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研究新论》序&黄天骥 1
戏曲研究新思路漫议 3
戏曲研究新思路漫谈会综述 3
含英咀华 开拓启迪——祝贺黄竹三先生七十初度暨戏曲研究新思路漫谈会综述&陈美青 3
戏曲研究新思路漫谈会论文 6
山西民间演剧概述&王福才 6
宋元时期的戏台与戏剧&延保全 14
神庙演剧观念的社会学特征之三——祭礼演剧功能论&曹飞 31
研究方法的拓展与中国戏剧再认识&王志峰 40
泛戏剧脚色论&元鹏飞 46
戏剧类文化遗产保护若干问题的探讨&孔美艳 58
试析中国戏曲中悲喜相依的中和追求&赵海英 65
论明代广东文学在岭南文学史上的地位&高建旺 74
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刍议——以山西戏曲为例&陈美青 88
《牡丹亭》戏曲学研究略论&冯雨森 96
中国女性戏曲观众禁忌探略——从杨月楼案引发“严禁妇女看戏”谈起&张勇风 106
区域戏剧文化生态研究小结&钱建华 119
黄竹三先生近十年戏曲探索 131
戏曲文物研究 131
戏曲文物的历史研究价值 131
“参军色”与“致语”考 134
两座雄伟的元代戏台 144
舞楼寻踪——记现存最大和最小的元代戏台 148
二十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及其在戏曲史研究上的意义 152
中国中世戏剧与假面 180
戏曲文物研究述略 190
原生态戏剧研究 201
古代宗教祭祀戏剧 201
《扇鼓神谱》源流再探 206
锣鼓杂戏的历史发展、演出形态与当前生存状况 215
上党祭祀活动中的“供盏献艺” 222
上党祭礼“前行词”初探 231
傩戏: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宗教祭祀戏剧——记河北武安大型傩戏《捉黄鬼》的演出 243
晋冀祭祀戏剧的类同性 247
祭祀戏剧的流动性演出 256
从山西仪式剧的演出形态看中国戏剧的特质 265
戏曲史研究 275
从叙述体向代言体过渡的几种形态 275
中国古代戏曲演出场所的演变及其文化价值 282
中国戏剧的起源 298
中国戏剧的孕育——兼谈泛戏剧形态 303
中国戏剧的形成——宋金杂剧(上) 307
中国戏剧的形成——宋金杂剧(下) 311
话说南戏 315
元杂剧的体制结构和表演特点 320
元杂剧的作家作品 325
明清戏曲的鼎盛 330
明清传奇的创作——兼谈分期和流派 335
中国戏曲发展的新阶段——地方戏的勃兴 340
试论中国戏剧表演的多样性 345
纪念文章与戏剧评论 362
博大·精深·严谨·开拓——王季思先生的治学思想 362
戏曲史研究的巨擘——纪念周贻白先生 369
笔端风云 囊括千古——谈马少波历史剧《关羽之死》 373
黄竹三先生学术经历及论著、文章名录 380
我的治学道路 385
祝贺黄竹三先生七十初度 395
中国戏曲学会贺信 395
山西省教育厅厅长贺信 396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吴国钦贺信&吴国钦 397
台湾大学名誉教授、世新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董事长曾永义先生贺诗&曾永义 398
山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倪生唐贺词&倪生唐 399
黄竹三先生七十寿序&曹飞 400
往事知多少——我与竹三&窦楷 401
恩师黄竹三&景李虎 408
感谢恩师黄竹三先生&车文明 410
仁者·师者·拓荒者——写在黄竹三恩师七十初度之际&延保全 413
黄竹三先生对戏曲文物研究所做出的贡献&李强 419
理论结合实践 提高兼顾普及——略谈黄竹三先生的人生际遇及其治学特点&王星荣 433
黄竹三老师与山西师大戏曲文物研究——写在黄竹三老师七十初度之际&张继红 438
言传身教 良师益友——为庆贺黄竹三老师七十寿诞而作&王廷信 441
独辟蹊径 嘉惠后学——黄竹三先生戏曲研究述评&吕文丽 444
人格魅力与认识论选择——黄竹三先生学术思想管窥&王黑特 450
厚积薄发 勇于开拓——黄竹三先生的治学之路&霍建瑜 453
踏实做人 朴实为学——跟随竹三师问学小记&元鹏飞 461
黄竹三:戏曲文物学的拓荒者&王学锋 466
阳光下的指引&张勇风 473
相识也是缘——写在黄竹三先生七十华诞之际&王颜飞 475
黄竹三先生答谢辞 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