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引子 1
帅、卖、快、怪的内容与形式 5
关于“帅”的理解与运用 5
口语表达的基本条件 5
口语表达的艺术技巧 9
幽默与口语表达 11
其他表现形式 17
关于“卖”的理解与运用 18
演出魅力的新鲜感与真实性 19
表演技巧运用 21
“柳活”技巧应用 27
方言技巧使用 31
模拟技巧使用 33
以形传神 神形兼备 36
知识与趣味的结合 39
关于“快”的理解与运用 42
即兴发挥 弥补挽回 43
即兴发挥 活跃气氛 45
即兴发挥 随机戏造 46
快速反应流利表述 50
关于“怪”的理解与运用 52
包袱的组织结构及表现手段 56
包袱结构的铺、垫、系、抖、翻 56
“正里拢、歪里使”的结构方式 59
“垫”与“支”的运用关系 62
包袱的“肉中噱”与“外插花” 66
讽刺、调侃的适当标准或限度 69
理趣共存的结合关系 74
逗哏艺术技巧的主导作用 80
“迟”的运用技巧 80
“急”的运用技巧 84
“顿”的运用技巧 87
“错”的运用技巧 90
捧哏艺术技巧的辅助作用 96
捧哏艺术现状 96
“瞪”的表现形式 99
“谝”的表现形式 101
“踹”的表现形式 104
“卖”的表现形式 106
顶、刨、撞、盖的应该与不应该 109
“顶”的“能”与“不能” 109
“刨”的“能”与“不能” 114
“撞”的“能”与“不能” 120
“盖”的“能”与“不能” 123
包袱语言表达技巧源于生活 129
相声专门词语标记的通行范围 133
入活正使、反翻 133
挡墙 134
落纲 135
落空 135
落泥 136
落挂 136
摆 137
兜 140
翻 142
垫 144
挡废纲 146
补漏洞 147
正铺 反入 148
戴帽儿 149
重瓤子、重头 151
“抄蒙虫子”入活 152
肩膀头 154
搭桥 154
递腿儿 155
垫砖儿 156
关子 157
铺 158
节骨眼儿 159
相声演出服装道具形式美的艺术特征 164
民间笑话改编的传统相声 168
民间笑话为编织故事带来了根本或起点 168
民间笑话为塑造人物带来了发展空间 170
言语行动直感的性格特征 172
矛盾冲突搞笑的表现方式 174
民间笑话富于直观外现——浅析《扒马褂》 177
特定的人物关系及各自分工 177
矛盾冲突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180
活的语言一碰就响 181
集中解说几点见解 185
创作演出相声作品 187
看不惯 187
生存 191
关键时刻 198
后记 203
参考书目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