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 2018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伯礼,李振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13250818
  • 页数:580 页
图书介绍:该书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和”’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当今世界,人们逐渐又重新珍视中医学,乃因现代生命科学遇到发展的瓶颈以及当代医疗卫生出现供需矛盾难解的困境,更是人们对生命健康维护的追求进步到融合、自然、绿色的需求轨道上。正是这样的需求,让人们再也无法不被中医学的健康理念和它所蕴藏的丰富的来自实践打磨的宝藏所吸引。中医药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时至今日,其在重大疾病防治与建设健康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仍具有现实意义和重大价值。中医药之所以历久弥新,根本在于其具有系统的理论和独特的方法。中医药理论一直在传承与创新中,推动着中医药学术不断地进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医药理论也在不断进步,非常有必要对此进行系统的总结,时机业已成熟。《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一书系统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医药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理论传承创新核心成果。

绪论 1

一、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1

二、中医药学理论基础及特点 2

(一)中医药学理论内涵 2

(二)中医药学理论特点 4

三、中医药理论传承创新的实践 5

(一)伟大的实践必将产生创新的理论 5

(二)中医药理论传承创新案例 6

(三)国医大师学术思想 7

四、文化自信与标准自立 8

(一)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当自信 8

(二)将文化自信转化为自觉、自立,以国际标准引领世界 9

上篇 重大理论传承创新成果 13

第一章 青蒿素研究 13

一、历史沿革 14

(一)疟疾——自古以来的全球重大寄生虫病 14

(二)中外对疟疾的防治 14

(三)越南战争与“523”任务 15

二、主要内容和标志性成果 15

(一)青蒿抗疟活性化学部位提取的突破 16

(二)青蒿素的发现 18

(三)青蒿素抗疟的临床验证 19

(四)青蒿素化学结构的确定 20

(五)青蒿素衍生物的开发 21

(六)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制剂研发 22

(七)青蒿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安全性 23

(八)青蒿素的其他功效研究 24

(九)青蒿的资源培育、青蒿素的细胞工程和人工合成 25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26

