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1
0.1 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面对的挑战 2
0.2 城市设计具有产品和过程的双重特性 3
0.3 定义和理解:什么是城市营造 4
1 基本概念 7
1.1 可持续性 8
1.2 都市性 10
1.3 身份 12
1.4 美学 14
1.5 建筑文化 15
1.6 基本概念的综合作用 16
2 概述:从历史到理论 19
2.1 城市营造史 20
2.1.1 城市的起源 21
2.1.2 中世纪的城市 23
2.1.3 君主专制时代的城市 24
2.1.4 经济繁荣时期的城市 25
2.1.5 现代主义的城市营造 25
2.1.6 重建与新蓝图 26
2.2 城市营造的理论 28
2.2.1 伊尔德方索·塞尔达 28
2.2.2 勒·柯布西耶 28
2.2.3 凯文·林奇 28
2.2.4 阿尔多·罗西 29
2.2.5 克里斯多弗·亚历山大 29
2.2.6 葛德·阿尔伯斯 30
2.2.7 托马斯西弗茨 30
3 城市的“语法” 33
3.1 理解场所和密码:维也纳博物馆区的转变 34
3.2 城市的类型和层次 42
3.2.1 结构层面和结构模式 42
3.2.2 城市结构 46
3.3 城市的逻辑 48
3.3.1 对图底关系的认知 48
3.3.2 城市形态学 50
3.3.3 用途结构 52
3.4 城市营造中的结构类型 54
3.4.1 块状街区 56
3.4.2 院落式建筑 62
3.4.3 联排式建筑 66
3.4.4 行列式建筑 70
3.4.5 独栋式建筑 74
3.4.6 集群式建筑 78
3.5 城市结构的传统与变迁 82
3.5.1 欧洲城市 84
3.5.2 美国城市 86
3.5.3 亚洲城市 88
4 城市的构件 91
4.1 城市构件:开放空间 92
4.2 城市构件:公共空间 100
4.3 城市构件:居住建筑 110
4.4 城市构件:产业和工业 128
4.5 城市构件:社会和教育的基础设施 143
4.6 城市构件:商业和供给 151
5 解读城市 159
5.1 观察和认知 160
5.2 对现状的记录和分析 163
5.3 形态学分析 167
5.4 主观分析 169
6 城市设计 173
6.1 “层次法”及其设计步骤 174
6.1.1 对现状的记录和分析 175
6.1.2 蓝图 175
6.1.3 结构规划 175
6.1.4 框架规划 175
6.1.5 形态规划 176
6.1.6 城市营造的节点设计 176
6.2 蓝图 177
6.3 结构规划 181
6.4 框架规划/总体规划 184
6.5 形态规划 188
6.6 城市营造的节点设计 192
6.7 验证 196
6.7.1 图底关系规划图 196
6.7.2 模型 196
6.7.3 “齐柏林飞艇”法 198
6.8 附录:其他的城市营造设计手法 199
6.8.1 网络城市法 199
6.8.2 情景法 201
6.9 对规划和概念设计的解读 205
7 城市形态设计与态度 211
7.1 城市形态和城市意象 212
7.1.1 城市形态 212
7.1.2 城市意象 212
7.2 城市的多维元素 214
7.2.1 设计品质 214
7.2.2 城市的多维元素 214
7.3 城市的等级层次和集体记忆 216
7.4 对于现状的态度 217
7.4.1 常量和变量 217
7.4.2 前置—后置—融入 217
8 城市营造是一个过程 221
8.1 实现以过程为导向的城市营造 222
8.1.1 过渡用途 222
8.1.2 时期和阶段 222
8.2 参与 225
8.2.1 参与方式和参与人员 225
8.2.2 开源型规划 226
8.3 “形象和品牌”战略 228
8.3.1 形象在城市产品中的新角色 228
8.3.2 形象载体和现有的建筑形象 229
9 精选专题集 233
9.1 太阳能利用型和高效节能型的城市营造 234
9.2 拆除和改建 240
9.3 棕地开发 244
9.4 滨水规划与建设 249
9.5 激活内城区 254
附录 263
图片来源 282
译后记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