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矿床地下开采总论 3
第1章 矿床的工业特征 3
1.1 矿石的工业指标 3
1.2 矿石与围岩的性质 6
1.3 矿床分类 8
1.4 金属矿床工业特征 9
第2章 矿床开采单元的划分及开采顺序 12
2.1 矿田和井田 12
2.2 阶段和矿块 14
2.3 盘区和采区 16
2.4 矿床的开采顺序 17
第3章 矿床开采步骤和三级储量 20
3.1 矿床开采步骤 20
3.2 三级矿量 23
第4章 矿石损失与贫化和对矿床开采的要求 27
4.1 矿石损失与贫化的概念 27
4.2 矿石损失与贫化的原因 28
4.3 矿石损失与贫化的计算和统计 30
4.3.1 矿石损失与贫化计算公式的论证 30
4.3.2 矿石损失与贫化的计算程序 31
4.3.3 矿石损失与贫化的统计 34
4.4 降低矿石损失与贫化的措施 35
4.5 对矿床开采的要求 37
第二篇 矿床开拓 43
第5章 矿床开拓方法 43
5.1 概述 43
5.2 开拓方法分类 44
5.3 单一开拓法 46
5.3.1 平硐开拓法 46
5.3.2 斜井开拓法 48
5.3.3 竖井开拓法 51
5.4 联合开拓法 54
5.4.1 平硐与井筒联合开拓法 54
5.4.2 明竖井与盲井联合开拓法 56
5.4.3 明斜井与盲井联合开拓法 57
5.4.4 平硐、竖井、斜井与盲斜坡道联合开拓法 58
5.5 斜坡道开拓法 58
5.5.1 斜坡道的线路形式 59
5.5.2 斜坡道的主要参数 60
第6章 主要开拓巷道 63
6.1 主要开拓巷道类型的选择 63
6.1.1 各种主要开拓巷道的比较与评价 63
6.1.2 影响主要开拓巷道类型选择的主要因素 65
6.2 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的选择 66
6.2.1 影响确定开拓巷道位置的因素 66
6.2.2 主要开拓巷道沿矿体走向和位置 67
6.2.3 主要开拓巷道垂直走向的位置选择 69
6.3 保安矿柱的圈定 72
6.3.1 保安矿柱的圈定 73
6.3.2 保护地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措施 74
第7章 辅助开拓巷道 76
7.1 副井和通风井 76
7.2 溜井和破碎硐室 78
7.3 井底车场 84
7.3.1 竖井井底车场 85
7.3.2 斜井井底车场 86
7.3.3 井底车场形式选择 88
7.4 阶段运输巷道 89
7.4.1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原则 89
7.4.2 阶段运输巷道布置形式 89
7.4.3 运输阶段和副阶段 91
第8章 开拓方案的选择 93
8.1 选择开拓方案的基本要求和影响因素 93
8.2 开拓方案选择的步骤 94
8.3 开拓方案选择实例 95
8.3.1 设计基础资料 95
8.3.2 开拓方案选择 95
第三篇 矿床地下采矿方法 101
第9章 回采的主要生产工艺 101
9.1 概述 101
9.2 落矿 102
9.2.1 浅孔落矿 102
9.2.2 中深孔落矿 103
9.2.3 深孔落矿 104
9.2.4 深孔挤压爆破落矿 106
9.3 矿石运搬 107
9.3.1 重力运搬 108
9.3.2 电耙运搬 109
9.3.3 自行设备运搬 112
9.4 采场地压管理 115
9.4.1 利用矿岩本身的强度和留有必要支撑矿柱管理地压 115
9.4.2 采取各种支护方法,支撑回采工作面以维护其稳定性 116
9.4.3 充填采空区,支撑围岩并保持其稳定性 116
9.4.4 崩落围岩卸压 119
第10章 金属矿床地下采矿方法分类 120
10.1 采矿方法分类的目的与要求 120
10.2 采矿方法分类的依据及其分类 121
10.3 采矿方法的应用情况 123
第11章 空场采矿法 125
11.1 概述 125
11.2 全面采矿法 125
11.2.1 结构参数 126
11.2.2 采切工作 127
11.2.3 回采工作 127
11.2.4 评价 129
11.3 房柱采矿法 130
11.3.1 浅孔房柱法 130
11.3.2 深孔房柱采矿法 132
11.3.3 评价 133
11.4 留矿采矿法 134
11.4.1 结构参数 134
11.4.2 采切工作 135
11.4.3 切采工作 136
11.4.4 回采工作 137
11.4.5 留矿法出矿方法的改革 140
11.4.6 评价 143
11.5 分段空场法 144
11.5.1 结构参数 144
11.5.2 采切工作 144
11.5.3 回采工作 145
11.5.4 矿柱回采 146
11.5.5 评价 146
11.6 阶段矿房法 147
11.6.1 水平深孔落矿阶段矿房法 147
11.6.2 垂直深孔落矿的阶段矿房法 149
11.6.3 垂直深孔球状药包落矿阶段矿房法 152
11.6.4 阶段矿房法评价 166
第12章 充填采矿法 169
12.1 概述 169
12.2 单层充填法 170
12.2.1 长壁单层充填法 170
12.2.2 短壁单层充填法 172
