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人物聚焦 3
第一章 孔子 3
第一节 天本论的隐晦表达 3
第二节 “畏天命”的待命之方 7
第三节 天命论与本体哲学 11
第二章 孟子 15
第一节 王道的政治理想和价值旨归 15
第二节 仁政的行政原则和政治路线 17
第三节 仁政与教化 20
第四节 教化的经济措施和社会分工 23
第五节 王道、仁政与天命、人性 26
第三章 荀子 34
第一节 天论 34
第二节 人之命运的社会定格 37
第三节 “制天命而用之” 41
第四节 圣贤情结和哲学王构想 47
第四章 董仲舒 50
第一节 宇宙的预设和谐 50
第二节 “人副天数” 54
第三节 天人感应 60
第四节 “以君随天” 65
第五节 阳尊阴卑与儒家思想的新开展 70
第五章 二程 77
第一节 似曾相识的儒家学脉 77
第二节 天、理、道、性、命、心为一 82
第三节 “命在义中” 86
第四节 “以义安命” 91
第六章 朱熹 98
第一节 “理一分殊” 98
第二节 天命之“理一”与气禀之“分殊” 103
第三节 格物、致知与“穷天理,明人伦” 110
第四节 和谐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117
第七章 王守仁 123
第一节 “致良知”的含义 123
第二节 “致良知”与“去人欲,存天理” 125
第三节 “致良知”与超凡入圣 128
第四节 “致良知”与王学神韵 131
第八章 颜元 136
第一节 思想建构从批判理学开始 136
第二节 人性一元论 143
第三节 “以动济其静” 150
第四节 习行的目的是功利 159
第五节 诵读之虚与习行之实 163
第九章 戴震 173
第一节 以训诂的方式对宇宙本体的回答 173
第二节 “血气心知,性之实体” 182
第三节 天理与人欲 191
第二部分 比较研究 203
第十章 孔子与孟子 203
第一节 “死生有命”与“天视自我民视” 203
第二节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与“万物皆备于我” 205
第三节 “性相近”与“道性善” 208
第四节 “为政以德”与“行不忍人之政” 211
第五节 孔孟之道意指什么 215
第十一章 孟子与荀子 220
第一节 不同判断和论证 220
第二节 不同认定和取材 224
第三节 不同态度和作为 227
第四节 不同调控和利导 230
第五节 孟子、荀子的人性哲学与儒家特色 234
第六节 先秦人性哲学的一致性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242
第十二章 陆九渊与王守仁 248
第一节 “心即理”与“心皆具是理” 248
第二节 “心即理”与“心乃天下之同心” 252
第三节 “心即理”与“自存本心” 255
第四节 “心即理”与陆九渊哲学的独特性 258
第十三章 朱熹与王夫之 264
第一节 理先气后与理依于气 264
第二节 道本器末与道寓于器 268
第三节 由无而有与天下无无 273
第四节 静主动客与静者静动 276
第三部分 宏观透视 285
第十四章 形而上学 285
第一节 仁之地位和作用 285
第二节 仁之内涵和境界 295
第三节 仁之一体与厚薄 304
第四节 仁之因循与创新 312
第十五章 秩序建构 319
第一节 “民胞物与”说 320
第二节 “天下一家,中国一人”说 324
第三节 宇宙秩序、社会秩序与家庭秩序的相互通约 328
第四节 家国同构和天人合一 334
第十六章 语言哲学 341
第一节 孔子的语言哲学及其道德旨趣 341
第二节 正名主旨与无言基调 344
第三节 交往情结与和谐理念 349
第十七章 价值哲学 354
第一节 理学家的理欲观 354
第二节 “足欲”“节欲”主张 365
第三节 理学家的尚义思想 371
第四节 对利的肯定 377
第五节 殊途同归的尚公主张 379
第十八章 知行哲学 385
第一节 知行的内涵 385
第二节 知行的目标 393
第三节 知行的关系 401
第四节 知行的分歧 407
第五节 知行的定位 421
第十九章 修养工夫 429
第一节 二程的敬诚、格物和致知 429
第二节 朱熹的存心、格物和致知 432
第三节 陆九渊的“自存本心”“先立其大” 439
第四节 王守仁的“致良知” 442
第五节 修养的不同层次和逻辑推进 449
第二十章 教化哲学 458
第一节 “学而时习之” 458
第二节 “达则兼善天下” 462
第三节 “学而优则仕” 466
第四节 “礼之用,和为贵” 470
第四部分 儒学内外 481
第二十一章 儒家与墨家 481
第一节 共同的交往原则和立论根基 481
第二节 相去霄壤的理论意蕴和价值旨趣 485
第三节 儒学与墨学荣辱原因之探讨 495
第二十二章 儒家与法家 501
第一节 不同的价值理想、治国方略和行政路线 501
第二节 两千年的历史公案 505
第三节 不同的社会功效、客观影响和历史命运 512
第四节 历史的回响和时代的呼唤 517
第五节 儒家与法家之争留下的思考 522
第二十三章 康有为的尊孔崇儒 529
第一节 “百家皆孔子之学” 529
第二节 “百家皆孔子之学”中的诸子身份 536
第三节 “百家皆孔子之学”中的孔子之学 543
第二十四章 谭嗣同的尊孔抑儒 549
第一节 对中国本土文化的整合 549
第二节 “教能包政、学”与孔教 555
第三节 孔教与儒家 560
第二十五章 严复的尊孔返儒 568
第一节 读经之必要 568
第二节 读经之方法 571
第三节 读经之意义 575
第四节 严复对读经态度的转变及启示 576
参考文献 579
后记 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