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
1.1 大互联 1
1.1.1 大互联时代 1
1.1.2 大互联的三要素 2
1.2 大数据 3
1.3 工业4. 6
1.3.1 工业4.0的基本概念 6
1.3.2 工业4.0的目标 6
1.3.3 CPS与传感网、嵌入式系统、物联网的区别 9
1.4 中国制造2025 9
1.5 商业WiFi 11
1.5.1 商业WiFi进入场景时代 11
1.5.2 商业WiFi的未来在大数据 12
1.6 安全无线的理念 13
1.7 基本需求 14
1.7.1 基本需求分析 14
1.7.2 针对性需求 15
1.8 无线局域网 16
1.8.1 WLAN的历史 17
1.8.2 WLAN的拓扑结构 18
1.8.3 WLAN的特点 20
1.8.4 WLAN的主要应用前景 20
1.8.5 WLAN中MAC的研究 22
1.8.6 WLAN的发展趋势 23
1.9 WLAN的两个技术标准 24
1.9.1 IEEE 802.11标准 24
1.9.2 HiperLAN 25
第2章 无线网络接入认证 27
2.1 基本概念 27
2.1.1 SSID和BSSID 27
2.1.2 AP的种类 27
2.1.3 无线接入过程的三个阶段 29
2.2 接入认证 31
2.3 IEEE 802.1x认证 32
2.4 CA证书认证 32
2.5 Portal认证 33
2.5.1 Portal认证介绍 33
2.5.2 Portal认证页面 35
2.6 第三方认证 36
2.7 MAC地址认证 36
2.8 二维码审核认证 37
2.9 微信连接WiFi 37
2.10 微信认证 38
2.11 短信认证 40
2.12 微信认证+短信认证 40
2.13 临时访客认证 40
2.14 用户免认证登录 41
2.15 Portal服务器 41
2.16 Portal客户端 42
2.17 WAPI认证 43
2.18 WAPI安全网卡认证 43
2.19 几种认证方式的比较 44
第3章 无线网络接入技术 47
3.1 无线局域网的技术相关标准 47
3.1.1 IEEE 802.11技术 47
3.1.2 无线局域网标准体系 47
3.1.3 IEEE 802.11 a/b/g/n协议的定义和标准 48
3.2 IEEE 802.11n 51
3.2.1 IEEE 802.11n概要 51
3.2.2 IEEE 802.11n新技术 53
3.2.3 IEEE 802.11n射频增强技术 61
3.2.4 帧汇聚技术 64
3.2.5 后向兼容特性 68
3.3 无线行业新技术 71
3.3.1 IEEE 802.11ac Wave2 71
3.3.2 AP三频技术 72
3.3.3 IEEE 802.11ad 72
3.3.4 WiFi充电 72
3.3.5 WiFi识人 73
3.3.6 IEEE 802.11ax 73
3.4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 74
3.4.1 基本概念 74
3.4.2 安全机制及隐患 74
3.4.3 新技术研究 77
3.5 无线安全设计 78
3.5.1 频谱防护技术 78
3.5.2 频抗干扰技术 79
3.5.3 无线入侵检测系统 79
3.5.4 防ARP病毒的能力 81
3.5.5 无线攻击防护系统 81
3.5.6 IPv6环境下的安全——无线SAVI技术 82
第4章 IEEE 802.11分布式接入机制 84
4.1 IEEE 802.11中的MAC协议 84
4.2 DCF机制简介 85
4.2.1 Data/ACK方式 85
4.2.2 RTS/CTS/Data/ACK方式 86
4.2.3 帧间隔 87
4.2.4 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88
4.3 PCF机制简介 90
4.4 EDCA接入机制 91
4.4.1 EDCA用户等级和接入类别 91
4.4.2 EDCA接入过程和竞争窗口范围 92
4.5 拥塞反应分析及研究现状 93
4.6 DCF接入方式饱和吞吐率分析方法 94
4.6.1 数据包传输概率 95
4.6.2 DCF接入机制饱和吞吐率 98
4.6.3 最大饱和吞吐率 99
4.7 改进的Markov吞吐率模型 100
4.7.1 模型时间刻度 102
4.7.2 二维Markov链 103
4.8 网络时延模型 103
4.8.1 接入时延分析 103
4.8.2 接入时延的表达式 104
4.9 EDCA接入机制分析模型 106
第5章 接入机制优化研究 109
5.1 优化目标 109
5.2 DCF的优化算法 110
5.2.1 MACAW机制 110
5.2.2 LMILD算法 112
5.2.3 EIED算法 112
5.2.4 HBAB算法 113
5.2.5 自适应分布式接入机制 114
5.3 优化机制研究 115
5.3.1 自适应EDCF机制 115
5.3.2 快速碰撞解决机制 116
5.3.3 自适应公平EDCF机制 118
第6章 无线新技术与新服务 120
6.1 IEEE 802.11r/k 120
6.1.1 IEEE 802.11r 120
6.1.2 IEEE 802.11k 121
6.2 IEEE 802.11ac Wave2 122
6.2.1 WiFi技术发展和IEEE 802.11ae Wave 2的出现 122
6.2.2 Wave 2的核心技术:TxBF和MU-MIMO 123
6.2.3 Wave 2芯片 125
6.3 LiFi 125
6.3.1 技术背景 125
6.3.2 基本概念 126
6.4 HotSpot 2.0 128
6.4.1 技术背景 128
6.4.2 技术简介 128
6.4.3 技术实现系统架构 129
6.4.4 接入状态机 130
6.5 5G 132
6.5.1 技术背景 132
6.5.2 基本概念 132
6.5.3 5G无线接入的相关技术 133
6.5.4 5G的发展与需求 140
6.5.5 用户看5G 140
6.5.6 5G的应用与运营 142
6.5.7 5G的关键能力需求 143
6.5.8 5G的挑战 144
6.5.9 发展趋势 146
6.5.10 技术方向分析 147
6.5.11 与WLAN技术融合 147
6.6 构建高水平WiFi 148
6.6.1 规划与设计 148
6.6.2 仿真 150
6.7 会议场景无线高密部署分析与设计 152
6.7.1 组网及解决方案 152
6.7.2 AP布点勘测设计 153
6.7.3 工程部署实施 154
6.7.4 软调优化 154
6.7.5 确保WLAN信号强度 154
6.7.6 合理设计信道分布 155
6.7.7 排除有线侧的隐患 155
6.7.8 降低WLAN干扰 156
6.7.9 提升无线空口信道效能 156
第7章 泛连接 157
7.1 泛在物联网 157
7.1.1 什么是泛连接 157
7.1.2 泛在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157
7.1.3 泛在物联网现阶段的发展特点 158
7.2 几种解决方案的设计 159
7.2.1 WiFi+室内定位解决方案 159
7.2.2 移动定位解决方案 159
7.2.3 医疗业务解决方案 159
7.3 WLAN与医疗物联网融合下的RFID技术 161
7.3.1 RFID技术概述 162
7.3.2 医疗RFID应用 162
7.3.3 物联网AP与RFID业务融合 164
7.3.4 物联网AP方案架构 164
7.3.5 扩展性和开放性 166
7.4 构建智能家居通信系统 166
7.5 终结者解决方案 170
参考文献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