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美国情报工作的历史演变 1
第一节 一个“君子不看他人信件”的国度 1
第二节 “战时建、平时撤”的情报观 8
第三节 战后美国情报组织的建立 14
第四节 冷战初期的美国情报界 19
第五节 冷战中后期的美国情报界 24
第六节 冷战后的美国情报界 32
第七节 新世纪的美国情报界 39
第二章 美国情报组织 47
第一节 名副其实的情报大国 47
第二节 美国情报界的“龙头”——国家情报主任 54
第三节 “中央”情报机构——中央情报局 64
第四节 最大的反间谍机构——联邦调查局 82
第五节 军队的“中央”情报机构——国防情报局 88
第六节 神秘的密码破译机构——国家安全局 94
第七节 国务院的政策咨询机构——情报与研究局 100
第八节 反恐的应景之作——国土安全部 102
第九节 效力于各军种的情报机构 105
第十节 其他情报机构 111
第三章 独特的情报决策机制 117
第一节 复杂的情报预算机制 117
第二节 争斗不止的情报监管体制 125
第三节 “精益求精”的情报评估机制 133
第四章 影响情报机构的重要人物 140
第一节 “中央情报局之父”威廉·杜诺万 140
第二节 热衷谍报的局长艾伦·杜勒斯 147
第三节 威廉·弗里德曼与信号情报 155
第四节 博士局长雷·克莱因 161
第五节 路易斯·托德拉的超级计算机与密码破译 166
第六节 小布什与美国国家情报转型战略 174
第五章 美国主要的情报思想 182
第一节 谢尔曼·肯特的战略情报评估思想 182
第二节 安吉洛·科迪维拉的国家情报观 193
第三节 罗伯特·斯蒂尔的公开来源情报理论 204
第四节 迈克尔·汉德尔的“三重噪音”理论 216
第五节 罗伯塔·沃尔斯泰特的“信号与噪音”理论 227
第六节 理查德·贝茨的情报预警理论 238
第七节 理查兹·休尔的情报分析理论 250
第六章 美国情报组织的人员招募与培训 264
第一节 中央情报局的人员招募 264
第二节 军事情报机构的人员招募 269
第三节 情报分析人员的培训 275
第四节 陆军情报军官的培训 282
第五节 美国专业情报人才培养的摇篮——国家情报大学 287
第六节 情报界联合地方大学的人才培养 293
第七节 其他情报人才培训机构 300
第七章 美国的情报侦察器材 304
第一节 光学成像侦察卫星:“锁眼”(KH)系列 304
第二节 雷达成像照相侦察卫星:“长曲棍球” 309
第三节 电子侦察卫星:“大酒瓶” 313
第四节 U-2高空侦察机 316
第五节 “全球鹰”无人侦察机 319
第六节 预警机:“鹰眼”与“哨兵” 324
第七节 E-8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 329
第八章 美国情报组织在国外的秘密行动 337
第一节 初次胜利——中情局对意大利选举的宣传攻势干涉 338
第二节 中情局阴谋反对智利阿连德政府的秘密行动 341
第三节 中情局在伊朗和危地马拉成功实施的秘密行动 344
第四节 “凤凰计划”——中央情报局在越南的秘密行动 348
第五节 中情局在西藏的秘密活动 351
第六节 猪湾行动——中情局最大的失败和耻辱 355
第九章 美国情报机构典型的分析研判案例 361
第一节 朝鲜战争中美国对中国入朝参战的情报失误 361
第二节 《特别国家情报评估》与中国首次试爆原子弹 372
第三节 《总统每日简报》和“9·11”事件 378
第四节 《2002—16HC》与伊拉克的核计划 383
第五节 关于伊朗核能力与意图的《国家情报评估》 387
第十章 发展趋势 396
第一节 美国情报界发展构想 396
第二节 美国情报界人力资本战略计划 407
第三节 国防情报局战略计划 416
第四节 美国地理空间情报局战略计划 423
第五节 美国情报界“一体化”构想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