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非马 《公孙龙子》的智慧 逻辑学、语言学、哲学三维解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宏印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20133487
  • 页数:538 页
图书介绍:作者按照《公孙龙子》文本中所显示的逻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的思想线索,研读有关先秦典籍及古人今人的评说,对老庄孔墨从公孙龙的角度加以审视。在逻辑学领域,公孙龙的思想连同他所提供的众多例证,几乎可以撑起传统形式逻辑的主体架构,而且有其独特的论证方式、论辨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语言哲学方面,公孙龙以其丰富的资料和汉语的特点,为今天的有关指云与意义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源泉;在哲学领域,公孙龙不仅有其以物的观念界相对而言的二元同构说,而且有源于感觉分离而又依次上升的知性哲学认识论连接现象与观念的二重世界。

上编 《公孙龙子》文本注疏与公孙龙思想的勾连 3

第一章 《公孙龙子》六篇注译与疏解 3

第一节 《白马论》注译与疏解 4

第二节 《坚白论》注译与疏解 26

第三节 《通变论》注译与疏解 53

第四节 《指物论》注译与疏解 84

第五节 《名实论》注译与疏解 112

第六节 《迹府》注译与疏解 131

第二章 《公孙龙子》文本研究与公孙龙思想重建 157

第一节 透过“史”的迷雾,寻求“思”的本源 158

第二节 牢固树立以文本为研究之本的主导思想 170

第三节 立足于各篇主旨与内容的分析和解释 179

第四节 今译与英译作为原作思想的再现与延伸 189

第五节 从篇目顺序看公孙龙思想的发展轨迹 197

第六节 连接诸篇要旨,重现公孙龙思想的结构 207

第三章 公孙龙其人其书其思想述要 216

第一节 志士:以天下为己任 217

第二节 察士:有察慧,识大体 220

第三节 辩士:言是而计当 223

第四节 通变:知古今之变 227

第五节 体道:常守正而不惑 231

第六节 崇圣:至矣哉!古之明王 236

尾声 辩者身后 241

下编 《公孙龙子》的多学科研究与公孙龙的世界 245

第四章 公孙龙的逻辑学思想研究 245

第一节 公孙龙逻辑学思想的特征与基础 246

一 公孙龙逻辑学思想的显著特征 246

二 公孙龙逻辑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255

三 公孙龙逻辑学思想的优势与局限 261

第二节 公孙龙逻辑学思想的挖掘与表述 263

一 公孙龙关于概念的逻辑学思想 263

二 公孙龙关于判断的逻辑学思想 276

三 公孙龙关于推理的逻辑学思想 293

第五章 公孙龙的哲学思想研究 317

第一节 公孙龙哲学的一般特征与理论渊源 317

一 公孙龙哲学的一般特征 318

二 公孙龙哲学的理论渊源 323

第二节 公孙龙哲学的本体论与认识论 330

一 公孙龙哲学的本体论 331

二 公孙龙哲学的认识论 347

第六章 公孙龙的语言哲学思想研究 363

第一节 公孙龙语言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364

一 理论的关注与语句的分析二者兼有 364

二 语用的确定与哲学的思辨相得益彰 367

三 指云的辨析与意义的探究互为表里 368

四 命名的意识与正名的目的前后呼应 370

第二节 公孙龙的语言哲学思想分析 372

一 物莫非指:“指”为符号,“谓”即言说 372

二 夫名实谓:专名理论,唯谓原则 378

三 慎其所谓:天下而物,可谓指乎 385

四 而指非指:言有所指,词分等级 393

五 其异任也:词类相别,言不尽意 402

六 其相非明:为非乃是,动词不动 411

第七章 大风遗响,知音渺茫——公孙龙子研究史回眸 427

第一节 百家争鸣及其衰落之象 428

第二节 两汉的评论与魏晋之著录:西晋隐者鲁胜的《墨辩注叙》 435

第三节 盛唐到明清,大隐与坚守:明人程智的《守白论》 456

第四节 民国之研究,古典之复兴:胡适的《先秦名学史》 473

结语 现代社会中,我们还需要明辨/名辩学吗? 504

附录 506

一 《公孙龙子》诸篇关键词例释 506

二 《公孙龙子》现代汉语版本 534

三 《公孙龙子》主要外文版本 535

参考文献 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