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5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7
一、理论意义 7
二、实践意义 7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8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8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 11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0
一、研究思路 20
二、研究方法 21
第二章 网络交往的概念界定及其特点 23
第一节 交往之义的词源学追溯与反思 25
一、交往的定义 25
二、传统文化中的交往观 27
三、交往观的代表性理论和学说 30
第二节 关于网络交往 38
一、人类交往方式的发展进程 38
二、“网络交往”的概念梳理 40
三、网络交往的主要形式 43
四、网络交往的基本特点 45
第三章 中西方大学生网络使用及网络交往实证研究 51
第一节 中西方国家及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 53
第二节 中西方大学生网络使用和网络交往的调查研究 54
一、研究目的与假设 54
二、研究过程和方法 56
三、研究结果 59
四、分析与讨论 85
第四章 自我的重塑:网络交往与自我的发展 95
第一节 网络交往与虚拟自我 97
一、关于自我 97
二、网络交往中的虚拟自我 101
三、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自我 106
第二节 网络交往与自我认知 109
一、网络交往与自我认知的深化 109
二、网络交往与自我肯定 112
三、网络交往与角色学习及整合 117
第三节 网络交往与新的自我同一 119
一、心理学中的“自我同一性” 119
二、网络交往中“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危机 120
三、网络交往使自我从“分裂”走向新的“自我同一” 122
第五章 群体中的互动:网络交往与活动组织 125
第一节 网络交往中的大学生群体 127
一、网络互动中的大学生同辈群体 127
二、网络交往中的青年自组织 130
三、大学生网络青年自组织的作用及其表现 134
第二节 以活动为导向的网络交往 138
一、网络媒体背景下的校园活动 138
二、专题:校庆网络互动推动校园组织文化形成 141
第三节 以需求为导向的网络交往 147
一、网络组织中的趣缘群体 147
二、网络趣缘群体对于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作用 152
第六章 语言的革新:网络交往与符号环境 159
第一节 作为传播符号的网络交往语词 162
一、网络语词的基本类型 162
二、网络交往中的网络语词特点 167
三、网络语词的发展趋势 170
第二节 作为文化心理表征的网络交往语词 171
一、表现当下大学生求新、求异、求简的心态 172
二、展现大学生的反权威、反传统和宣泄缓压的心理倾向 173
三、体现大学生对身份认同、群体归属的需求 174
四、展现大学生对流行时尚与快乐的追求 176
第三节 网络语词呈现新时期青年亚文化特点 177
一、反叛与创新同在 178
二、渴望认同与刻意回避同在 179
三、个性张扬与盲目追随同在 180
四、理想追求与享乐主义同在 181
第七章 超越与失衡:网络交往与大学生社会化 183
第一节 大学生社会化及其内容与特点 185
一、社会化的概念 185
二、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及特点 186
三、网络媒体与大学生社会化 187
第二节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189
一、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 189
二、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和人格完善 190
三、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191
四、促进大学生知识面的拓展 192
第三节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193
一、造成大学生角色身份异化 193
二、导致无法形成清晰的自我概念 194
三、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 195
四、导致价值观混乱和思维僵化 197
五、造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失范和网络安全问题 198
第八章 多中心治理:大学生文明网络交往机制建构 201
第一节 提升素养,增强理性交往能力 203
一、发挥社会媒介教育组织的作用 205
二、发挥高校的作用 206
三、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作用 208
第二节 建立规范,净化交往的共同“生活世界” 211
一、加强网络立法和政府作用 212
二、加强网络信息环境建设 214
第三节 加强对话,推动交往达成理解和共识 217
一、体现民族特色和青年特色文化 217
二、体现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20
结语 224
附录 228
参考文献 257
后记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