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序 1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布拉格语言学小组&[捷克]昂德瑞·斯拉迪卡 1
安德烈·别雷:形式主义之前的形式主义者&[俄罗斯]奥·克林格 11
究竟站在哪一方?——罗曼·雅各布森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布拉格&[美]彼得·斯坦纳 22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雅各布森诗学方法&陈开举 31
印第安神话《波波尔·乌》的形态学解读&陈宁 42
雅各布森与“文学性”概念&胡涛 53
文学意义的生成:重审雅各布森与里法泰尔、卡勒之争&江飞 67
论鲍里斯·艾亨鲍姆的文学系统观&李冬梅 86
雅各布森诗学在中国的译介现状及研究潜势&刘丹 100
诗学理论:从形式论学派到后结构主义&[爱沙尼亚]米哈伊尔·洛特曼 111
布拉格学派与亚音位实体之确立——多语文本中的早期区别特征概念&曲长亮 116
20世纪俄罗斯文艺学学派:比较研究&[波兰]日尔科·博古斯拉夫 125
“列宁的语言”:疆界的保卫、划定和拓展——俄罗斯形式论学派面临选择&[意大利]斯蒂芬妮娅·希尼 129
形式论学派的“相对性诗学”——蒂尼亚诺夫理论思想特征初探&孙烨 140
民族自决、其前提和影响:论知识和观念的传播&[瑞士]托马斯·格兰茨 155
巴赫金论小说的勃兴与西方主体性的衰落——从吉哈诺夫关于巴赫金研究的一篇文章谈起&汪洪章 158
洛特曼与当代文论新视角&王坤 177
学术批评抑或政治斗争——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之间的论争及其反思&杨建刚 184
罗曼·雅各布森的隐喻理论和审美现代性话语&杨建国 201
走向艺术实践论的布拉格结构主义——布拉格学派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话&杨磊 215
舍斯托夫论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新宗教意识”&杨婷婷 228
科学诗学建构中的审美遮蔽——巴赫金对早期俄国形式主义的批判&杨向荣 236
列宁的语言是怎样形成的:俄罗斯形式论学派论历史材料与意识形态手法&[俄罗斯]伊利亚·加里宁 248
形式主义文学理论与索绪尔语言学的联系&张弛 方丽平 255
理论“他化”与雅各布森诗学的范式意义&张进 267
《搜神记》志怪故事中的叙事模型及主体间的对话关系&张璐 279
文化互动中文本的对话机制——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角观察&郑文东 291
在跨学科中发育在跨文化中旅行的现代斯拉夫文论&周启超 300
俄罗斯形式论学派文论的中国之旅——以“陌生化学说”为中心&周启超 314
艺术的意向性与非意向性——扬·穆卡洛夫斯基文艺符号学思想初探&朱涛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