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次贷”危机时期金融风险财政化问题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伟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14190373
  • 页数:255 页
图书介绍: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国际经济形势的剧烈动荡。源自于美国银行、投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一场“次贷”风波导致的经济衰退尚在复苏,迪拜债务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又让众多专家学者发出了世界经济可能二次“探底”的警告。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至今余威犹在的背景下,欧洲各国财政的债务危机也在持续发酵,巴黎的暴恐袭击事件让欧洲经济深陷“二次探底”的风险,日本则在经历了“消失的十年”之后将大量的企业债务转由政府承担,国债负担率高达250%。值此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下,中国迎来了2016~2020年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如何绕开“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如何在经济增速“软着陆”的同时确保国民福利开支的刚性,成为下一轮公共财政建设的首要问题。本文试图在源自全球“次贷”危机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并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对我国财政救市政策的可持续性进行剖析,警惕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大可能带来的偿债风险,结合我国显性公债发行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转”等隐性债务负担及相关实证状况,论证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用的本轮积极财政政策面临的可持续性风险,探讨如何避免让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频繁

第1章 导论 1

1.1 选题理论背景及现实意义 1

1.1.1 “次贷”危机、欧洲和日本的主权债务危机升温对财政和金融安全的关注热度 2

1.1.2 金融风险财政化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4

1.1.3 金融风险财政化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6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7

