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1章 法律论辩和法律解释 5
1.1 导言 6
1.2 法律规则的适用和解释的主要难题 7
1.2.1 简单案件和疑难案件 8
1.2.2 法律规则的例外:可废止性和排他性理由 10
1.2.3 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区别 12
1.2.4 规范冲突的解决:冲突的规则、估量和平衡 13
1.2.5 作为论据的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判例在法律辩护中的地位 14
1.3 解释方法、法律推理类型和法律裁决的辩护 15
1.3.1 法律解释的方法和法律推理的类型 15
1.3.2 法律辩护中的解释策略和论辩模式 19
1.4 欧盟法和国际法语境中的法律解释和法律论辩 22
1.5 法律解释和法律辩护:作为论辩活动的法律 27
参考文献 28
第2章 法律论辩的逻辑路向 32
2.1 导言 32
2.2 逻辑有效性和法律论辩的可接受性 33
2.3 各种各样的逻辑理论 35
2.4 法律论辩的逻辑分析 40
2.5 逻辑对法律论辩之重要性的讨论 42
2.6 人工智能和法视域下逻辑在法律辩护中的角色 47
2.6.1 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辩的可废止性 48
2.6.2 人工智能和法创建的关于冲突主张、规则和解释的可废止推理模型 50
2.6.3 人工智能和法关于可废止性和论证型式的模型 53
2.6.4 人工智能和法关于对话和调停系统中的可废止推理模型 54
2.7 结论 58
参考文献 59
第3章 图尔敏的论辩模型 68
3.1 导言 69
3.2 图尔敏论辩模型和法律过程的诸阶段 70
3.3 图尔敏模型在法律论辩的理论文献和实践文献中的应用 75
3.4 图尔敏模型在人工智能和法文献中的改进和扩展 77
3.5 结论 81
参考文献 82
第4章 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 86
4.1 导言 86
4.2 佩雷尔曼的一般论辩理论 87
4.3 佩雷尔曼的法律论辩理论 91
4.4 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在法律论辩文献中的应用 96
4.5 结论 100
参考文献 102
第5章 哈贝马斯的话语理论和法律话语的合理性 104
5.1 导言 105
5.2 哈贝马斯的话语理论和理性共识 106
5.2.1 理性实践话语理论与道德主张之合理可接受性的交往特性 106
5.2.2 理性道德话语与法律背景中的理性话语 111
5.3 法律话语与交往理想化的互补关系 114
5.3.1 法律、道德以及法律话语与道德话语之间的关系 114
5.3.2 作为理性话语之制度化的法律 117
5.3.3 作为法律话语合理性之标准的理性话语的理想 118
5.4 结论 121
参考文献 123
第6章 麦考密克的法律裁决辩护的理论 127
6.1 导言 128
6.2 一种法律和法律辩护的制度方法 130
6.3 可普遍化与演绎辩护 133
6.4 二阶辩护 138
6.5 后果主义者论证 145
6.6 融贯性论证 147
6.7 一致性论证 150
6.8 结论 152
参考文献 156
第7章 阿列克西的法律论辩的程序理论 158
7.1 导言 159
7.2 一般实践话语的理论 161
7.2.1 一般实践讨论的规则 161
7.2.2 实践合理性的原则 171
7.2.3 话语规则的辩护 172
7.3 法律论辩理论 173
7.3.1 内部辩护的规则 174
7.3.2 外部辩护的规则 178
7.4 法律话语和一般实践话语:特例论题 188
7.5 作为理性法律辩护之方法的估量和平衡 193
7.5.1 阿列克西的平衡理论 193
7.5.2 平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00
7.6 结论 203
参考文献 205
第8章 阿尔尼奥的法律解释辩护的理论 210
8.1 导言 211
8.2 法律规范的解释 212
8.3 解释论点的辩护 215