(一)我国原创的划时代的新型抗疟药 26

(二)学术影响力和产品走向世界 27

(三)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27

(四)国内外大奖激励创新正能量 27

四、结语 28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29

第二章 针麻镇痛研究 30

一、历史沿革 30

(一)古代论述 30

(二)研究背景 31

(三)存在的问题和科研思路 31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32

(一)确认针刺具有镇痛作用 32

(二)针麻镇痛机制探讨 35

(三)针麻镇痛临床应用 41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42

(一)学术影响 42

(二)转化应用 43

四、结语 44

(一)针麻的优势 44

(二)针麻的不足之处和克服之道 44

(三)展望 44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45

(一)获奖 45

(二)代表性论文 45

(三)代表性著作 46

第三章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 47

一、历史沿革 48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49

(一)丰富发展血瘀理论 49

(二)创新冠心病中医病因病机 50

(三)规范血瘀证临床诊断 51

(四)创建多种血瘀证模型及实验方法 52

(五)深化血瘀证实质 53

(六)创新发展活血化瘀治法 53

(七)阐明活血化瘀作用机制 55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56

(一)倡导活血化瘀治则及其方药治疗心脑血管病 56

(二)活血化瘀治法辐射临床各科 56

(三)血瘀证系列标准及相关实验方法普及行业应用 56

(四)活血化瘀研究推动中药新药研发 56

(五)通过专业学会及杂志促进学术交流 57

(六)活血化瘀研究成果扩大了中医药国际影响 57

四、结语 57

五、获奖、专利、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58

(一)获奖 58

(二)行业标准 58

(三)新药 59

(四)专利 59

(五)代表性论文 59

(六)代表性著作 60

第四章 中医肾的研究 61

一、历史沿革 61

(一)《内经》确定了肾藏象理论框架 62

(二)肾阴、肾阳概念在汉至宋金元时期的发展 62

(三)明清时期创立命门学说,肾藏象理论达鼎盛 62

二、主要内容和标志性成果 63

(一)阐明肾阳虚证现代生物学基础 63

(二)肾阳虚证研究成果指导临床诊疗实践 65

(三)提出系列中西医结合方法论原则 69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71

(一)所建研究模式影响了后续相关研究,推动了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 71

(二)理论研究不断转化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71

(三)促进了国内外合作交流,提升了中医的国际影响力 72

四、结语 72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72

(一)获奖 72

(二)代表性著作 73

(三)代表性论文 73

(四)代表性专利 73

第五章 脾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74

一、历史沿革 74

(一)《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脾虚理论基础 75

(二)金元医家创立并阐发了脾胃学说 75

(三)明清医家充实和发展了脾虚证治理论 75

(四)脾虚研究——历史赋予现代的光荣使命 76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76

(一)脾虚证诊疗标准研究 76

(二)脾虚证客观指标研究 77

(三)脾虚证治理论指导临床诊疗 82

(四)脾虚证动物模型研究 84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85

(一)学术影响 85

(二)转化应用 86

四、结语 86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87

(一)获奖 87

(二)代表性论文 87

(三)代表性著作 88

(四)代表性专利 88

第六章 中西医治疗骨折研究 90

一、历史沿革 90

中医治疗骨折简史 90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93

(一)建立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理论体系 93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现代研究成果 95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方法的形成 96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发展 104

(五)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趋势 105

三、学术成果与转化应用 105

(一)开创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新方法 105

(二)汇总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疗效 106

(三)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实验基础研究 107

(四)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107

四、结语 108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109

(一)获奖 109

(二)代表性著作 109

(三)代表性论文 109

(四)代表性专利 110

第七章 中风病证治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111

一、历史沿革 112

(一)唐宋以前多从“内虚邪中”立论中风病 112

(二)金元之后多从“内因致病”论治中风病 112

(三)中风病证治体系逐步形成 113

(四)中风病中医防治思路不断拓展 113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114

(一)标准规范研究成绩显著,推动了行业标准化建设 114

(二)创立新理论新学说,完善脑病学科理论体系 116

(三)探索新治法新方药,优化综合治疗方案 117

(四)构建临床科研一体化数据平台,探索中风病证治规律 120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121

四、结语 122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123

(一)获奖 123

(二)代表性著作 123

(三)代表性论文 123

(四)代表性专利 124

第八章 砷剂治疗白血病的分子机制及临床转化研究 125

一、历史沿革 125

(一)砷在古代中医和西医中的药用价值 126

(二)粗提砒霜注射液在肿瘤和APL治疗中的应用 126

(三)ATRA诱导分化治疗APL的成功实践 126

(四)纯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APL的实践和细胞分子机制的揭示 127

(五)三氧化二砷与ATRA协同靶向治疗使APL成为目前唯一能被基本治愈的AML 127

(六)复方黄黛片的应用 127

(七)砷剂与其他白血病和肿瘤 128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128

(一)利用现代医学生物学手段破解APL发病机制 129

(二)砷剂在APL治疗中的应用 130

(三)砷剂和ATRA协同靶向治疗APL 130

(四)砷剂和ATRA协同靶向治疗APL的作用机制 132

(五)砷剂和ATRA协同靶向精准治疗APL的实践 135

(六)中药复方砷剂治疗APL的作用机制 136

(七)砷剂的其他作用靶标 136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137

四、结语 138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138

(一)获奖 138

(二)代表性论文 139

(三)代表性著作 140

(四)代表性专利 140

第九章 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142

一、历史沿革 142

(一)《内经》奠定络病学说的理论基础 143

(二)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络病证治基础 143

(三)清代叶天士发展了络病学说 143

(四)络病研究——历史留给当代的重大课题 143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144

(一)建立“络病证治”理论体系 144

(二)系统构建“脉络学说” 145

(三)络病理论指导临床重大难治性疾病防治 145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150

(一)创立中医络病学新学科 150

(二)制定脉络病辨证诊断标准,揭示血管性疾病共性病机及病理环节 151

(三)创立“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中医药科研转化新模式 151

(四)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提升学术影响力 152

四、结语 152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153

(一)获奖 153

(二)代表性著作 153

(三)代表性论文 154

(四)代表性专利 154

第十章 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 155

一、历史沿革 156

(一)研究历程 156

(二)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157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158

