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渔村:远去的故乡——关于深圳渔村兴衰存亡的新闻调查 3
(主稿)漫漫三十载 渔村大变迁 3
疍民上岸 梦圆瓦房 4
万山群岛 千帆竞发 6
打鱼遇冷 风光不再 7
推倒一面墙 离开一个“家” 9
(辅稿1)“渔舟唱晚”成旧日时光 11
深圳河上打鱼人 11
双重户籍 过界打鱼 13
全村渔民大逃港 15
“小心谨慎”渔家恋 15
(辅稿2)渔村缘何消失? 16
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左右夹击 17
填海造陆让渔村“有名无实” 19
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 20
本地渔民弃渔成渔村消失的“催化剂” 21
(辅稿3)本地渔民:打鱼不再是首选 22
观光旅游 弃渔不离船 22
海味、养殖转产不离海 24
海洋不是渔民后代的“主场” 25
(辅稿4)究竟谁还在打鱼? 26
福永、西乡码头的海上人家 27
他乡之客 租住渔村 28
打鱼就是打工 29
港澳流动渔船支撑海鲜市场 30
(辅稿5)渐行渐远渔文化 31
旱桨舞代替“渔歌伴嫁” 32
在“非遗”中延续“生命” 33
捕鱼技艺传承““断档” 35
后记 37
学生感言 渔村边难忘的日子 38
指导老师的话 用脚丈量出来的新闻 39
深圳填海三十年 43
卷首语 43
八十年代之蛇口:炸山填海,种下梧桐引凤凰 45
开山填海,打造600米码头 46
炸山填海,五通一平 46
赤湾大港,在争议中诞生 48
渔业就此“填埋”,工业区拔地而起 50
九十年代之南山:填出来的新城市中心 52
“南油大红线”内疯狂生长的海岸线 52
“因为填海,我的蚝全死了” 53
滩涂上崛起的华侨城 56
海景变陆景,远去的涛声 57
滨海大道,多花一个亿为红树林让步 59
新世纪之深圳:为发展而填? 60
“天堑变通途”,借势海洋的国际化之路 61
港口用地上“长”出了写字楼 63
深圳湾公园,或为填海画上句号 66
尾声 68
辅稿述评“填海”或是“不填”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68
学生感言 更多的是喜悦、自豪与不舍 71
指导老师的话 六个月,三十年 72
罗湖棚改:违建之困 转型之惑 75
前言 75
罗湖棚改:必须尝试的第一次 75
“棚户”,之名:远低于预期的补偿标准 77
新的问题:备受争议的协议 79
探索之路:遭遇中国棚改第一难 80
政策之下:业主的同盟与分裂 82
清水河谈判:求“公平”的大业主 82
谈判插曲:被驱逐的小业主 85
一楼业主上访:成功的尝试 86
微信群的硝烟:签约后的分裂 87
租户:无奈的大多数 91
住房租户:请房东协商补偿 91
商铺租户:更想拿回本钱 93
去路:农村?还是下一个城中村? 94
未来:悄悄提高的门槛 95
围局:历史和现实的重影 96
保不住的家 住不下的房 96
真真假假的“两证一书” 97
野蛮“生长”的房子 100
夹缝中的选择 103
纵观:直面棚户区旧改任重道远 105
从城市更新到棚户区改造:行政力量加强 105
违法建筑:罗湖棚改解决的问题 107
“多重标准”:缺失的信任 108
态度转变:政府更加“人性化” 110
学生感言 新闻有路,以勤补拙,以笔为刀 112
指导老师的话 再现复杂事件的多元样貌 113
城墙内外——湖贝旧村的最后岁月 117
200年的张公祠,始建于嘉庆年间 117
百年旧屋变“豪宅”,只能分拆出租 119
传统小社会,自给自足、自得其乐 120
街坊邻里间,满满“人情味” 123
旧村将死,“狼”真的来了 124
恋恋不舍,不忍回头 125
专栏作家:祠堂为何一定要“异地重建”? 127
规划专家:湖贝村绕不开旧城改造 128
学生感言 不忘新闻人的初心 130
指导老师的话 随城市脉搏跳动 131
归来之神——深圳民间宗教调查报道 133
前言 133
神堂记忆:深圳民间宗教的兴衰起落 134
寻找尘封的仪式 134
时代推倒的神堂 135
重建庙宇的浪潮 136
流动的信仰:城市化与村庙变迁 139
日渐冷清的村庙 139
被举报的董事长 141
孔子、玄天上帝,同居一室 143
接手?烫手!民间宗教的管理困局 144
拒绝政府管理的庙宇 145
期望政府接手的村庙 146
进退两难的执法 147
民宗局的下一步 148
一样的天后宫,不同的政治梦 148
古庙里的“中国梦” 149
从“天后”到“海峡和平女神” 150
中英街里的天后宫 152
发展与制约 153
新闻评论:在庙宇中理解深圳 154
学生感言 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156
指导老师的话 温文尔雅 157
佛山武馆之商业江湖——探寻佛山传统武馆的转型之路 159
选题背景 159
整体设计 160
框架结构 160
思路设计 160
佛山武馆之商业江湖》分镜头脚本及文稿 163
学生感言 佛山武馆困境的视频表达 194
指导老师的话 寻找心中的“黄飞鸿” 195
行走在流水线与霓虹灯之间——90后农民工在深圳的别样生活 197
前言 197
漂在富士康的年轻工人 198
霓虹灯下的“黑豹” 201
想留不能留 欲归无处归 205
一城又一城:“城市没那么好闯” 209
成功的打工仔 一样的异乡人 212
创业成功也是“外地人” 212
回不去的农村 213
深圳的婚姻和房子 215
结语:出入城市的边缘 216
学生感言 做了,就有成功的希望 217
指导老师的话 另类视角的诠释 219
外来务工子弟:无处安放的书桌 221
来了,走了 221
开在废弃停车场上的学校 223
我的父母我的家 226
钱!钱!钱! 229
隐形的围墙 230
城市的温度 231
学生感言 做时代的记录者 233
指导老师的话 让阳光洒满小书桌 234
梧桐私塾“复兴”记 238
世外的私塾村 执着的私塾人 238
蔡孟曹和他的梧桐书院 239
孟丹梅和她的鹿鸣学堂 241
不为应试的读经教育 243
私塾教师的坚守 245
尴尬的现实摸索的路 246
一个人的班级 247
“试验田”河源校区 247
“普适”的读经理念 249
读经热的冷思考 251
读经教育的商机与“链条” 252
私塾教育:另类抑或异类 253
复古还是熔古 254
体制教育与私塾可否融合 255
学生感言 探索“教育”的可能性 257
指导老师的话 理想主义的注脚 259
“深”海——深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调查 261
卷首语:为海而声 261
相差十年的三公里 丈量深港两地海洋保护的距离 264
一片海域相隔十年 264
解法律准绳看“粗细”差距 265
认知海岸条件 发展与保护并行 266
万志权:我要记录中国水下世界的全部 267
探索新世界 267
流动的快门 268
一潜一垃圾 269
学生感言 难以忘怀的时光 270
指导老师的话听,海笑的声音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