8.3.1 辩护的结构 215
8.3.2 内部辩护和外部辩护 218
8.4 法律解释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 220
8.5 法律解释的合理性 221
8.5.1 有关讨论合理性的规则 221
8.5.2 关于证明责任的规则 222
8.6 法律解释的可接受性 224
8.6.1 生活形式与法律解释的可接受性 224
8.6.2 听众与生活形式 225
8.7 结论 229
参考文献 231
第9章 佩策尼克的法律转化和法律辩护的理论 234
9.1 导言 235
9.2 转化与法律裁决的辩护 237
9.3 法律规则适用的辩护:法律辩护 241
9.3.1 向法转化 241
9.3.2 法内转化 244
9.4 法律出发点和讨论规则的辩护:深度辩护 255
9.4.1 法律论辩的合理性 255
9.4.2 法律的意识形态 258
9.5 法律辩护中的合理性和融贯性 260
9.6 结论 264
参考文献 267
第10章 法律论辩的语用-辩证的路向 270
10.1 导言 271
10.2 语用-辩证的论辩理论 272
10.2.1 语用-辩证的论辩理论的方法论出发点 275
10.2.2 论辩话语的分析和评估 277
10.3 语用-辩证的法律论辩研究:作为对批判性讨论之贡献的司法裁决之辩护 280
10.3.1 法律论辩的语用-辩证研究的发展 280
10.3.2 法律论辩的语用-辩证研究中的研究问题 283
10.4 作为论辩活动类型的法律辩护与法律语境中批判性讨论的制度约束 285
10.4.1 作为论辩活动类型的法律辩护 285
10.4.2 法律语境中批判性讨论的制度约束:法律争议解决的程序和规则 287
10.5 法律语境中法官在解决意见分歧上的角色 289
10.5.1 法官对意见分歧的辩证立场 290
10.5.2 法官在取得诸讨论阶段之结果方面的辩证角色 293
10.6 法律辩护中的原型论辩模式 298
10.6.1 简单案件和疑难案件中的原型模式 299
10.6.2 法律规则适用性有争议的疑难案件中的原型模式 303
10.7 基于不同解释方法的原型论辩模式的发展 307
10.7.1 基于类比论辩的原型模式 309
10.7.2 基于目的-评估性论辩的原型模式 313
10.8 基于估量和平衡的原型论辩模式 321
10.8.1 基于估量和平衡的一般原型论辩模式 322
10.8.2 估量和平衡目的-评估性论辩之原型论辩模式的具体化 326
10.9 结论 328
参考文献 329
第11章 不同法律体系和不同国家法律辩护语境中法律论辩的路向和研究之概览 336
11.1 导言 337
11.2 不同研究传统中的法律论辩研究 338
11.3 大陆法系传统中的法律论辩研究:欧洲和拉丁美洲 341
11.3.1 北欧的法律论辩研究 341
11.3.2 东欧的法律论辩研究 362
11.3.3 南欧的法律论辩研究 365
11.3.4 拉丁美洲的法律论辩研究 374
11.4 英美法律体系中的法律论辩研究 377
11.4.1 英国的法律论辩研究 378
11.4.2 美国的法律论辩研究 381
11.4.3 加拿大的法律论辩研究 392
11.5 亚洲的法律论辩研究 393
11.5.1 中国的法律论辩研究 393
11.5.2 日本的法律论辩研究 396
参考文献 397
第12章 结语:法律论辩研究的主要趋向 454
12.1 导言 454
12.2 作为具有跨学科和国际化特点的独立研究领域的法律论辩研究 455
12.3 作为理性实践讨论之制度化形式的法律讨论 456
12.3.1 作为交往和社会活动的法律论辩 457
12.3.2 作为理性实践讨论之制度化形式的法律辩护 458
12.3.3 实践合理性的理想和法律讨论的规则 458
12.4 法律讨论的各种规则 460
12.4.1 关于程序性权利和义务的规则 461
12.4.2 关于共同出发点的规则 461
12.4.3 关于论证型式和论辩模式的规则 462
12.4.4 关于讨论结果的规则 464
12.5 法律论辩理性重建的模型 464
12.5.1 论辩的不同层次 465
12.5.2 论辩模式 466
12.6 结论 467
索引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