(一)四诊客观化的基础研究 159

(二)四诊客观化仪器设备的研发 163

(三)四诊客观化仪器设备的临床应用研究 168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170

(一)学术影响 170

(二)转化应用 171

四、结语 171

(一)四诊客观化的优势 171

(二)四诊客观化的不足之处和克服之道 172

(三)展望 172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172

(一)获奖 172

(二)代表性著作 173

(三)代表性论文 173

(四)代表性专利 173

第十一章 中医体质学说 175

一、历史沿革 175

(一)中医体质理论渊源 176

(二)中医体质现代研究 176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177

(一)系统构建了中医体质理论体系 177

(二)提出“体质可分”理论,为个体化诊疗提供了分类的方法和工具 178

(三)提出“体病相关”理论,发现了不同个体的发病基础和背景 181

(四)提出“体质可调”理论,指导防治重大难治性疾病 183

(五)创立“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推动中医诊疗模式系统化、多元化 185

(六)建立“体质辨识”为核心的健康状态评价方法和体质三级预防概念体系,指导“治未病”和慢病健康管理 186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187

(一)创立中医体质学新学科,形成中医体质新学派 187

(二)制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行业标准 187

(三)构建体质研究方法学体系,获得系列成果 187

(四)“体质辨识”为核心的健康状态评价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187

(五)中医体质学的国际影响与评价 188

四、结语 188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189

(一)获奖 189

(二)代表性论文 189

(三)代表性著作 190

第十二章 扶正培本治疗肿瘤应用研究 191

一、历史沿革 192

(一)先秦两汉时代:强调“虚”是肿瘤疾患发病中的主要原因 192

(二)汉唐时代:“扶正培本”开始应用于肿瘤的治疗 192

(三)宋金元时期:不同学派“扶正培本”方法在肿瘤方面形成学术争鸣 193

(四)明清时代:“扶正培本”治疗肿瘤学术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193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194

(一)系统构建肿瘤的“扶正培本”理论体系 194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201

(一)“扶正培本”临床与研究实践,带动了中医肿瘤学科的发展 201

(二)明确“扶正培本”的科学内涵,形成行业内规范化治则 202

(三)深化“扶正培本”理论行业指导意义 202

(四)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提升学术影响力 203

四、结语 203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204

(一)获奖 204

(二)代表性著作 204

(三)代表性论文 204

(四)代表性专利 205

第十三章 糖尿病中医药防治 206

一、历史沿革 207

(一)先秦两汉时期为消渴病的理论奠基期 207

(二)魏晋隋唐时期为消渴病学术进展期 207

(三)两宋时期为消渴病学术积淀期 207

(四)金元时期为消渴病学术争鸣期 207

(五)明清时期为消渴病学术提升期 208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208

(一)开拓性创立“三型辨证”理论体系,指导糖尿病的防治和新药研发 208

(二)创新性地提出基于“脾瘅”理论辨治肥胖2型糖尿病,针对现代糖尿病特点重新分类、分期、分证,填补了糖尿病早中期治疗的空白 212

(三)按照经络与脏腑归类方法,提出“阴阳六经”辨治消渴病的理论 216

(四)基于营卫气化理论,提出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的新策略 216

(五)打破糖尿病从消渴论治的传统观念,以脏腑辨证为核心,提出肝脾肾同治法辨治2型糖尿病的新模式 216

(六)以《内经》为基础,提出“脾瘅”“消渴”“消瘅”三期辨治消渴病的理论 217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217

(一)“三型辨证”理论的创立和推广应用,丰富了糖尿病中医证治理论体系,促进了糖尿病中药新药研发的规范化 217

(二)以“三型辨证”为诊疗特色,搭建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的糖尿病中医临床和科学研究平台 218

