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大人读小学 3
一、“中”如城中立一旗帜 3
二、日出“东”方 7
三、“知”就像“矢”一样击中事物本身 9
四、“昔”是先民的水世界 10
五、“史”是最早具有职业道德的官员 12
六、“艺”的事功精神 15
七、象“为”人民服务 18
八、像“环”一样的“境” 20
九、“春”“夏”“秋”“冬”隐含着缘起的规律 22
十、“司”的话语权 25
十一、“亭”是高速路上的服务区 27
十二、“契”是骑缝章 30
十三、“呼”“吸”间 33
十四、“需”要雨 36
十五、旁边的“房”子 39
十六、“享”就是接受供养 42
十七、还能不能顶住的“鼎” 44
十八、严肃的“瑾”和愉快的“瑜” 46
十九、有“车”族 47
二十、古人很早就有防“疫”意识 49
二十一、“觚”是标准器 52
二十二、有“朋”自远方来 54
二十三、“删”除键 56
二十四、万古“江”“河” 58
二十五、“楮”先生 61
二十六、“学”习生生不息之道 63
二十七、“诗”是对万物有尺度的赞美 64
二十八、“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66
二十九、“单”打独斗 68
三十、最接地气的“鞋” 70
三十一、“回”旋余地 72
三十二、诸侯的峰“会” 74
三十三、三“省”吾身 76
三十四、有“名”万物之母 79
三十五、“皇”天“后”土 81
三十六、心念如“彗” 83
三十七、用笔千古不“易” 85
三十八、古“闻”来学,未“闻”往教 87
三十九、“孔”子的哺育 89
四十、一“鼓”作气 92
四十一、“来”“历”不明 95
四十二、粮“仓”与车“库” 97
四十三、下士闻“道” 99
四十四、“兴”之所至 101
四十五、“格”言警句 104
四十六、“段”是手工业的开端 106
四十七、“吏”是为民办实“事” 109
四十八、补“员” 112
四十九、有锡“兵”,天下争 115
五十、“丹”“青”不老 118
五十一、直“辖”市 120
五十二、“轨”就是九州自驾游 122
五十三、背着“弋”的东方人 125
五十四、传道“授”业解惑 128
五十五、一“元”复始 130
五十六、诸行无“常” 134
五十七、少年强则中国“强” 136
五十八、绳其祖“武” 139
五十九、众鸟欣有“托” 142
六十、“天”得一以清 144
六十一、有好生之德的“帝” 146
六十二、黄“庭”经 148
六十三、十天干 151
六十四、十二地支 153
下篇 幻灯下·读字书 157
读字书(一) 157
读字书(二) 160
读字书(三) 164
读字书(四) 167
读字书(五) 171
读字书(六) 173
读字书(七) 175
读字书(八) 179
读字书(九) 182
读字书(十) 185
读字书(十一) 187
读字书(十二) 190
读字书(十三) 194
读字书(十四) 197
读字书(十五) 200
读字书(十六) 202
读字书(十七) 205
读字书(十八) 207
读字书(十九) 209
读字书(二十) 212
读字书(二十一) 215
读字书(二十二) 217
读字书(二十三) 219
读字书(二十四) 221
读字书(二十五) 223
读字书(二十六) 226
读字书(二十七) 228
读字书(二十八) 230
读字书(二十九) 232
读字书(三十) 235
读字书(三十一) 237
读字书(三十二) 240
读字书(三十三) 243
读字书(三十四) 246
读字书(三十五) 248
读字书(三十六) 252
读字书(三十七) 254
读字书(三十八) 257
读字书(三十九) 261
读字书(四十) 263
读字书(四十一) 265
读字书(四十二) 267
读字书(四十三) 269
读字书(四十四) 272
读字书(四十五) 274
读字书(四十六) 276
读字书(四十七) 279
读字书(四十八) 281
读字书(四十九) 285
读字书(五十) 289
后记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