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 1
第一节 中国农业生产现状及其特征 4
一、农业从业劳动力素质低 4
二、农业科技推广困难 5
三、农业标准化程度低 6
四、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缺乏竞争力 7
第二节 适度规模经营是农地利用的发展方向 8
一、偏小的农地经营规模不再适应“三农”发展要求 8
二、社会经济发展为农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根本条件 10
三、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相契合 11
第三节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 13
一、土地股份合作社 13
二、土地托管 14
三、家庭农场 15
四、关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主要组织形式的辨析 15
第四节 家庭农场是当前重点培育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 18
第五节 农地流转是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途径 20
一、把农民塑造成具有明确法治意识和市场意识的产权主体和市场主体 21
二、以“鼓励承包土地向有种田能力的农民集中”为思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2
三、抓住关键,针对进行规模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完善服务 23
第二章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与流转政策的变迁 25
第一节 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效率 27
第二节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与结构的演进 29
一、农民土地所有制 30
二、集体土地所有制 30
三、集体农地家庭承包制 31
第三节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模式的评述 32
第四节 中国的农地流转政策 35
一、改革开放前的农地流转 35
二、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农地流转政策的演化 36
三、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地政策与农地流转 40
第三章 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运行机制研究 45
第一节 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及其方式 47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农地流转状况 48
二、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流转方式 49
第二节 主要的流转交易途径 54
第三节 农地流转价格 55
一、农地流转价格的类型划分 56
二、农地流转价格的决定 58
第四节 来自山东地区的实证分析 62
一、数据来源 63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地流转行为 63
三、农户之间的零星土地流转 69
四、比较分析 72
五、结果讨论 74
第四章 农户承包土地流转中的利益相关者:合作或冲突 77
第一节 农户承包土地流转中的利益相关者 79
一、农户承包土地流转的两种合约方式 80
二、利益相关者行为选择及其利益诉求 81
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权力矩阵 85
第二节 农户承包土地流转中的农户和村干部行为选择 87
一、农户承包土地流转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88
二、农户承包土地流转的二阶段委托—代理模型 89
三、基于模型的分析与讨论 92
第三节 结论与建议 95
一、重塑农村自治模式,以“村民议事会”制度代替村委会制度 96
二、农户承包土地规模流转既要尊重农户意愿,又要充分发挥集体所有权的作用 98
三、建立公开透明的农地流转招挂拍制度 99
四、保持农户承包土地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政策间的协调性 100
五、加强对农户承包土地流转的引导、规范和财政支持 101
第五章 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规模流转效率——基于交易成本的制度比较分析 103
第一节 理论概述 105
一、交易成本理论 106
二、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中的交易成本问题 107
三、简要评述 110
第二节 农户承包土地流转中交易成本的衡量与比较 111
一、农户承包土地的流转环节与交易成本的类型划分 112
二、农地流转的现实途径 117
三、两种流转途径的交易成本比较 124
四、关于农地集中问题的探讨 126
五、流转效率比较及其焦点问题 128
第三节 焦点讨论 131
一、场内交易的有效性 131
二、农地集中模式的选择 135
第六章 美国、德国、日本农地流转政策的比较和启示 139
第一节 美国 142
一、界定明晰的农地私人所有的产权制度为农地流转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142
二、农地的私人所有权及其处置权受到政府的约束和限制 143
第二节 德国 144
一、规范土地交易与管理 145
二、加强农地整理和集中 146
三、采取经济激励措施推动农地所有者的长期流转行为 146
四、加强对农地非农化和细碎化的防范 147
第三节 日本 148
一、农地流转和管理行为严格遵循法制化轨道 149
二、构建严格规范的农地交易管理制度 151
三、确立农地保有合理化促进事业,为农地流转提供良好的中介服务 152
四、引导和鼓励农地向适度集中经营转变 153
第四节 比较与启示 154
一、重视对农地资源的用途保护 155
二、农地流转以追求农地集中经营为宗旨 155
三、农地集中和规模经营以农地租赁为主 156
四、家庭农场是最基本的农业经营主体 156
五、重视农村土地产权登记档案建设 156
六、重视对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 157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159
参考文献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