12.2.3 进路单层充填法 172
12.2.4 评价 173
12.3 上向分层充填法 174
12.3.1 上向倾斜分层干式充填法 174
12.3.2 常规设备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 175
12.3.3 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 177
12.3.4 方法评价 181
12.4 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 181
12.4.1 下向分层水砂充填法 182
12.4.2 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 185
12.4.3 下向分层充填法采矿法的评价 186
12.5 分采分层充填法(削壁充填法) 187
12.5.1 结构参数 187
12.5.2 采切工作 187
12.5.3 回采工作 187
12.5.4 评价 190
12.6 方框支架充填法 191
12.7 分段充填法 192
12.7.1 上向分段充填法 193
12.7.2 下向分段充填法 196
12.7.3 方法评价 197
12.8 充填料和充填设备 197
12.8.1 对充填材料的要求 197
12.8.2 水力输送充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198
12.8.3 胶结充填料 203
12.8.4 充填体的作用 205
12.8.5 充填设备 207
12.9 充填系统 210
12.9.1 水砂充填系统 211
12.9.2 胶结充填系统 223
第13章 崩落采矿法 225
13.1 概述 225
13.2 单层崩落采矿法 225
13.2.1 单层长壁式崩落采矿法(简称长壁法) 226
13.2.2 单层短壁式与进路式崩落采矿法 232
13.2.3 “房柱式”单层崩落法 233
13.3 分层崩落采矿法 235
13.3.1 概述 235
13.3.2 矿块结构参数 237
13.3.3 采准切割工作 237
13.3.4 回采工作 237
13.3.5 分层崩落法评价 240
13.4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243
13.4.1 概述 243
13.4.2 结构参数 245
13.4.3 采准和切割工作 246
13.4.4 切采工作 249
13.4.5 回采工作 250
13.4.6 方法评价 256
13.5 有底柱分段崩落法 257
13.5.1 水平深孔落矿有底柱分段崩落法 258
13.5.2 垂直深孔落矿有底柱分段崩落法 266
13.5.3 有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管理 273
13.5.4 有底柱分段崩落法的评价 276
13.6 阶段崩落法 279
13.6.1 阶段强制崩落法 279
13.6.2 阶段自然崩落法 285
13.7 覆盖岩层下的放矿 292
13.7.1 覆岩下放矿时崩落矿岩的称动规律 292
13.7.2 有底柱崩落法放矿 296
13.7.3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 297
13.7.4 放矿管理 299
第14章 矿柱回采与采空区处理 301
14.1 矿柱回采 301
14.1.1 概述 301
14.1.2 薄矿体矿柱回采 302
14.1.3 矿房不充填大爆破回采矿柱 304
14.1.4 大爆破回采阶段矿柱,分段崩落法回采间柱 306
14.1.5 矿房胶结充填,用尾砂充填法回采矿柱 307
14.2 采空区处理 309
14.2.1 概述 309
14.2.2 采空区处理方法 312
14.2.3 采空区处理方法的比较 314
第15章 地下采矿设计基本知识 316
15.1 概述 316
15.1.1 矿山企业设计工作的重要性 316
15.1.2 对矿山企业设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316
15.1.3 矿山企业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317
15.1.4 矿山企业设计所需的基础资料与协议 322
15.2 采矿法的选择 324
15.2.1 选择采矿法的原则 324
15.2.2 影响采矿法选择的因素 325
15.2.3 采矿法选择的步骤 325
15.2.4 采矿法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实例 326
15.3 采矿法的方案设计 329
15.3.1 采准方案设计 329
15.3.2 回采方案设计 331
15.4 采矿法的施工设计 334
15.4.1 所需的原始材料 334
15.4.2 采准施工设计 335
15.4.3 回采施工设计 336
15.4.4 出矿施工设计 339
参考文献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