(三)糖尿病“三型辨证”理论、肥胖2型糖尿病中医脾瘅理论,推动了糖尿病中医药防治学术进步,带动并促进了治疗糖尿病中药新药的研发进程和产业化发展,提升了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国际影响力 218

四、结语 220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221

(一)获奖 221

(二)代表性著作 221

(三)代表性论文 221

(四)代表性专利 222

第十四章 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研究 224

一、历史沿革 224

(一)古代医家奠定了通里攻下法的基本理论 224

(二)通里攻下法在急腹症中的应用 225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226

(一)建立中西医结合急腹症诊疗体系 226

(二)通里攻下法治疗胆石病与重症胆道感染 228

(三)通里攻下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229

(四)基于大肠腑实证所致多器官损害的研究 232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237

(一)创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学术体系 237

(二)开创了中医通里攻下治疗外科危重病的先河,获得良好疗效 238

(三)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 238

四、结语 238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239

(一)获奖 239

(二)代表性论文 239

(三)代表性著作 240

第十五章 醒脑开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241

一、历史沿革 241

(一)研究背景 241

(二)中风病病因病机历代认识 242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244

(一)中医脑病理论 244

(二)具有中医特色的中风病治疗规范 246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254

四、结语 254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255

(一)获奖 255

(二)代表性论文 255

(三)代表性著作 256

第十六章 脏器纤维化的中医药防治理论与实践 257

一、历史沿革 257

(一)研究背景 257

(二)古代论述和演变 258

(三)存在的问题与思路 259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260

(一)癥积正虚血瘀病机理论的确立为补虚化瘀中药复方有效干预多种脏器的纤维化奠定了基础 260

(二)扶正化瘀方抗器官纤维化的配伍效应与主要作用机制 263

(三)基于肝硬化病证病机,阐释不同功效古典方剂干预肝硬化的病理生物学基础 264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266

(一)促进中医药防治脏器纤维化优势学术领域的形成与发展 266

(二)肝硬化中医方证病理学基础研究促进古方新用的研究发展 266

(三)加快成果转化,抗肝纤维化中成药广泛服务于临床 267

(四)提高了中医药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267

四、结语 267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268

(一)获奖 268

(二)代表性论文 268

(三)代表性专利 269

第十七章 方剂配伍与组分中药 270

一、历史沿革 271

(一)方剂配伍理论发展 271

(二)方剂配伍理论基础研究进展 272

(三)组分中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73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273

(一)形成了组分中药理论,诠释方剂配伍规律 273

(二)建立和完善了组分中药研究系列方法和技术 274

(三)建立了中药组分库,为中药新药研究提供基础 277

(四)开拓创新中药研究途径,研制多个组分中药 278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279

(一)组分中药理论与方法,为中医药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279

(二)组分中药理论和方法,引领现代中药新药创制方向 280

(三)组分中药理论和方法,推动中成药二次开发和大品种培育 280

(四)组分中药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推动中药制药技术升级 281

(五)推动中医药研究团队发展和平台建设 281

四、结语 281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282

(一)获奖 282

(二)代表性著作 282

(三)代表性论文 282

第十八章 分子生药学 284

一、历史沿革 284

(一)古代生药学时期 285

(二)近代生药学时期 285

(三)现代生药学时期 285

(四)自然生药学时期 285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286

(一)建立“中药分子鉴别使用”理论体系 286

(二)系统提出道地药材形成模式假说并进行实践验证 287

(三)建立中药资源多样性保护模式 288

(四)快速、客观的中药鉴别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289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290

(一)创立分子生药学学科 290

(二)中药分子鉴别方法率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 290

(三)创立了“功能基因挖掘-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合成生物学生产”的中药合成生物学研究新模式 291

