固态现代性 60
三、解构不朽与流动的现代性 66
第二章 流动的现代性之基本状况 74
第一节 消费者社会 75
一、消费者社会的实质 76
二、消费者社会的根源 81
三、消费者社会的原则 89
第二节 个体化社会 94
一、何谓个体化? 95
二、因何个体化? 101
三、何种个体化? 107
第三节 全球化世界 113
一、时/空压缩的世界 114
二、资本的逃逸 117
三、政治的失势 121
四、新的世界无序 126
第四节 无伦理的道德 130
一、大屠杀揭示的(固态)现代性道德困境 131
二、流动的现代性的去伦理化 136
三、无伦理的道德之窘境 142
第三章 流动的现代性之生存境遇 147
第一节 不平等的加剧 148
一、流动性与社会分层 151
二、观光者与流浪者 156
三、完全多余的新穷人 161
第二节 人类纽带的破败 166
一、孤独的消费者 169
二、个体化的骗局 173
三、删除键症患者 178
第三节 普遍的恐惧 184
一、不确定的世界 186
二、无所不在的恐惧 192
三、猎人式的生活 198
第四章 流动的现代性之出路 204
第一节 呼唤道德 206
一、道德的重要性 207
二、后现代伦理学的性质 215
三、如何重建道德? 220
第二节 寻找政治 228
一、再造agora 232
二、构建世界政治 237
三、保障基本收入 243
第五章 流动的现代性之评价及启示 250
第一节 流动的现代性与“现代性的诸话语” 250
一、同鲍曼所用的“后现代性”概念之比较 251
二、同福柯、利奥塔、鲍德里亚的“后现代性”之比较 255
三、同吉登斯的“晚期现代性”、贝克的“自反性现代性”之比较 261
四、理论定位 266
第二节 流动的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 275
一、鲍曼没有背离马克思 276
二、鲍曼是典型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 288
三、流动的现代性理论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延续 292
第三节 流动的现代性与当代中国 299
一、流动的现代性在中国 299
二、流动的现代性的启示 305
参考文献 309
后记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