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中医药浴养生理论 2
第一章 药浴疗法的渊源 2
一、奠基期——春秋战国秦汉 2
二、形成期——晋唐宋元 4
三、兴盛期——明清 5
四、争鸣昌盛期——近现代 7
第二章 中医药浴养生的原理及特点 9
一、作用机制 9
二、特点 12
三、注意事项和禁忌 13
第三章 常见药浴疗法的分类和适应证 16
第一节 全身浴 16
一、全身浴概况 16
二、全身浴作用机制 16
第二节 半身浴 17
一、半身浴概况 17
二、半身浴作用机制 18
第三节 坐浴 19
一、坐浴概况 19
二、坐浴作用机制 19
第四节 足浴 21
一、足浴概况 21
二、足浴作用机制 21
第五节 手浴 23
一、手浴概况 23
二、手浴作用机制 23
第六节 头面浴 24
一、头面浴概况 24
二、头面浴作用机制 24
第四章 四季药浴养生 26
第一节 春季 26
一、季节特点 26
二、养生原则 26
三、常用药浴方及其功效 27
第二节 夏季 27
一、季节特点 27
二、养生原则 28
三、常用药浴方及其功效 28
第三节 秋季 29
一、季节特点 29
二、养生原则 29
三、常用药浴方及其功效 29
第四节 冬季 30
一、季节特点 30
二、养生原则 30
三、常用药浴方及其功效 31
第五章 体质药浴养生 32
第一节 平和体质 32
一、体质特点 32
二、养生原则 32
第二节 气虚体质 34
一、体质特点 34
二、养生原则 35
三、常用的药浴养生方 35
第三节 阳虚体质 35
一、体质特点 35
二、养生原则 36
三、常用的药浴养生方 37
第四节 阴虚体质 37
一、体质特点 37
二、养生原则 38
三、常用的药浴养生方 38
第五节 痰湿体质 39
一、体质特点 39
二、养生原则 39
三、常用的药浴养生方 40
第六节 湿热体质 40
一、体质特点 40
二、养生原则 41
三、常用的药浴养生方 41
第七节 血瘀体质 42
一、体质特点 42
二、养生原则 42
三、常用的药浴养生方 42
第八节 气郁体质 43
一、体质特点 43
二、养生原则 43
三、常用的药浴养生方 43
第九节 特禀体质 44
一、体质特点 44
二、养生原则 44
三、常用的药浴养生方 45
第六章 民族药浴 46
第一节 藏族药浴 46
一、藏族药浴的起源 46
二、藏族药浴的特点 46
三、藏族药浴的分类及功效 47
第二节 瑶族药浴 49
一、瑶族药浴的起源 49
二、瑶族药浴的特点 50
三、瑶族药浴使用的工具 50
第三节 壮族药浴 51
一、壮族药浴的起源 51
二、壮族药浴的特点 51
三、壮族药浴的分类 52
第四节 傣族药浴 53
一、傣族药浴的起源 53
二、傣族药浴的特点 53
三、傣族药浴的功效 54
第五节 蒙古族药浴 54
一、蒙古族药浴的起源 55
二、蒙古族药浴的特点 55
下篇 药浴治疗各科疾病 58
第七章 内科疾病的药浴调治 58
第一节 感冒 58
第二节 咳嗽 61
第三节 喘证 64
第四节 哮病 66
第五节 不寐 69
第六节 头痛 73
第七节 中风 77
第八节 胃痛 80
第九节 泄泻 83
第十节 便秘 86
第十一节 眩晕 88
第十二节 郁证 91
第十三节 痹证 94
第十四节 消渴 97
第八章 外科疾病的药浴调治 100
第一节 疮疖 100
第二节 疔疮 102
第三节 痈疽 104
第四节 脱疽 105
第五节 丹毒 108
第六节 臁疮 111
第七节 痔疮 113
第八节 脱肛 115
第九节 肛裂 117
第十节 荨麻疹 119
第十一节 湿疹 120
第十二节 疥疮 123
第十三节 斑秃 124
第十四节 带状疱疹 126
第九章 妇科疾病的药浴调治 129
第一节 崩漏 129
第二节 闭经 130
第三节 不孕 132
第四节 带下病 134
第五节 外阴白斑 136
第六节 阴挺 138
第七节 阴痒 140
第十章 男科疾病的药浴调治 143
第一节 遗精 143
第二节 早泄 147
第三节 阳痿 149
第四节 阳强 153
第五节 阳缩 155
第六节 龟头包皮炎 157
第七节 阴囊湿疹 159
第八节 阴囊血肿 162
第九节 前列腺炎 163
第十一章 五官科疾病的药浴调治 167
第一节 睑缘炎 167
第二节 沙眼 169
第三节 慢性泪囊炎 171
第四节 过敏性结膜炎 173
第五节 急性结膜炎 175
第六节 鼻衄 177
第七节 鼻渊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