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传浩著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50431768
  • 页数:17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研究利用重庆市唯一一个经济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的独特优势,围绕国家特殊需求,探索实施了基于教学、应用实践、管理制度三方面的“六个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应用经济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走出了一条新路,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针对我国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模式雷同,多数机构不能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等现状。本书的研究,弥补了地方高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改革理论的研究不足,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为地方高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8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9

1.2.1 关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研究 10

1.2.2 关于研究生综合素质的研究 11

1.3 研究内容、方法 17

1.3.1 研究内容 17

1.3.2 研究方法 19

1.4 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22

1.4.1 主要观点 22

1.4.2 创新之处 23

2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与评价 25

2.1 总体描述 25

2.2 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认识 26

2.2.1 关于攻读研究生的动机 26

2.2.2 关于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 27

2.2.3 关于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必要性 28

2.2.4 关于研究生分类培养的科学合理方式 29

2.3 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认识 30

2.3.1 研究生创新能力对就业的作用 30

2.3.2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表现 31

2.3.3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来源 32

2.3.4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科学内涵 33

2.3.5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具体内容 34

2.4 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认识 36

2.4.1 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状态的评价 36

2.4.2 对所在单位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情况的评价 37

2.4.3 对影响研究生个体综合素质培养最主要因素的评价 38

2.4.4 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参与主体作用的评价 39

2.4.5 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环节重要性的评价 40

2.4.6 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环节针对性的评价 41

2.4.7 参与主体对综合素质培养目标明确性的评价 42

2.4.8 导师对综合素质培养内容关注度的评价 43

2.4.9 本人对学习过程关注度的评价 44

2.4.10 关于对知识主要学习方式的评价 45

2.4.11 关于对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主要措施的评价 47

2.5 对研究生心理素质的认识 48

2.5.1 研究生SCL-90的测试结果的总体情况 49

2.5.2 研究生SCL-90测验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x±x) 50

2.5.3 研究生各亚群体之间的比较 51

2.5.4 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讨论分析 61

2.6 总体评价 67

3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研究 68

3.1 采取五支队伍有机耦合的师资新模式 68

3.1.1 教学团队 69

3.1.2 学科团队 70

3.1.3 导师团队 72

3.1.4 科研团队 73

3.1.5 实践团队 74

3.2 探索五个板块有机融合的课程新模式 76

3.2.1 特色公共基础课 76

3.2.2 特色系统专业课 76

3.2.3 多学科特色方法课 77

3.2.4 交叉学科特色选修课 77

3.2.5 特色学术网络课 77

4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实践应用体系 79

4.1 构建五个环节有机衔接的实践新模式 79

4.1.1 课程实习 79

4.1.2 社会实践 81

4.1.3 挂职锻炼 84

4.1.4 学术交流 85

4.1.5 论文调研 86

4.2 创建五个阶段循序渐进的科研新模式 87

4.2.1 读书心得 87

4.2.2 课程论文 87

4.2.3 调研报告 88

4.2.4 学术论文 89

4.2.5 学位论文 89

5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管理制度体系 90

5.1 建立五个主体职责分明的品行素养新体系 90

5.1.1 学生自律 90

5.1.2 导师引导 92

5.1.3 团队督促 92

5.1.4 平台服务 93

5.1.5 法律约束 93

5.2 形成五条要求协调并进的组织管理新体系 94

5.2.1 知识复合 94

5.2.2 双籍管理 94

5.2.3 双重考核 95

5.2.4 需求导向 95

5.2.5 协同集成 95

6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的成效 96

6.1 师资建设与课堂教学成效 96

6.1.1 以教材为载体,影响力不断提升 96

6.1.2 教学理念引领,在校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97

6.1.3 师资结构逐步优化,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98

6.1.4 创新课堂教学形式,“移动课堂”走进地方 103

6.2 社会实践与学术科研成效 105

6.2.1 全面推进校地合作,努力实现合作共赢 105

6.2.2 聚力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和科研观测点,积极搭建研究生调研平台 105

6.2.3 深入地方挂职锻炼,为学校机关补充“新鲜血液” 106

6.2.4 五大帮扶行动持续推进,显著提升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108

6.2.5 产生了一系列围绕国家特殊需求选题的学术论文和课题 122

6.2.6 部分学生成功申报创新项目,获挑战杯荣誉 129

6.2.7 学生创办刊物,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131

6.2.8 积极参与围绕国家特殊需求系列主题学术交流活动 132

6.3 平台管理与建设成效 134

6.3.1 市级重点学科、博士点等不断获批 135

6.3.2 基地评估获得测评佳绩 135

6.3.3 培养经验在兄弟高校推广 137

6.3.4 其他高校来访中心交流学习 137

7总结与展望 138

7.1 结论 138

7.2 展望 140

7.2.1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 140

7.2.2 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 141

参考文献 144

附件 国内外应用经济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147

1 国内综合类高校:科研型 147

1.1 复旦大学 147

1.2 武汉大学 151

1.3 小结 154

2国内理工类高校:实践型 154

2.1 北京理工大学 154

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157

2.3 小结 160

3国内财经类高校:专业型 160

3.1 西南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 160

3.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 163

3.3 小结 166

4国内地方类高校:应用型 167

4.1 贵州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现代化研究中心(城市经济与管理) 167

4.2 重庆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 170

4.3 小结 172

5 国外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经验借鉴 172

5.1 美国“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 172

5.2 德国“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 174

5.3 日本“教学式”研究生培养模式 174

6比较分析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