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 1
一 法国唯物主义的两个派别:机械唯物主义与现实人道主义 1
二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9
三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终结以抽象本体论为基础的形而上学 20
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基于概念史的考察与审视 31
一 从“唯物主义辩证法”到“辩证唯物主义” 31
二 从“历史科学”到“历史唯物主义” 41
三 从“实践人道主义”到“实践唯物主义” 58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主题与理论特征 70
一 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 70
二 哲学主题的根本转换: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 76
三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特征:实践、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 84
第四章 马克思: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 92
一 反对形而上学与建立“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 92
二 从人的存在出发与开辟从本体论认识现实的道路 96
三 超越近代唯物主义的视野 102
第五章 马克思哲学的后现代意蕴 106
一 后现代语境中的马克思哲学 107
二 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后现代” 114
三 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的“相遇” 121
第六章 后马克思主义:历史语境与多重逻辑 130
一 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语境 131
二 后马克思主义的三种理论逻辑 137
三 后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与困境 145
第七章 实践:人的存在方式与世界二重化的基础 148
一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148
二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 153
三实践过程中的实践理性与评价理性 156
四 实践: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158
五实践: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162
六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164
第八章 实践本体论:内涵、实质与意义 168
一实践本身的矛盾特征 168
二实践的本体论意义 175
三实践本体论与否定性的辩证法 180
四斯大林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理解 187
五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理解 193
六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201
第九章 社会历史过程与自然历史过程 204
一问题的提出 204
二何谓“自然历史过程” 206
三社会经济规律在何种意义上是自然规律 209
四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在何种意义上与自然历史过程“相似” 213
五社会发展中的自然形态、派生形态与超越形态 216
第十章 历史规律的形成与特征 224
一历史规律性观念的确立:从维科到黑格尔 224
二历史规律与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历史规律观念的特征 228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233
四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对历史规律的否定及其失误 237
第十一章 世界历史、东方社会与社会主义 246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247
二世界历史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51
三世界历史中的东方社会及其历史命运 259
四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及其方法论意义 267
五社会主义在东方国家首先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273
第十二章 意识与意识形态批判 279
一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279
二意识是被意识到的存在 281
三语言是现实的意识 285
四 重演:意识个体发生与种系发生的本质关系 288
五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291
六意识形态批判 299
第十三章 社会批判及其核心:资本批判 305
一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兴起 305
二马克思的社会批判:从外在的价值批判到内在的科学批判 308
三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科学视界 313
四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资本批判 320
第十四章 社会有机体方法:社会的总体分析法 324
一社会有机体范畴的内涵 325
二社会有机体的结构分析法 328
三社会有机体的再生产分析法 331
四 社会有机体的总体—要素分析法 335
第十五章 “从后思索”:认识历史的根本途径 339
一“从后思索”:必要性与可能性 339
二“从后思索”:客观理解与基本要求 343
三“从后思索”:历史认识与科学预见 348
第十六章 科学抽象:社会科学的分析工具 353
一科学抽象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354
二从抽象到具体的基本环节:起点范畴、中介范畴与终点范畴 359
三科学抽象的根本原则:历史—逻辑的统一 365
四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联系与区别 369
第十七章 认识的反映、思维的建构与实践反思 373
一思维反映存在的尺度:“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 373
二思维的建构性:观念客体、“先验结构”与“客观的思维形式” 378
三思维的反思性及其作用:批判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385
四实践反思:认识活动的根本规律 390
第十八章 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397
一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人类活动的本原性结构 397
二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 400
三从片面的人向全面的人的发展 405
四 时间:人的生命尺度与发展空间 409
附录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形成、确立和演变 415
附录二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形成、特征和缺陷 439
附录三胡塞尔:从先验自我转向生活世界 459
附录四德里达:从解构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 480
参考文献 498
第一版后记 505
第二版后记 507
第三版后记 510
第四版后记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