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历史篇 2
一 甲骨文与金文共孕的书法美学 2
二 钟鼎文的特质 5
三 石鼓文的特色 10
四 秦朝的小篆书学 12
五 最早的隶书形式 16
六 简册隶书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20
七 西汉的刻石 22
八 “汉隶”与“八分” 26
九 汉朝的草书 34
十 书法艺术史的起点——东汉 40
十一 瓦当砖文之趣 44
十二 楷书的形成与发展 49
十三 楷隶过渡期——三国 56
十四 晋朝的书学 63
十五 “二王”行书尺牍 68
十六 “二爨”与北碑、南帖 81
十七 南北朝的书迹 85
十八 隋代书学 110
十九 “初唐四家”的楷书 115
二十 颜真卿的书史地位 123
二十一 唐楷的颓势与狂草的兴起 135
二十二 五代及“北宋四家” 142
二十三 两宋的书家 153
二十四 元代的复古书风 162
二十五 明代的书家 168
二十六 明末书法的新机 175
二十七 清代南帖北碑之消长 179
二十八 碑学的延伸 184
二十九 清代的篆刻 192
三十 民初之书家 198
第二篇 运用篇 208
三十一 什么笔写什么字 208
三十二 人磨墨,墨磨人 210
三十三 富“人味”的中国纸 214
三十四 永恒的石头 219
三十五 “文房四宝”的配件 223
三十六 “永字八法”重新看 226
三十七 临摹一定要从楷书人手吗? 228
三十八 “悬腕”和“中锋” 230
三十九 谈书法之“韵律” 232
四十 墨趣 240
第三篇 旅游篇 246
四十一 访碑纪行 246
四十二 西安碑林 248
四十三 曲阜碑林 250
四十四 泰山岱顶碑林 253
四十五 龙门石窟 255
四十六 敦煌石窟 257
四十七 台北“故宫博物院”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