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选题的缘由及研究的意义 1
(一)选题的缘由 1
(二)研究的意义 2
二、研究现状评述及资源 7
(一)研究现状 7
(二)依托的主要资源 12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3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13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15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6
(一)研究重点 16
(二)研究难点 16
(三)创新点 17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17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及其内在逻辑关系 2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形成的国际背景 23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4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2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形成的基本国情 31
(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基本状况 31
(二)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 3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形成的理论基础 39
(一)社会有机体理论 39
(二)社会发展本源论 41
(三)社会发展动力论 43
(四)社会发展规律论 45
(五)社会发展主体论 46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过程 4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初步探索 4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两位一体总布局 4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三位一体总布局 50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布局 52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 53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内在的逻辑关系 55
(一)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 55
(二)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保证 57
(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灵魂 58
(四)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枢纽 59
(五)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后盾 59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根本目的 59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62
一、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2
(一)经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 62
(二)经济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证 64
(三)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6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 69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 6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生长历程 72
三、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75
(一)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75
(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82
(三)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96
(四)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102
(五)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11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现代化建设模式 116
(一)优化经济结构 116
(二)开拓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新道路 121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129
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129
(一)民主政治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129
(二)民主政治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途 133
(三)民主政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证 13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138
(一)党的领导 139
(二)人民当家作主 142
(三)依法治国 14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原则 146
(一)方向性原则 147
(二)现实性原则 150
(三)渐进性原则 152
(四)兼容性原则 154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路径 157
(一)扩大人民民主 157
(二)加强法治建设 165
(三)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180
(四)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191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200
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00
(一)文化发展是民族复兴的支撑 200
(二)文化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202
(三)文化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20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主要内容 209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9
(二)加强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1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原则 220
(一)科学性原则 220
(二)时代性原则 221
(三)民族性原则 223
(四)开放性原则 225
(五)大众性原则 227
(六)创新性原则 231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路径 232
(一)促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232
(二)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 238
(三)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244
(四)提高文化对外开放水平 246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 252
一、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 252
(一)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252
(二)社会和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基 254
(三)社会和谐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25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 258
(一)民主政治 259
(二)公平正义 259
(三)诚信友爱 260
(四)充满活动 261
(五)安定有序 262
(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6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264
(一)教育问题 265
(二)就业问题 266
(三)分配问题 267
(四)社保问题 269
(五)医疗问题 270
(六)社会治理问题 271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路径 272
(一)深化教育改革 272
(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277
(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285
(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90
(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94
(六)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299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306
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306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 307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309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 31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318
(一)正确的生态理念 318
(二)良好的生态环境 320
(三)健全的生态制度 32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326
(一)发展性原则 327
(二)公平性原则 329
(三)自律性原则 331
(四)系统性原则 333
(五)民生性原则 335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337
(一)强化生态文明意识 337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341
(三)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345
(四)加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 349
(五)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354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部局的发展战略 357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357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357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360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生长历程 362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 365
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374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 374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性 376
(三)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形成历程 378
(四)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 381
三、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391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内涵 391
(二)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性 392
(三)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形成历程 396
(四)城乡统筹发展的具体路径 399
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03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404
(二)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的生长历程 408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性 410
(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目标、方针与原则 414
(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路径 416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基本特征 421
一、为民发展 421
(一)发展为了人民群众 421
(二)发展依靠人民群众 423
(三)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425
二、全面发展 427
(一)全面发展是“五个文明”的协同发展 428
(二)全面发展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 431
(三)全面发展是社会的全面小康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双重推进 434
三、协调发展 436
(一)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保障 437
(二)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各个方面的相互协调 439
(三)协调发展是通过利益的协调促使社会发展的整体协调 441
四、统筹发展 443
(一)统筹发展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 443
(二)统筹发展是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问题的需求 445
(三)统筹发展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化 447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45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理论价值 450
(一)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450
(二)深化了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 453
(三)深化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45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实践意义 460
(一)五位一体总布局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461
(二)五位一体总布局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464
(三)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证 469
(四)五位一体总布局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72
参考文献 476
后记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