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3
第一章 公共关系史纲 3
第一节 公共关系前史 3
一、西方古代公共关系 4
二、中国古代公共关系 6
第二节 现代公共关系的诞生 9
一、公众该死 9
二、公众理应知晓 11
三、双行道:相互适应和调整 15
第三节 现代公关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17
一、现代性、现代化与现代公关 17
二、中国现代公关的引进和发展 19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概念与观念 24
第一节 定义与流派 24
一、经典定义 25
二、流派的想象 27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元理由 29
一、自由与秩序 29
二、沟通与居间人 32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范式 36
一、公共关系的四种模式 36
二、对话转向与对话范式 38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宣传范式 41
第一节 宣传的定义与形态 41
一、宣传的定义 41
二、宣传的形态 45
第二节 宣传的策略及其依据 47
一、宣传的策略 48
二、宣传之“锚” 50
第三节 宣传的模式 53
一、宣传的要素与结构 53
二、模式及其局限 61
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说服范式 64
第一节 修辞与说服 64
一、古典修辞修学 65
二、修辞的力量 69
第二节 说服、态度与行为 72
一、说服与态度 72
二、说服与行为 77
第三节 说服传统的合流 81
一、说服矩阵 81
二、修辞复兴与传统合流 83
第五章 公共关系双向均衡范式 87
第一节 重新想象公众 87
一、从公众到利益相关者 88
二、从公众价值到开放系统 91
第二节 双向均衡模式 95
一、情境、模式与新世界观 95
二、战略管理与双向均衡 100
第三节 卓越公关理论 102
一、双赢的想象 102
二、替代方案 106
中篇 111
第六章 认同、共同体与对话主义 111
第一节 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与公共关系 111
一、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 111
二、社群主义与公关价值观 114
第二节 儒家思想与公共关系 117
一、儒学复兴与三边互镜 118
二、儒家论域下的“大同公关” 120
第三节 对话理论与公共关系 123
一、对话主义与对话理论 124
二、作为对话的公关 127
第七章 公共关系对话范式(上)——模型建构 131
第一节 “二分法”与公关对话 131
一、事实与价值“二分法” 132
二、“二分法”与公关对话 134
第二节 “事实-价值”模型 137
一、新范式与核心概念的再界定 138
二、公关对话范式的模型构建 142
第三节 对话范式的一级路径 145
一、事实之维:真相互通、利益互惠 145
二、价值之维:建立信任、分享意义 147
第八章 公共关系对话范式(中)——事实之维 152
第一节 传播路径 152
一、议程设置 152
二、参与意见竞争 155
三、整合营销传播 157
第二节 叙事路径 159
一、讲故事 159
二、新闻叙事 162
三、事件公关 164
第三节 话语权路径 167
一、同一话语 167
二、关系管理 170
三、制定规则 172
第九章 公共关系对话范式(下)——价值之维 175
第一节 响应路径 175
一、倾听 176
二、合意 178
三、关爱 182
第二节 倡导路径 184
一、价值观管理 184
二、共同体理想 186
三、公共精神 188
第三节 共创路径 190
一、舆论的结晶 190
二、积极信任 193
三、多元同一的价值体系 195
下篇 201
第十章 议题管理、意见领袖与人际网络 201
第一节 议题管理 201
一、议题与议题管理 201
二、议题管理模式 204
第二节 意见领袖 209
一、意见领袖与多级传播 209
二、意见领袖的作用机制 214
第三节 人际网络 218
一、重返芝加哥学派 218
二、重振人际交往 223
第十一章 危机管理 227
第一节 危机管理的基本问题 227
一、危机的本质 227
二、危机管理的范畴 231
第二节 危机传播管理的事实路径 234
一、告知 234
二、疏导 236
三、转移 237
第三节 危机传播管理的价值路径 239
一、顺应 239
二、引导策略 241
三、重建策略 244
第十二章 公共关系批判 247
第一节 公关效果批判 247
一、公关效果评估的困境 248
二、关系、修辞与公关效果 249
第二节 公关道德批判 252
一、实用主义的道德观 252
二、社群主义与对话伦理 257
第三节 公关哲学批判 259
一、舆论操纵、再封建化与殖民 260
二、驯化公众、规治越轨与修辞的幻象 262
三、回应与救赎方案 265
参考文献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