(四)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提升学术影响力 291

四、结语 292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292

(一)获奖 292

(二)代表性著作 293

(三)代表性论文 293

(四)代表性专利 294

第十九章 中药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 295

一、历史沿革 296

(一)《内经》的问世,奠定我国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对中药毒性理论的发展亦产生巨大影响 296

(二)《神农本草经》明确提出中药毒性的概念 296

(三)《新修本草》奠定中药毒性理论的发展基础 297

(四)《本草纲目》完善了中药毒性理论 297

(五)中药安全性研究是传统留给现代的使命 297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298

(一)创建中药安全性研究关键技术平台 298

(二)解析产生毒性的物质基础 300

(三)系统揭示有毒中药的生物学机制 301

(四)实证中药配伍经典理论 301

(五)促进创新药物研发 302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302

(一)创建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 302

(二)启动了一批中药安全性研究项目 303

(三)促进中药毒理学学科发展 303

(四)支撑了一批创新药物的研发和再评价 303

四、结语 303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304

(一)获奖 304

(二)代表性著作 305

(三)代表性论文 305

(四)代表性专利 306

第二十章 道地药材传承创新研究 307

一、历史沿革 307

(一)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奠定本草的理论基础 308

(二)唐代《千金翼方》《新修本草》等奠定道地药材理论 308

(三)明代《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等确立并发展了道地药材 308

(四)道地药材研究是振兴中医药进而实现中华医药文化复兴的重要历史使命 309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310

(一)道地药材理论传承 310

(二)道地药材理论创新 312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318

(一)品质生态学 318

(二)本草基因组学 319

(三)基于创新理论下的道地药材研究新模式的应用 319

(四)道地药材创新研究提升了国内外学术影响 319

四、结语 320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320

(一)获奖 320

(二)代表性论文 321

(三)代表性著作 321

第二十一章 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范式及其技术支撑平台 324

一、历史沿革 324

(一)疗效评估是古代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 324

(二)按照现代医学临床研究范式开展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已取得长足进展 325

(三)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326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326

(一)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范式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326

(二)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技术平台构建及工程化实施 331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340

四、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341

(一)获奖 341

(二)代表性论文 341

(三)代表性软件著作权及专利 341

第二十二章 穴位效应特征研究 343

一、历史沿革 343

(一)研究背景 343

(二)古代论述和演变:腧穴效应的针对性而非特异性 344

(三)存在的问题与思路 344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345

(一)特定穴:穴位优效性研究的切入点 345

(二)特异效应穴位:作用于靶器官明确的病变 347

(三)穴位的非特异广谱效应 348

(四)穴位特异性作用与非特异广谱作用的特征分析 350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354

四、结语 354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356

(一)获奖 356

(二)代表性著作及专利 356

第二十三章 中医药防治骨退行性病变研究 357

一、历史沿革 357

(一)中医骨伤科发展史 358

(二)慢性筋骨病与气血、阴阳、肝肾、筋骨的关系 358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359

(一)脊柱病继承与创新研究 359

(二)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363

(三)骨代谢疾病继承与创新研究 365

(四)慢性筋骨病防治规律与规范化研究 368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371

(一)建立了“慢性筋骨病”防治学术思想体系 371

(二)推动了中医骨伤学科的发展 371

(三)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372

四、结语 372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372

(一)获奖 372

(二)代表性著作 373

(三)代表性论文 373

(四)代表性专利 374

第二十四章 中医药临床疗效循证评价 375

一、历史沿革 376

(一)研究背景 376

(二)发展脉络 376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378

(一)完成了一批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彰显了中医药优势 378

(二)循证评价技术体系不断完善 383

(三)方法学创新研究 385

(四)中医药循证评价国际标准建立 385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386

(一)循证评价为中药大品种培育提供技术支撑 386

(二)循证评价方法用于中医药临床指南制定 386

(三)循证评价方法用于医保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筛选 386

(四)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387

四、结语 387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387

(一)获奖 387

(二)代表性著作 388

(三)代表性论文 388

第二十五章 SARS的中医药防治 389

一、研究背景 389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390

(一)科学设计多中心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方案 390

(二)多中心组织实施 391

(三)质量保证体系 392

(四)研究结果 392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400

(一)促进SARS的中医药应急救治网络的建设,完善国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救治体系 400

