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能量过程及其结构解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力小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030570420
  • 页数:235 页
图书介绍: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聚集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城市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排放总量的80%。因此,城市成为能源的主要消费者和温室气体排放源。而能量又是城市生态系统最基本的代谢单元,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能量的驱动。目前,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势头迅猛,城市空间大规模拓展,人口激增,城市能源供需及与能量输入、输出有关的资源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对城市经济社会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了解城市能量流动过程,对于了解城市特征、动态机制、以及从根本上了解城市能量的投入、输送、消费与输出过程,挖掘其变化的驱动机理,成为当前探索和研究城市系统开源节流途径,从“高碳”走向“低碳”的必经之路。传统的城市系统能量研究聚焦于能量的输入、输出或者局部、子过程的分析,主要考虑末端消费和经济活动引起的直接能量消费,缺乏全面、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与驱动力分析,也忽略了由中间产品投入所引发的间接能量消费。因此,本书借助投入产出表、指数分解分析和结构分解分析等方法构建模型,对城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时空过程

第1章 城市系统及其能量驱动过程 1

1.1 引言 1

1.2 开放的能量系统 2

1.3 城市的时空维度 3

1.4 城市主要的能量流 5

1.5 总体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5

参考文献 5

第2章 城市能源消费的态势判断 7

2.1 引言 7

2.2 北京市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8

2.3 北京市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12

2.4 北京市能源消费的产业分布结构分析 16

2.5 北京市能流图分析 20

参考文献 23

第3章 基于指数分解的城市能量消费变动解析 24

3.1 引言 24

3.2 方法与原理 25

3.3 模型建立与数据来源 31

3.4 北京市能源消耗影响因素分解结果分析 32

3.5 结论与建议 39

参考文献 40

第4章 城市能源系统模拟 42

4.1 城市与能源之间的关系 42

4.2 国内外能源模型研究进展 43

4.3 北京市能源环境模型构建 47

4.4 能源消费 60

4.5 碳排放 62

4.6 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64

4.7 结果讨论 66

参考文献 68

第5章 基于生产与消费视角的城市能源消费 71

5.1 城市能量过程分析 71

5.2 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及体现能耗系数推导 73

5.3 城市能量总量变化规律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79

5.4 城市经济活动的能量影响——以北京市为例 86

5.5 北京市1987~2007年能量消费部门结构分析 90

参考文献 96

第6章 基于结构分解方法的城市系统能量解析 98

6.1 基于结构分解分析方法的能量变动驱动机理研究 98

6.2 城市系统分析与数据来源 99

6.3 城市能量总量变化的结构分解 101

6.4 北京市能量消耗变动影响因素的结构分解 104

6.5 小结 115

参考文献 115

第7章 城市能量消费空间分异特征 117

7.1 城市能量消费的空间差异研究进展 117

7.2 研究区域和方法 124

7.3 典型城市能源消费的空间分布特征 128

7.4 基于Theil指数的中国典型城市能源消费空间差异测度分析 140

参考文献 146

第8章 城市节能目标分解模型 150

8.1 引言 150

8.2 节能减排目标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 151

8.3 北京市节能目标分解研究 153

8.4 结果与讨论 158

8.5 结论与政策建议 163

参考文献 164

第9章 我国城市群发展与系统分析 166

9.1 城市群的发展及其生态环境问题 166

9.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73

9.3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概述 178

9.4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概述 180

9.5 京津唐城市群概述 184

9.6 三大核心城市主要指标比较 187

参考文献 188

第10章 生态能量视角下的城市群可持续性分析 193

10.1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分析方法 193

10.2 城市群间的资源支撑系统分析 195

10.3 城市群间的生态经济效率分析 206

10.4 城市群间的环境负荷分析 209

10.5 城市群内部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211

10.6 结论与展望 226

参考文献 227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229

11.1 主要结论 229

11.2 研究展望 230

附录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