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第一章 晚清政治与政局 5
第一节 黄爵滋禁烟奏疏平议 5
一、困惑 5
二、探微 13
三、刍议 20
第二节 鸦片战争前后清统治集团禁烟方针的错位 21
一、清统治集团禁烟方针的三次错位 21
二、清统治集团禁烟方针错位的原因 27
第三节 辛酉政变与正统皇权思想 30
一、传统观点的缺憾 31
二、代子钤印 无异垂帘 33
三、正统皇权思想不可低估 41
四、余论 49
第四节 晚清论驳上谕风潮 51
一、劝善规过 未逾雷池 51
二、阶级之争 初露端倪 59
三、风潮缘因变局起 64
四、偶然与必然 70
第五节 帝党、后党及其战和问题 73
一、甲午战争期间是否已经形成帝后两党 73
二、“帝党主战,后党主和”辨析 81
三、结论 85
第六节 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探因 86
一、总理衙门的弊端 86
二、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的原因 91
第七节 1907年安庆起义与晚清政局 96
一、“革命军不足畏,惟暗杀实可怕” 97
二、“朝廷怵于俄国之内讧,复谋改革自救” 103
第二章 清廷的对外态度及外交 110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中外关系的认识与对外交涉 110
一、清政府对中外关系及战后局势的认识 110
二、对外交涉的指导思想及应付局势的最初措施 117
三、清政府对外交涉的实践 130
第二节 19世纪40年代清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136
一、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提出与初始内容 136
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提高与升华 144
三、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历史与现实动因 146
四、余论 150
第三节 英军退还舟山与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 152
一、是谁最先提出在华势力范围的要求 153
二、英军退还舟山与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 154
第四节 英军焚毁圆明园的原因 160
一、扑朔迷离 众说纷纭 160
二、侵略者的自供最真实 165
三、是借口还是原因 169
四、结论 177
第五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外交涉四题 178
一、关于清帝谕旨问题 179
二、关于外国使馆馆址问题 181
三、关于与“夷人”交接问题 182
四、关于呈递国书问题 184
第六节 《苏报》案中外交涉再探讨 188
一、《苏报》案的中外交涉过程 188
二、《苏报》案与列强侵夺中国司法主权 196
三、《苏报》案中列强态度的分析 199
四、余论 203
第三章 清廷的预备立宪与政局 206
第一节 清统治集团君主立宪论 206
一、无奈的抉择 206
二、是否仿行君主立宪政体的问题 213
三、是否实行责任内阁的问题 217
四、仿行君宪政体是否需要预备及其迟速问题 221
五、君主立宪政体的分歧与权力之争 226
六、是改革自救还是骗局 230
第二节 清统治集团的君主立宪论与晚清政局 234
一、不同的君宪论对政局的不同影响 234
二、晚清政局愈加混乱 239
三、余论 249
第三节 清廷缩改预备立宪时间正误 251
第四节 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中的立宪派 253
一、立宪派初登历史舞台 253
二、“资政院为上下议院之基础” 255
三、“议员是各种社会的代表” 261
四、立宪派的策略与妥协 262
五、历史的局限 265
六、地位与作用 269
第四章 中外礼仪之争与跪拜礼仪的废除 277
第一节 天朝中心论与跪拜礼仪 277
一、中国社会内部历史因素的综合凝结 278
二、国际层面的原因 286
三、“以尻著踵”的安坐与跪拜礼仪 288
第二节 同治朝觐见礼仪的解决及现实思考 291
一、漫长等待和交涉后的短暂觐见 291
二、谁是外交礼仪之争的胜利者? 293
三、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 297
第三节 戊戌时期清廷觐见礼仪的改革 304
一、传统礼制冰山的消解 304
二、传统观念与现实要求 309
三、与世界外交礼仪接轨的大胆尝试 313
四、余论 316
第四节 中国跪拜礼仪的废除 319
一、外部的楔子 320
二、内部的反思 321
三、政权的力量 323
第五章 清廷的洋务运动与财政 327
第一节 洋务运动与清廷传统军政矿厂政策 327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327
二、洋务企业的经营方式 334
三、洋务运动中的官商关系 339
四、洋务派同顽固派的争论 343
五、余论 346
第二节 清廷财政的三次危机 347
第三节 武昌起义与清廷财政的崩溃 350
一、武昌起义引发金融恐慌 350
二、清廷应付财政危机的开源与节流 357
第四节 辛亥年清廷财政崩溃的原因 364
一、晚清财政的半殖民地性质 365
二、地方督抚坐拥地方财政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