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理论框架与学术逻辑 1
健康传播研究常模——以“HINTS中国”调研项目为例 3
第一部分 健康信念模型(Health Belief Model) 5
第二部分 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 7
第三部分 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8
第四部分 扩展的平行过程模型(Extended Parallel Process Model) 8
第五部分 跨理论模型(Transtheoretical Model) 9
第六部分 精细处理的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10
第七部分 创新扩散模型(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Model) 11
第八部分 社会网络理论(Social Network Theory) 11
第九部分 社会生态模型(Social Ecological Model) 12
第十部分 维克组织模型(Weick’s Model of Organizing) 13
第二章 中国居民健康信息调查报告 15
第一节 北京、合肥地区居民健康信息调查报告(HINTS China 2012) 17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7
一、研究缘起 17
二、健康传播与信息行为 18
三、健康信息全国趋势调查(HINTS) 19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20
一、研究概念界定 20
二、调查问卷设计 22
三、焦点小组访谈 25
四、舆情分析方法 26
第三部分 调研样本情况 29
一、人口统计学特征 30
二、总体健康状况 35
三、生活习惯与行为 38
第四部分 医疗保健与医患关系 40
一、居民医疗保健状况 41
二、医患关系 44
第五部分 健康信息的接触与寻求 55
一、健康信息的接触 55
二、健康信息的主动寻求 68
三、社会资本与健康信息支持 75
第六部分 癌症认知、信息寻求与供给 87
一、癌症认知与态度 88
二、癌症患者与家属 113
三、癌症信息寻求 121
四、恶性肿瘤网络健康信息的分析:显著度、充裕度和有效性 133
五、恶性肿瘤网络健康信息需求 154
第七部分 超重风险与体重控制信息供给 159
一、总体状况 160
二、研究方法与抽样 160
三、网络体重控制信息显著度分析 162
四、网络体重控制信息充裕度分析 163
五、网络体重控制信息有效性分析 165
六、网络体重控制信息需求分析 171
七、结论 173
第二节 北京、合肥地区居民健康信息调查报告(HINTS China 2017) 175
第一部分 调研总体描述 175
一、数据收集情况 175
二、调查样本情况与人口统计学特征 176
三、居民医疗保险和健康习惯状况 178
第二部分 中国居民健康与癌症信息调研报告 180
一、中国居民的健康信息接触 180
二、中国居民的癌症信息寻求 183
三、中国居民的癌症认知和态度 184
四、健康信息寻求的渠道与信任度 188
第三部分 中国居民食品药品安全信息调研报告 190
一、公众对食药安全的总体评价 190
二、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 193
三、公众对食品安全信息的获取 196
四、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204
五、居民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评价 207
第四部分 报告主要结论摘要 209
第三章 基于HINTS调研的研究成果 213
第一节 行为理论下的健康信息寻求模型构建——基于北京居民健康信息调查 215
第一部分 行为理论:主观规范与自我效能 216
第二部分 健康信息寻求行为影响因素与假设 218
第三部分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9
第四部分 健康信息寻求主动性模型检验 220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与讨论 223
第二节 从媒介接触到行为选择:影响中西医就诊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健康服务使用行为模型(BMHSU)的研究 226
第一部分 当前健康传播实证研究中西医对比分析的缺失与不足 228
一、关于中西医两种渠道比较分析的实证研究的缺失 228
二、中西医就诊选择研究缺少对“量”的关照 228
三、对中西医就诊选择的预测性因素考察缺乏系统化 229
第二部分 健康服务使用行为模型理论框架 231
第三部分 中西医就诊行为情境下健康服务使用模型的构建与测量因素 234
第四部分 数据分析 239
第五部分 结论与讨论 243
第三节 动机因素对癌症知沟的影响——基于北京、合肥癌症与健康信息调查的实证研究 247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的提出 251
一、文献综述和研究模型的选择 251
二、关于动机与教育交互作用的研究假设 253
三、关于动机与媒介使用交互作用的研究假设 256
第二部分 变量测量 258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259
一、动机与教育程度对知识水平的预测作用分析 259
二、动机与教育的交互作用分析 261
三、动机与大众媒体使用的交互作用分析 264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讨论 267
第四节 食药安全舆情事件的社会热度评价与常态模型的建构——基于2016年食药安全舆情分析 270
第一部分 食药安全舆情事件的社会热度评价体系 270
一、研究缘起 270
二、舆情研判的理论依据 271
三、建构食药安全舆情事件的社会热度评价体系 272
四、2016年食药安全舆情事件的热度评价研究 274
第二部分 食药安全舆情事件的常态模型分析 275
一、食药安全舆情事件的时间分布:2—4月为一年当中的盛发期 275
二、食药安全舆情事件地域分布:除了全国性事件最多之外,地区性事件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一带 276
三、食药安全舆情事件行业分布:餐饮、医院、疫苗和乳制品为集中爆发行业 278
四、食药安全舆情事件性质、关涉主体和影响范围 279
五、食药安全舆情事件的传播特征 281
六、2016年中国食药安全舆情事件社会常态模型的几个特征 283
第三部分 食药安全舆情事件的应对与传播策略 284
一、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食药安全舆情协同中心成为当务之急 284
二、大力提升食药监系统在热点舆情危机传播中的应对能力和传播策略 284
第五节 Cancer Information Seekers in China: A Preliminary Profile 287
第六节 Expanding the NCI Health Information National Trends Surve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o China and Beyond:Examining the Influences of Consumer Health Information Needs and Practices on Local and Global Health 317
附录1:中国居民健康信息调查问卷 334
2012年北京居民健康信息接触调查问卷 334
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与食品药品安全情况调查问卷 347
附录2:图表目录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