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一 华夏龙迹 1
二 研究现状(以台湾为对象) 3
三 本书重点 5
四 “请水仙”与“划水仙”仪式 12
第一章 龙、船、水与竞渡的象征原理与实质社会效果 15
一 前言 16
二 何谓龙神信仰 17
三 龙舟与竞渡 20
四 宗教和竞技的“显性”与“隐性” 22
五 结语 27
第二章 龙舟文化等同政权符号——屈原崇拜的国际竞渡比较 30
一 龙舟文化的系统及考察 30
二 屈原与“祭龙” 33
三 祭龙日行龙舟竞渡(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的比较) 38
四 日本学者的研究 44
五 结语 45
第三章 清代台湾的“端午竞渡”——基于风俗图卷、方志等的探讨 47
一 龙神信仰的追溯 48
二 清风俗图卷等记录的竞渡 50
三 清方志等记录的竞渡 55
四 结语 69
第四章 日治时期的扒龙船——“地方”与“官方”、“主流”与“非主流” 71
一 民营与官营 71
二 “地方扒龙船”的研究资料 72
三 “官方扒龙船”的记录和照片 81
四 结语 86
第五章 《台湾日日新报》扒龙船记事——历史意义与社会价值 88
一 本岛人、内地人的分野 89
二 研究动机和栏表解说 91
三 扒龙船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93
四 记事标题与内文、照片 108
五 结语 114
第六章 台北洲美里龙舟文化祭——屈原宫观光计划的期待 117
一 屈原宫观光发展计划 118
二 屈原宫的历史和机能 119
三 洲美里龙舟文化祭 121
四 洲美里扒龙船和北台湾地区扒龙船的比较 126
五 结语 127
第七章 嘉义端午龙舟斗——东石港王船祭的前奏仪式 129
一 嘉义地区“端午龙舟斗”之源起 131
二 “王船祭”的前奏仪式 135
三 东石港的信仰中心——先天宫 140
四 东石港“端午龙舟斗”的经纬 143
五 结语 145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台湾端午扒龙船 150
一 战前之部 151
二 日本统治期的台湾扒龙船 159
三 战后之部 163
四 结语 175
后语 178
附录一 祭祀仪式性格的现状一览 182
附录二 竞漕用船及竞漕要项一览 183
附录三 台湾龙船竞漕要项一览 184
主要参考文献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