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关于虚构对象的实在论 7
第一节 基本概念 7
一 存在 7
二 本体论 9
三 实在论/反实在论 10
第二节 指称虚构对象现象与实在论 11
一 指称虚构对象现象与实在论语义学 11
二 罗素式反实在论策略 13
三 弗雷格式反实在论策略 17
四 亚当斯式反实在论策略 20
五 布洛克式反实在论策略 22
六 埃弗雷特式反实在论策略 25
第三节 存在量化虚构对象现象与实在论 27
一 存在量化虚构对象现象与实在论语义学 28
二 辛迪卡式反实在论策略 29
三 马尔库斯式反实在论策略 33
第四节 意向虚构对象现象与实在论 36
一 意向虚构对象现象与实在论解释 36
二 拉珀波特式反实在论策略 37
第五节 总结 41
第二章 如何评价虚构对象理论 46
第一节 形上学理论评价标准 46
一 清晰性标准 47
二 一致性标准 47
三 解释力标准 48
四 简单性标准 49
第二节 虚构对象理论评价标准 50
一 基础问题和范畴区分 51
二 消解矛盾 52
三 解释资料 53
第三节 总结 58
第三章 观念主义和柏拉图主义 60
第一节 观念主义 60
一 观念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60
二 对观念主义的评价 61
三 评价汇总 69
第二节 柏拉图主义(Ⅰ):沃尔特斯多夫的理论 70
一 作为类型的虚构对象 70
二 虚构对象的存在条件和同一化条件 72
三 虚构对象的内部属性与外部属性 74
四 理论评价 75
五 评价汇总 82
第三节 柏拉图主义(Ⅱ):帕森斯的理论 83
一 如何构建一个对象理论 84
二 对象理论 86
三 虚构对象理论 88
四 理论评价 93
五 评价汇总 110
第四节 柏拉图主义(Ⅲ):扎尔塔的理论 112
一 抽象对象理论 112
二 虚构对象理论 116
三 理论评价 122
四 评价汇总 133
第五节 总结 134
第四章 可能主义和创造主义 136
第一节 可能主义 136
一 可能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136
二 对可能主义的评价 146
三 评价汇总 163
第二节 创造主义 164
一 创造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164
二 素朴创造主义 165
三 精致创造主义 168
四 对精致创造主义的评价 194
五 评价汇总 196
第五章 柏拉图主义的创造主义转向 197
第一节 扎尔塔:抽象对象理论的创造主义解释 197
一 作为属性模式的虚构对象 198
二 虚构对象之实然存在性 200
三 理论评价 201
第二节 沃特里尼:柏拉图主义与创造主义的综合 203
一 相同文本不同角色思想实验 203
二 综合型虚构对象理论 204
三 理论评价 205
第三节 结语 207
第六章 合取创造主义理念 209
第一节 经典创造主义 209
一 何谓“作者” 209
二 何谓“经典创造主义” 210
第二节 创造者判定难题 211
一 不可区分情形设计 211
二 单角色创造假说 212
三 双角色创造假说 214
四 创造者判定难题 215
第三节 合取创造主义 216
一 合取创造主义信条 216
二 合取创造主义动机 217
三 无创造者判定难题 219
四 质疑与回应 219
第四节 总结 221
第七章 基于虚构属性的合取创造主义虚构对象理论 223
第一节 存在的一般性依赖条件 224
一 开始存在 224
二 继续存在 226
三 可能存在 228
第二节 虚构属性 229
一 内部真理与虚构属性 230
二 虚构属性的同一化条件 233
三 虚构属性的区分标准 234
第三节 同一化条件与识别方法 235
一 同一化条件 236
二 识别方法 238
第四节 故事 247
一 故事及其同一化条件 247
二 故事的存在条件 248
三 故事与纯粹虚构对象 250
第五节 范畴区分 252
一 虚构对象与真实对象 253
二 纯粹虚构对象与历史虚构对象 253
三 纯粹虚构对象与虚构的虚构对象 255
第六节 资料解释 255
一 创造性真理 256
二 意向性真理 258
三 普通外部真理 259
四 本质虚构性真理 259
五 内部真理 261
六 本质内部性真理 264
第七节 一致性与简单性 265
一 一致性 265
二 简单性 270
第八节 理论评价 271
第八章 接续主义虚构名字指称理论 273
第一节 指称难题和主要解决方案 273
一 指称难题 274
二 无指称理论 275
三 全指称理论 278
四 评价 281
第二节 接续主义指称理论 282
一 接续主义 282
二 接续主义指称观 283
三 虚构名字与接续主义指称 284
四 可能的质疑及回应 287
第三节 总结 294
结语 295
附录Ⅰ 298
附录Ⅱ 302
附录Ⅲ 307
附录Ⅳ 312
参考文献 316
后记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