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绿色高性能混凝土》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效荣,赵志强主编;杜志江,蒋浩,张之峰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16024188
  • 页数:2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前三章主要介绍了多组分混凝土理论、数字量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机器人智能试配技术以及现场试验实例,为同行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第四章和第五章介绍了助磨剂和混凝土外加剂技术,分析了掺助磨剂水泥对混凝土的影响,外加剂的合成剂复配技术,以及外加剂的应用技术。第六章至第十三章详细介绍了高性能水泥生产、废弃石粉应用实例、混凝土开裂原理及预防、混凝土超缓凝事故的原因与处理、混凝土强度预测技术、纤维混凝土技术、清水混凝土技术以及预拌砂浆技术。

第1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理论 1

1.1 水泥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 1

1.1.1 概述 1

1.1.2 水泥强度的快速推定方法 1

1.1.3 最佳水灰比 3

1.1.4 过渡参数的计算 4

1.1.5 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 5

1.2 掺和料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 6

1.2.1 概述 6

1.2.2 粉煤灰 6

1.2.3 矿渣粉 8

1.2.4 硅灰 9

1.3 外加剂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 10

1.3.1 泵送剂的技术参数 10

1.3.2 免养护剂 12

1.4 砂石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 13

1.4.1 概述 13

1.4.2 砂子的技术参数 13

1.5 石子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 15

1.5.1 概述 15

1.5.2 石子的技术参数 16

1.6 多组分混凝土 16

1.6.1 多组分混凝土理论 16

1.6.2 多组分混凝土理论的作用 19

1.6.3 多组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特点 20

1.7 多组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 20

1.7.1 配制强度的确定 20

1.7.2 标准稠度水泥浆强度的计算 21

1.7.3 水泥基准用量 21

1.7.4 胶凝材料的分配 22

1.7.5 减水剂及用水量 24

1.7.6 砂子用量 26

1.7.7 石子用量 27

第2章 混凝土的智能试配技术 29

2.1 设备组成 29

2.2 混凝土试配需要的参数 32

2.3 配合比的设计计算与调整计算 33

2.4 混凝土搅拌试配及试件留检 34

2.5 预湿集料设备安装 37

第3章 数字量化混凝土配比技术案例总结 38

3.1 北京建筑大学数字量化混凝土实用技术试验总结 38

3.1.1 试验内容 38

3.1.2 砂子的测量 38

3.1.3 C50配合比调整 39

3.1.4 试配 39

3.1.5 总结 40

3.2 中交三公局数字量化混凝土实用技术试验总结 40

3.2.1 试验内容 40

3.2.2 砂子的测量(以天津的砂石为例) 40

3.2.3 C30配合比调整 41

3.2.4 C50配合比调整 42

3.2.5 试配 43

3.2.6 试验总结 43

3.3 临沂兰盾混凝土降低成本试验总结 43

3.3.1 试验内容 43

3.3.2 砂石的测量 44

3.3.3 C30配合比调整 44

3.3.4 研究试配 45

3.3.5 外加剂的调整 45

3.3.6 对比试验 46

3.3.7 试验总结 47

3.4 高吸附性机制砂配制混凝土试验总结 47

3.4.1 试验内容 47

3.4.2 砂石的测量 47

3.4.3 C40配合比调整 48

3.4.4 现场试配 50

3.4.5 试验总结 50

3.5 本溪铁厦混凝土公司石粉利用试验总结 50

3.5.1 试验内容 51

3.5.2 砂子的测量 51

3.5.3 C30配合比调整 51

3.5.4 试配 52

3.5.5 试验总结 53

3.6 沈阳帝阳混凝土公司C50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总结 53

3.6.1 试验内容 53

3.6.2 砂子的测量 53

3.6.3 C50配合比调整 54

3.6.4 试配 54

3.6.5 试验总结 55

3.7 安徽毫州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试验总结 55

3.7.1 砂子的测量 55

3.7.2 C50配合比调整 55

3.7.3 C30配合比调整 56

3.7.4 试配 57

3.8 北京城建九混凝土公司混凝土试配调整计算总结 57

3.8.1 试验内容 57

3.8.2 砂子、铝厂废料和石子的测量 58

3.8.3 C30配合比调整 58

3.8.4 试配 59

3.8.5 试验总结 60

第4章 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原理及检测方法研究 61

4.1 自密实混凝土简介 61

4.2 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机理 61

4.2.1 SCC的流动机理 62

4.2.2 SCC的自密实机理 62

4.3 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评价试验方法 63

4.3.1 坍落流动度 64

4.3.2 漏斗流下时间 64

4.3.3 U形箱填充高度试验 65

4.3.4 填充度试验 65

4.3.5 L形流动度试验方法 66

4.3.6 坍落扩展度试验 66

4.3.7 倒坍落度筒试验 67

4.3.8 牵引球粘度计 67

第5章 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 68

5.1 常用免加热聚羧酸减水剂配方及合成工艺 68

5.1.1 配方1 68

5.1.2 配方2 68

5.1.3 配方3 69

5.1.4 配方4 69

5.1.5 配方5 70

5.1.6 配方6 70

5.1.7 配方7 71

5.1.8 配方8 71

5.1.9 配方9 72

5.1.10 配方10(保坍) 72

5.1.11 配方11(保坍) 73

5.1.12 配方12(保坍) 73

5.1.13 常温合成聚羧酸减水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73

5.2 固体聚羧酸减水剂配方及工艺 74

5.2.1 配方1 74

5.2.2 配方2 74

5.2.3 配方3 75

5.2.4 配方4 75

5.2.5 配方5 76

5.2.6 配方6 76

