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中的规范保护目的理论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波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19725419
  • 页数:295 页
图书介绍:我国刑法中的传统结果归责理论是必然与偶然因果关系说,该说忽视了规范评价,不利于限制归责的范围,这一点在过失犯中尤其严重。引入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以弥补传统结果归责理论的缺陷,是当代刑法学的重要任务。本书对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与过失犯的归责限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一章 绪论 1

一、规范保护目的理论的重要性 1

(一)传统归责理论的缺陷与弥补 1

(二)客观归责的核心:规范保护目的理论 4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0

(一)国外之相关研究 10

(二)我国台湾地区之研究 14

(三)我国大陆之研究 19

三、问题、内容与文章架构 28

(一)问题与内容 28

(二)文章架构 30

第二章 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之发展脉络 31

一、大陆法系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之前史 31

(一)起源及其背景 31

(二)早期发展情况 36

(三)民法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之影响 41

(四)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之民刑差异 45

二、大陆法系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之现状 47

(一)积极支持的观点 47

(二)怀疑与反对的观点 61

(三)教科书和司法判例的立场 65

三、英美法系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之概况 67

(一)早期发展情况及背景 68

(二)英美规范保护目的理论发展现状 72

四、本章小结 78

第三章 规范保护目的概念之考察 80

一、规范保护目的与法益的混淆 82

(一)混淆的原因 82

(二)二者的区分 87

二、规范保护目的概念之解构 91

(一)规范保护目的之“规范” 91

(二)规范保护目的之“目的” 94

三、规范保护目的在过失犯归责中的应用 99

(一)过失犯归责的规范限制 99

(二)规范保护目的理论的运作 103

(三)规范保护目的理论的应用限制 108

四、本章小结 110

第四章 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之基础 112

一、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之思想基础 113

(一)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与反抗“自陷禁区” 113

(二)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与立法目的原则 119

(三)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与规则功利主义 122

二、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之学科基础 130

(一)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与跨越“李斯特鸿沟” 130

(二)跨越“李斯特鸿沟”:一场误会? 134

三、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之方法基础 138

(一)从“条件说”到“客观归责” 138

(二)从“自然·物理”思维到“规范·政策”思维 143

(三)从“立法原意”到“立法者的价值立场” 147

四、本章小结 152

第五章 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之功能 153

一、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与过失犯归责的规范化 154

(一)传统过失犯归责的非规范性 154

(二)不法构成要件的规范限制 158

二、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与过失犯的构造 161

(一)旧过失论的归责限制路径及其缺陷 161

(二)新过失论的归责限制路径及其缺陷 162

(三)客观归责理论的归责限制路径 164

(四)对国内批评意见的回应 166

三、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与过失不法的阐明 168

(一)注意规范保护目的与行为不法 168

(二)构成要件保护目的与结果不法 171

四、本章小结 173

第六章 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与风险制造 175

一、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理论的体系性地位 176

(一)第一层次的讨论 176

(二)第二层次的讨论 179

(三)第三层次的讨论 184

(四)第四层次的讨论 186

二、风险降低、假定因果关系与注意规范保护目的 192

(一)风险降低与注意规范保护目的 192

(二)对假定因果关系的初步批评 195

三、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与其他周边范畴的关系 205

(一)缺乏危险创设、信赖原则与注意规范保护目的 205

(二)自我危险化的参与与注意规范保护目的 210

四、本章小结 214

第七章 构成要件保护目的理论与风险实现 216

一、结果归责的限制:从经验到规范 218

(一)结果归责的传统限制路径 218

(二)结果归责的现代限制路径 222

二、构成要件保护目的与合法替代行为的地位 225

(一)构成要件保护目的的地位 225

(二)合法替代行为理论的地位 229

三、构成要件保护目的与合法替代行为的关系 247

(一)两种理论的混淆 247

(二)两种理论的区分 248

(三)两种理论的位阶关系 250

(四)两种理论的指导关系 252

四、构成要件保护目的与周边范畴之关系 252

(一)异常的因果流程与构成要件保护目的 253

(二)合意的他人危险化与构成要件保护目的 256

(三)第三人责任范围与构成要件保护目的 258

五、本章小结 261

第八章 结语 263

参考文献 269

后记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