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澄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被遮蔽的逻辑及其进路 1
第一章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萌生的双重背景 28
第一节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萌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29
一 英国开启的工业革命浪潮冲击与德国滞后的工业革命影响 29
二 法国启蒙运动的浩大声势与德国启蒙运动的曲折隐现 33
三 法国大革命掀起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 36
第二节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萌生的思想史背景 40
一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Ideologie的思想谱系 40
二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BewuBtseinsformen的思想谱系 50
三 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思想 59
四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 66
第二章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生成历程 76
第一节 意识形态襁褓束缚与批判定向阶段 77
一 康德-费希特哲学浪漫主义的理想主义 78
二 意识形态襁褓及初步反思 83
第二节 与意识形态决裂的开端及隐性批判阶段 92
一 现实的接触及与意识形态决裂的开端 92
二 对黑格尔国家观与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批判 100
第三节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初步形成阶段 108
一意识形态方法论批判 108
二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初步阐释 113
第四节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正式形成阶段:三重逻辑显现 118
一批判逻辑:哲学视域内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 118
二建构逻辑:唯物史观视域内对一般意识形态的定位 125
三超越逻辑:“跳出意识形态” 128
第三章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批判逻辑的展开与深化 133
第一节 资产阶级政治意识形态的伦理批判 134
一意识形态理解与批判的转向 134
二资产阶级政治社会批判 137
三资产阶级政治价值观批判 140
第二节 资产阶级经济意识形态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147
一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研究立场与方法批判 148
二双重批判:拜物教性质与拜物教观念批判 152
第三节 批判逻辑在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意识形态批判的得失 165
一接续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逻辑 166
二丰富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思想内容 171
三意识形态批判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本质 181
第四章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建构逻辑的确立与发展 185
第一节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建构逻辑的隐性形态与初步阐释 186
一建构逻辑:至关重要却未受重视的一重逻辑 187
二建构逻辑的萌芽: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建构思想 192
三恩格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建构逻辑的初步阐释 199
第二节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建构逻辑的接续发展 202
一拉布里奥拉:意识形态的中性意义与功能论述 202
二普列汉诺夫:意识形态建构意义的首次明晰 207
三列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灌输论 213
第三节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建构逻辑的实践潜能 221
一 葛兰西:有机意识形态、有机知识分子与意识形态领导权 222
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一般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230
第五章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超越逻辑及其当代论争 240
第一节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超越逻辑的思想内涵 241
一超越意识形态的哲学批判 241
二超越意识形态的政治社会学思想 245
三超越意识形态的政治经济学论证 252
第二节 揭穿20世纪意识形态终结幻象 256
一“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理论渊源 256
二“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发展阶段 259
三“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实质 271
第三节 20世纪文化意识形态论重新界定意识形态 275
一威廉斯:以“感觉结构”超越“意识形态” 276
二伊格尔顿:“权力斗争在意义层面展开的方式” 284
三 汤普森:“意义服务于建立和支撑统治关系的方式” 290
结语 把握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逻辑进程的当代价值 299
参考文献 316
索引 336
后记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