(二)推动各领域和国际社会对SARS等疾病防治中中医药潜在优势的认可和重视 401

(三)SARS基础数据库的积累 401

(四)SARS临床研究成果对中医药防控甲流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影响 401

四、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402

(一)获奖 402

(二)代表性论文 402

第二十六章 中医药标准化研究进展 403

一、历史沿革 403

(一)研究背景 403

(二)古代论述和演变 404

(三)存在的问题与思路 405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405

(一)中医药术语研究 406

(二)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程序与方法研究 406

(三)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评价方法研究 412

(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适用性改编研究 415

(五)ISO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指南研究 416

(六)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传统医学章节研究 417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418

四、结语 418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419

(一)获奖 419

(二)代表性论文 419

(三)代表性著作 420

(四)标准 420

第二十七章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治研究 421

一、历史沿革 422

(一)研究背景 422

(二)古代论述和演变 422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423

(一)丰富中医理论对新型流感(甲流)的认识 423

(二)科学开展中医药防治甲流的临床研究 424

(三)及时制定并更新甲流中医药诊疗方案 426

(四)全面开展甲流等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控体系建设 426

(五)系统筛选并研发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甲流防治产品 427

(六)坚持推广中医药防控甲流成功经验 428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428

四、结语 429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430

(一)获奖 430

(二)行业标准 430

(三)新药 430

(四)专利 430

(五)代表性论文 430

(六)代表性著作 431

下篇 国医大师学术思想撷英 435

第一章 “生生医学”理论及其意义 435

一、背景 435

(一)百年来中医自我认知的困惑 435

(二)医学发展方向的现代转变 435

二、主要学术思想 436

(一)创新性论证“中医学是生生医学” 436

(二)运用多学科理论,阐发“生生医学”理论 439

(三)提出健康医学为中医学发展方向 440

三、结语 441

第二章 脾胃学说新论及其应用 443

一、背景 443

二、主要学术思想 444

(一)五脏相关,脾胃为枢 444

(二)强调脾胃同调 444

(三)完善脾阴学说 445

(四)调理中土以和为贵 445

三、结语 448

第三章 冠心病理论创新及其应用 450

一、背景 450

(一)先秦至汉时期《内经》奠定了胸痹病因病机的理论基础 450

(二)汉代《金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痹”名称及“阳微阴弦”的病机理论 450

(三)宋金元时期丰富发展了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450

(四)明清时期突出强调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 451

二、主要学术思想 451

(一)创建冠心病活血化瘀的诊治体系 451

(二)完善从脾胃虚弱论治冠心病 453

(三)拓展冠心病“热毒之变” 455

(四)深化冠心病之络病诊治 456

三、结语 458

第四章 脑病理论创新及其应用 459

一、背景 459

二、主要学术思想 460

(一)师法经典,正本清源,形成独特的中医“大脑生理”学 460

(二)发皇古义,中西汇通,创新脑病病机理论 461

(三)立足临床,融会新知,创立脑病证治方法体系 462