1.2.1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7

1.2.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9

1.3 研究内容框架和研究方法 12

1.3.1 内容框架 12

1.3.2 研究方法 15

1.3.3 技术路线 15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16

1.5 未来研究的攻坚方向 17

第2章 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基本理论 19

2.1 金融风险财政化的特征梳理和聚类分析 19

2.1.1 金融风险基本理论 19

2.1.2 财政风险的基本理论 23

2.1.3 各类财政风险生成机制比较 28

2.2 金融风险财政化的传导机理 34

2.2.1 金融风险转向金融危机 35

2.2.2 政府信用注入金融信用最终形成财政负担 36

2.2.3 财政收入管理体制加速财政风险升级为财政危机 36

2.3 公共风险和财政风险 38

2.3.1 公共风险的形成与特征 38

2.3.2 公共风险的分类与构成范围 39

2.3.3 公共风险向财政风险转化能够推动公共服务效率提升 40

第3章 我国财政和金融风险现状的实证分析 42

3.1 财政风险指标及现状分析 42

3.1.1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总量风险 42

3.1.2 公共预算赤字和国债负担可持续性的模型分析 51

3.1.3 政府收入结构性风险 55

3.1.4 收入分配型财政调控风险 59

3.2 金融风险指标及现状分析 65

3.2.1 金融机构市场风险 67

3.2.2 证券市场的运行风险 70

3.2.3 房地产金融风险 73

3.2.4 利率市场化风险 77

3.2.5 金融监管制度风险 78

3.2.6 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来源——商业银行 80

第4章 我国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博弈模型和压力测试 83

4.1 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共生性 83

4.1.1 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的直接关系是金融风险财政化的逻辑起点 84

4.1.2 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共生性特征 86

4.1.3 金融风险财政化的传导机制 88

4.2 金融风险财政化机制的博弈模型分析 92

4.2.1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金融风险财政化静态博弈模型 92

4.2.2 完全信息条件下金融风险财政化动态博弈均衡模型 100

4.3 房地产金融风险土地财政化的博弈模型分析 103

4.3.1 土地财政博弈关系各局中人主体利益描述 105

4.3.2 博弈模型框架的描述 106

4.4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压力测试设计与模拟 113

4.4.1 压力测试对象选择 113

4.4.2 明确承压对象、指标和压力因素、指标 114

4.4.3 设计压力情景,建立压力传导模型 115

4.4.4 压力测试分析过程 117

第5章 金融风险财政化的案例借鉴和实证研究 122

5.1 西方国家金融风险财政化经典案例 122

5.1.1 “次贷”危机让“旋转门计划”致命弱点显露无遗 122

5.1.2 2001年阿根廷以支付危机为主要特征的债务危机 123

5.1.3 冰岛国家破产风险 124

5.1.4 苏联解体采用“休克”疗法 125

5.1.5 东南亚金融危机 126

5.1.6 金融风险财政化经典案例的共有特征及经验教训 127

5.2 我国财政赤字和货币供应量联动性模型分析 130

5.2.1 经济变量的选择 131

5.2.2 回归分析及模型结果的解释 133

5.2.3 政府收支与货币供给量相关性分析 139

5.3 我国金融风险财政化联动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策略 141

5.3.1 财政、货币和流动性政策配合引发的联动风险 141

5.3.2 我国财政和金融风险相互传导的历史背景 145

5.3.3 我国金融风险财政化具体模式的实证研究 145

5.4 银行业危机财政化成本预测 150

5.4.1 数据来源 150

5.4.2 变量的介绍和描述性统计 150

5.4.3 回归分析和预测 152

5.5 金融杠杆放大政府投资“挤出效应” 154

5.5.1 金融风险财政化“挤出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 155

5.5.2 政府购买性支出“挤出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156

5.5.3 政府投资行业选择的经济学悖论 162

第6章 后“次贷”危机时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借鉴意义 170

6.1 西方发达国家债务危机的背景进程回顾 170

6.1.1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170

6.1.2 美国国债规模上限频繁“触顶” 173

6.1.3 日本债务风险 175

6.2 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金融风险财政化问题的警示作用 176

6.2.1 重启经济加速增长模式所必需的扩张财政政策性风险 177

6.2.2 财政货币政策救市步骤不一致导致程序性风险 179

6.2.3 财政投资的增量投入导致经济结构被扭曲 181

第7章 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运行的隐性债务风险 184

7.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 185

7.2 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隐性债务(IPD)的形成及规模 187

7.2.1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隐性债务的形成 187

7.2.2 形成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债务的原因 188

7.2.3 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债务的规模及测算 189

7.2.4 结论 194

7.3 个人账户“空账”债务的危害 195

7.4 优化顶层设计的机制设想 196

7.4.1 适当提高劳动者法定退休年龄 196

7.4.2 制度外筹集资金消化“空账”债务 199

7.4.3 社会保障“费改税”,发展补充养老保险 201

7.4.4 加强基金投资运营管理,促进个人账户资金的保值增值 202

7.4.5 适当考虑采用“定额累退”的养老金支付机制 202

第8章 控制我国金融风险财政化途径的政策建议 204

8.1 明确政府和金融市场活动的界限,“助人”之前财政应完成“自助” 204

8.1.1 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体系 205

8.1.2 提高财政规范收入能力 206

8.1.3 深化公共支出管理体制改革 210

8.1.4 公平收入分配稳定社会秩序是金融风险能够顺利财政化的前提条件 214

8.1.5 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 218

8.2 优化金融运行环境,控制金融风险泡沫不涨不破 218

8.2.1 完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 219

8.2.2 强化对金融机构进行的外部监管 220

8.2.3 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和建立特种救助银行 222

8.2.4 营造良好的宏观金融环境 223

8.3 有效控制金融风险财政化的政策建议 224

8.3.1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核心手段 225

8.3.2 帮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找准出路,加快其转型进程 228

8.3.3 建立防范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应急预警机制 230

8.3.4 切断房地产金融风险向土地财政风险的传递链条 230

8.4 同步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节奏,控制宏观调控政策性风险 235

8.4.1 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总体布局 235

8.4.2 完善产业、收入、区域政策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 236

8.4.3 加快推进政策性金融制度改革 236

8.4.4 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增强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 237

8.4.5 为宏观经济政策配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37

8.4.6 调整政策方向,优化政策措施 238

8.5 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订完善分税制,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238

8.5.1 匹配各级政府的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239

8.5.2 积极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存量 240

8.5.3 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量严格控制 242

8.5.4 加强和金融机构协调配合,合理规避债务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243

参考文献 246

后记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