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雾霾治理与低碳协同发展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陆小成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13650281
  • 页数:32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一)深刻剖析了京津冀雾霾治理与低碳协同发展的互动关系;(二)构建了雾霾治理与低碳发展的多元协同模型;(三)系统比较了国外典型城市雾霾治理与低碳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四)全面考察了京津冀地区雾霾传输特征与低碳发展的基本现状;(五)深入分析了京津冀雾霾治理与低碳发展存在的主要障碍;(六)创造性地提出了京津冀雾霾治理与低碳协同发展的对策选择一是创新组织领导,构建联动执法机制。二是构建监督预警与绩效评价机制。三是构建京津冀低碳协同创新机制。四是加强能源替代,促进产业转型,打造京津冀地区无烟工厂。五是加快利益均衡、社会参与、多元治理。六是加强绿色基础设施与海绵城市建设,扩大绿色生态空间。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2

1.3 研究意义及价值 20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21

1.5 研究方法 25

2 相关理论基础 27

2.1 城市群与世界级城市群 27

2.2 空气流域与公共品理论 30

2.3 环境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 32

2.4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理论 33

2.5 低碳经济理论 34

2.6 公共治理理论 37

2.7 跨域治理与合作博弈理论 45

3 京津冀城市群雾霾治理与低碳发展的互动关系 48

3.1 空气污染的跨域流动性 48

3.2 雾霾现象的跨域治理 49

3.3 雾霾治理与低碳协同发展的内在关系 51

3.4 本章小结 55

4 雾霾治理与低碳发展的多元协同模型 56

4.1 政府部门:雾霾治理与低碳发展的主导力量 56

4.2 企业部门:雾霾治理与低碳发展的主体作用 60

4.3 科研院所:雾霾治理与低碳发展的创新源泉 61

4.4 社会组织:雾霾治理与低碳发展的服务桥梁 62

4.5 社会公众:雾霾治理与低碳发展的参与力量 63

4.6 本章小结 64

5 雾霾治理与低碳发展的国际比较 66

5.1 国外雾霾治理与低碳发展的基本经验 66

5.2 国外典型城市雾霾治理与低碳发展的主要特点 89

5.3 对京津冀雾霾治理与低碳发展的政策启示 93

5.4 本章小结 102

6 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雾霾传输特征与治理现状考察 103

6.1 京津冀大气污染的演化特征 103

6.2 京津冀雾霾治理的阶段分析 107

6.3 本章小结 117

7 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雾霾治理与低碳协同发展的主要障碍 119

7.1 缺乏合宜的治理理念和跨域性治理机构 119

7.2 监督预警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 124

7.3 对大气污染形成机理研究滞后,低碳技术创新不足 127

7.4 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128

7.5 缺乏有效的利益协调与生态补偿机制 132

7.6 社会公众、社会组织、企业等参与雾霾治理的积极性不高 135

7.7 本章小结 135

8 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雾霾治理与低碳协同发展的对策选择 137

8.1 创新雾霾治理体制,强化联动执法 137

8.2 完善大气污染监测网,加强监督预警与绩效评价 145

8.3 加强低碳技术创新,构建京津冀低碳协同创新体 148

8.4 加快传统能源替代,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153

8.5 加强利益均衡,鼓励社会参与 158

8.6 强化低碳协同发展的公共治理 168

8.7 加强绿色基础设施与海绵城市建设,扩大绿色生态空间 174

8.8 本章小结 176

9 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低碳协同发展机制 178

9.1 世界级城市群与低碳发展模式 179

9.2 新理念视域下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低碳发展的主要问题 181

9.3 京津冀世界级城市低碳协同发展的机制选择 185

9.4 本章小结 189

10 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与雾霾治理研究 191

10.1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特征与比较 191

10.2 京津冀产业结构与雾霾治理的关联分析 197

10.3 重点行业的需求侧分析与雾霾治理 201

10.4 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与雾霾治理的对策建议 208

10.5 本章小结 209

11 结论与展望 211

11.1 主要研究结论 211

11.2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220

附录一 雾霾舆情爆发的风险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 223

附录二 日本低碳创新战略与成本分担机制研究 232

附录三 海绵城市视域下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243

附录四 把握“三个适应”加快疏解整治促提升 254

附录五 低碳技术创新的演化博弈与学习机制 263

附录六 新时代行政区划调整的空间生产与生态治理 277

参考文献 293

后记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