三、结语 464

第五章 外感热病理论创新及其应用 466

一、背景 466

二、主要学术思想 467

(一)外感热病理论体系的建设 467

(二)外感热病病因病机与辨证理论的发展 469

(三)热病治法的创新 472

三、结语 475

第六章 肾病理论创新及其应用 476

一、背景 476

二、主要学术思想 477

(一)强调五脏相关 477

(二)重视脏腑气化 478

(三)善用活血化瘀通络法 478

(四)活用疏风祛风法 480

(五)特殊疗法及方药 480

三、结语 482

第七章 湿病新论及其应用 484

一、背景 484

二、主要学术思想 485

(一)百病多由湿作祟 485

(二)湿邪为患,其性重浊黏滞,易兼夹转化 487

(三)治湿病重理气调中,药用轻灵 487

三、结语 490

第八章 方剂理论创新及其应用 492

一、背景 492

二、主要学术思想 493

(一)探索方剂组成与配伍规律的新思路 493

(二)组方用药探索辨证思维新模式 495

(三)丰富了下法、和法、补法的学术内涵 496

(四)构建了中药调剂关键技术体系,提出中成药合理使用原则 497

(五)对方剂学进行学科分化,确立中医实验方剂学学科地位 498

三、结语 498

(一)促进了方剂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498

(二)对当代方剂配伍、中药调剂、中成药合理使用的临床指导作用 498

第九章 肿瘤论治学术思想及其应用 500

一、背景 500

二、主要学术思想 501

(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501

(二)祛邪和扶正相兼顾 501

(三)分期用药,灵活辨治 502

(四)引疡入瘤,从膜论治 503

(五)阴阳双消,滋阴起亟 503

(六)带瘤生存,以人为本 504

(七)复法大方,综合调治 504

(八)癌毒致病,解毒为要 504

(九)辨证施食,杂合而治 505

(十)自拟效方,随证治之 505

三、结语 506

第十章 风湿病诊治特色理论及其应用 508

一、背景 508

(一)风湿病中医病名规范 508

(二)风湿病理论继承创新 509

二、主要学术思想 510

(一)风湿病脾胃失调论 510

(二)风湿病诊治纲目论 511

(三)风湿病浊瘀痹论 514

(四)风湿病痹痿合病论 514

(五)风湿病瘀热痹阻论 515

三、结语 516

第十一章 肺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传承与创新 518

一、背景 518

(一)风咳 518

(二)肺阳 519

(三)小儿“哮喘苗期” 519

二、主要学术思想 519

(一)创新中医“风邪”理论,立肺病之“八法八方” 519

(二)注重“肺衰”研究,继承中医“通法”理论 520

(三)注重整体观念和“治未病”思想 521

(四)“治肺不远温” 521

(五)“痰瘀伏肺”为哮病宿根 522

(六)创新和发展“宗气”理论,补虚泻实原则指导慢阻肺治疗 523

(七)小儿哮喘三期分治 523

(八)从“苗期”防治小儿哮喘 524

(九)小儿“哮咳”理论 524

三、结语 524

第十二章 妇科疾病诊治理法 526

一、背景 526

二、主要学术思想 527

(一)诊治五脏并重,肝脾肾为本 527

(二)女性生殖节律 530

(三)月经周期调节法 532

三、结语 535

第十三章 当代针灸发展集萃 537

一、背景 537

二、主要学术思想 538

(一)经络学 538

(二)腧穴学 539

(三)针法与手法 539

(四)针灸处方 543

(五)临床与专病 544

三、结语 545

第十四章 中医五官科的传承创新 547

一、背景 547

二、主要学术思想 548

(一)耳病 548

(二)咽喉病 549

(三)鼻病 551

(四)眼病 554

(五)口腔病 556

三、结语 557

第十五章 皮肤病理论创新及其应用 559

一、背景 559

二、主要学术思想 560

(一)病毒性皮肤病,多从毒论治 560

(二)红斑和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多从血从毒论治 561

(三)皮肤附属器疾病,多从肝肾论治,亦重外治 562

(四)变态反应性疾病,多从脾从毒分证论治 563

(五)结缔组织病,多从毒从脾、肾论治 566

(六)皮肤血管炎,多从毒、瘀论治 569

三、结语 571

(一)继承发扬,理论创新,效果令人满意 571

(二)皮肤顽疾,久必及肾,开展基因组学研究,走中医现代化之路 572

(三)解毒祛邪,以和为贵,创立验方 572

(四)重视并创新外治,填补空白,形成系统的“中医皮肤病外治法体系” 573

第十六章 民族医学国医大师诊治特色概述 574

一、背景 574

二、主要学术思想 575

(一)藏医国医大师 575

(二)蒙医国医大师 577

(三)维吾尔医国医大师 579

三、结语 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