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阴阳五行 1
1.什么是中医的阴阳 1
2.太阳、地球与中医的阴阳 3
3.中医、阴阳、物质与能量 5
4.阴阳五行 7
5.阴阳轮转一气周流 12
6.五行之木 14
7.肝木的疾病和治疗 18
8.肝木的生发与天下第一方 21
9.桂枝汤临证 25
10.五行之火 27
11.心之所向 32
12.五行之土 36
13.坤土合德 39
14.脾土的疾病 42
15.五行之金 46
16.阴阳二十五人 48
17.风寒感冒与麻黄汤 52
18.风寒感冒变化的几个阶段 55
19.风热感冒 57
20.咳嗽 60
21.喉痛咽痒 63
22.皮肤过敏 66
23.五行之水 68
24.人体的水循环系统 71
25.人体的水循环系统代谢失常 75
26.人体的生命之河与湖泊水系 79
27.人体内最大的血液湖泊—肝系统 83
28.人体的能量供应中心和水处理中心—肾系统 87
29.中医治病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90
第二部分 《伤寒论》讲解及人体中医模型框架 93
30.医圣张仲景 93
31.《伤寒杂病论》其书 96
32.中医视角下的人体六大系统 100
33.六经辨证与太阳系统 104
34.太阳病简介 108
35.太阳中风 111
36.太阳伤寒 114
37.阳明系统与阳明病 117
38.阳明病分析和对治思路 120
39.少阳系统与少阳病对治 123
40.太阴系统与太阴病 127
41.太阴病治疗思路 130
42.少阴系统与少阴病 133
43.少阴病治疗思路 136
44.少阴系统寒化证 140
45.四逆汤 144
46.少阴系统寒水泛滥证 149
47.少阴阴虚证 153
48.少阴咽痛证 156
49.厥阴系统与厥阴病 160
50.厥阴寒热交杂证 163
51.厥阴病的启示 167
52.六经系统归纳总结 170
第三部分 典型疾病原理探讨 178
53.上火论治 178
54.失眠论治 183
55.高血压论治 189
56.糖尿病论治 192
57.风湿类疾病论治 195
58.肠胃病论治 200
59.精神情绪类疾病论治 205
60.妇科类疾病论治 209
61.腰椎间盘疼痛及骨质类疾病论治 214
62.肥胖论治 219
63.瘦弱增肥论治 222
64.中风论治 225
65.牙痛论治 231
66.哮喘论治 234
67.水肿病论治 238
68.出血类疾病论治 243
69.头痛论治 248
70.梦病探析 252
71.肿瘤发病原理探析 256
72.肿瘤对治思路 261
73.论中西医观点统一以及中医流派的寒热统一 265
74.从中药的气味探析《伤寒论》的用药规律 269
75.忧郁症论治 274
76.慢性肺病论治 279
77.肝病论治 284
78.皮肤发黄论治 288
79.不孕症论治 291
80.产后病论治 295
81.小便不利类疾病论治 299
82.黄疸病论治 302
83.皮肤病论治 307
84.失声音哑论治 311
85.手脚冰凉和手脚发热论治 316
86.疼痛论治 319
87.疾病的三个层面 323
88.论中医的流派 326
第四部分 作者随笔 332
1.同人于野利涉大川—写在首期“四圣弘医研修营”开营 332
2.清明 334
3.凝望基督 339
4.四圣弘医开启2016之门 343
5.2016立春 346
6.端午 350
7.黄河青山—中医大宇宙观 354
8.历史的暗角 360
9.文化的种子 365
10.中秋 370
11.拈花望佛 374
12.阿难的困惑 379
13.蝴蝶效应与《周易》 391
14.冬至 397
15.上帝的子民 402
16.近望丁酉(2017) 408
17.格调 413
18.春分 418
19.四十不惑 422
20.最后的晚餐 427
四圣弘医馆与大家见面啦 433
四圣弘医馆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和定位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