第6章 利用磨细钢渣粉作为混合材料生产水泥和混凝土的研究 77

6.1 磨细钢渣粉作为水泥混合材料的研究 77

6.1.1 概述 77

6.1.2 试验用原材料 77

6.1.3 试验方案 78

6.1.4 掺钢渣的水泥强度试验结果 79

6.1.5 参照新国家标准的试验结果及石膏掺加量的影响 86

6.1.6 掺磨细钢渣粉的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结果 87

6.1.7 结论 92

6.2 磨细钢渣粉作为混凝土掺和料的研究 93

6.2.1 概述 93

6.2.2 单掺磨细钢渣粉取代水泥配制混凝土的试验 94

6.2.3 复合掺入磨细钢渣粉和矿渣粉的混凝土试验 97

6.2.4 掺钢渣粉和一级粉煤灰的比较试验 99

6.2.5 掺钢渣粉对水化热的影响 103

6.2.6 结论 104

第7章 FK新型胶凝材料及其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 105

7.1 简述 105

7.2 FK新型胶凝材料及其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报告 109

7.2.1 FK新型胶凝材料的组成及配比优化 109

7.2.2 FK新型胶凝材料中石膏的优化 115

7.2.3 粉磨工艺对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119

7.2.4 FK系列高性能水泥的性能及其检测 126

7.2.5 FK系列、FK新型胶凝材料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129

7.2.6 关于FK新型胶凝材料检测方法 132

7.3 试生产和工程应用技术报告 133

7.3.1 FK新型胶凝材料的试生产 133

7.3.2 FK新型胶凝材料试生产的要求 134

7.3.3 FK新型胶凝材料试生产的工程应用研究 136

7.3.4 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经济效益 138

7.3.5 工程应用概况 138

7.3.6 结论 139

第8章 黑、白石粉砂和花岗岩、火山岩的试验 140

8.1 试验目的 140

8.2 原材料分析 140

8.3 试验设计 141

8.3.1 C30~C6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42

8.3.2 花岗岩和黑、白石粉(砂)提高用水量试验 142

8.3.3 火山岩和黑、白石粉(砂)找准一个基准配合比后增加用水量试验 144

8.3.4 控制外加剂用量找最佳状态试配 153

8.3.5 C30做基准同条件不同矿粉掺量的混凝土强度值跟踪 154

8.3.6 不掺粉煤灰同等价位转换为矿粉 156

8.3.7 230kg、250kg、280kg高用水混凝土强度跟踪试验 157

8.3.8 C30、C40、C50、C60掺CTF(增效剂)混凝土强度对比试验 158

8.3.9 花岗岩、火山岩单掺白、黑石粉(砂)用水量递增混凝土强度增长规律 159

8.3.10 三个特殊粉料配合比 163

8.3.11 花岗岩和黑、白石粉(砂)调整试配 164

8.4 结论 165

8.5 建议 166

第9章 冬期施工混凝土超缓凝原因浅析 167

9.1 施工项目超长时间缓凝概况 167

9.2 混凝土超缓凝原因初探 167

9.3 外加剂厂的生产及质量控制状况分析 168

9.4 水泥厂生产及质量控制状况分析 169

9.5 对超缓凝混凝土工程的处理建议 170

9.6 结论 171

第10章 滨海地区高性能清水混凝土研发与应用 172

10.1 概述 172

10.1.1 滨海地区清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劣化现状 172

10.1.2 滨海地区清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状况 173

10.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173

10.2 滨海地区高性能清水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与应用 174

10.2.1 氯离子对清水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174

10.2.2 滨海地区清水混凝土耐久性其他因素的影响 183

10.2.3 滨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再设计 189

10.2.4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再设计的应用 191

10.3 滨海地区高性能清水混凝土研制与应用 195

10.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195

10.3.2 滨海地区高性能清水混凝土研制 196

10.3.3 滨海地区高性能清水混凝土应用 208

10.4 高性能清水混凝土施工 208

10.4.1 施工流程 209

10.4.2 混凝土拌制和运输 210

10.4.3 模板工程 212

10.4.4 钢筋工程 213

10.4.5 混凝土施工 214

10.4.6 钢筋保护层施工控制技术 216

10.4.7 高性能清水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18

第11章 纤维抗裂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 221

11.1 概述 221

11.1.1 国内外混凝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221

11.1.2 国内外预防裂缝产生的方法及其不足 222

11.1.3 混凝土的抗渗防裂的原理 223

11.1.4 纤维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基本原理 225

11.1.5 抗渗防裂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研究 225

11.2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226

11.2.1 水泥品种对纤维抗渗防裂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227

11.2.2 外加剂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228

11.3 纤维的选择 230

11.3.1 玻璃纤维 230

11.3.2 钢纤维 232

11.3.3 聚丙烯纤维 233

11.3.4 与同类研究的比较 234

11.3.5 纤维选择试验研究结论 235

11.4 聚丙烯纤维抗渗防裂混凝土试验研究 235

11.4.1 聚丙烯纤维抗渗防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 236

11.4.2 试验研究 237

11.5 工程应用实例 242

11.5.1 百朗园工程 242

11.5.2 大运村工程 242

11.5.3 国家大剧院工程 242

附录 毛细管微泵开裂机理在混凝土裂缝控制中的应用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