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城市小说研究概述 1
一 城市小说的名与实 1
二 现代城市小说的起源、发展 3
三 社会地理学转型带来的转变 5
四 文学再现策略的改变 6
第二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7
一 学术史回顾与综述 7
二 美国现代城市小说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9
纽约篇 27
第一章 老纽约:城市挽歌 27
第一节 逃离与眷恋:伊迪丝·华顿 27
一 “天真时代”的叛逆者 28
二 “镀金大笼子”里的毁灭 30
三 “欢乐之家”的“回眸” 33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亨利·詹姆斯 38
一 老纽约文学地形学 38
二 都市漫游者 40
第二章 底层纽约:城市悲歌 45
第一节 不真实的城市:《新财富危机》 45
一 城市窥视者的白日梦 46
二 异质共同体的危机 50
第二节 另一半人的城市:《街头女郎梅季》 53
一 贫民窟景观 54
二 梅季:被践踏的花朵 57
三 效仿的灾难 60
第三节 温情的城市:《四百万》与《城市之声》 61
一 城市过客 62
二 城市温情 63
第三章 现代纽约:城市大合唱 65
第一节 发展中的纽约——麦尔维尔 65
第二节 全景纽约:《曼哈顿中转站》 74
一 现代巴别塔之城 75
二 城市象征 79
三 城市尤物与堕落天使 81
第三节 爵士乐时代的纽约:菲茨杰拉德 86
一 悲哀的城市青年 87
二 效仿式消费的失败 89
三 遗失的城市 92
第四节 困惑与忧伤的纽约:《寂寞芳心小姐》 95
一 商业化的大众文化 95
二 城市基督的“救赎” 98
第四章 多群族纽约:城市变奏曲 102
第一节 纽约下东区故事 103
一 应许之地 103
二 嘈杂的城市风景 104
三 错位的文化诉求 106
第二节 身份诉求与认同:《就说是睡着了》 109
一 城市历练 110
二 乡村怀旧 113
三 身份的寻求与构建 116
第三节 匿名与身份:《看不见的人》 118
一 从南方到北方:街道体验与城市匿名 119
二 从街道到地下室:身份转换与自我觉醒 121
芝加哥篇 133
第五章 正在崛起的城市 133
第一节 城市书写及城市文化反思:亨利·富勒 134
一 克里夫顿楼:城市社会的表征和缩影 134
二 城市“行进的列队”中城市人的精神裂变 137
三 城市文化的批判和重建 141
第二节 物质欲望和文化困境:罗伯特·赫里克 143
一 自由的追寻 145
二 艺术对金钱 146
三 道德对欲望 147
第六章 物质主义的中心 150
第一节 城市幸运者:德莱塞 151
一 城市朝圣者 152
二 在物的城市中迷失 154
三 城市巨人的发迹 160
第二节 城市陷阱:《深渊》 165
一 货币竞技场:芝加哥交易所 166
二 都市英雄:杰德温 169
第三节 黑幕揭发:林肯·斯蒂芬斯和厄普顿·辛克莱 172
一 “黑幕揭发运动” 172
二 城市丛林:《屠场》 173
第七章 城市边缘人的隔都 178
第一节 城市成长空间:法雷尔 180
一 权威式的、禁锢式的城市空间 181
二 开放的、无拘束的城市空间 183
三 斯塔兹的悲剧:城市的悲剧 186
第二节 城市困兽:赖特 189
一 哥特式的城市体验与想象 189
二 政治空间与双重隔离 192
三 自我的失落与寻找 194
第三节 被遗忘的城市空间:艾尔格伦 196
一 现代城市表征:霓虹与荒野 196
二 现代城市空间:禁闭与囚徒 199
三 现代城市救赎:罪与罚 202
第四节 芝加哥城市书写的嬗变:从德莱塞到艾尔格伦 204
一 城市居住者:从欲望主体到城市囚徒 205
二 城市空间景观的变换:从主流文化转向亚文化 207
三 城市形象的转换:从繁荣到衰败 210
第五节 城市心灵家园的探寻者:索尔·贝娄 212
一 贝娄与芝加哥 212
二 从“晃来晃去”到“历险”——城市平民的寻求之路 213
三 从赫索格到科尔德——城市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218
洛杉矶篇 227
第八章 伟大的邪恶之地 227
第一节 新起之秀的辉煌 227
一 文学新麦加 227
二 好莱坞小说:地狱之城 228
三 硬汉侦探小说:侦探之城 231
第二节 30年代的文学先锋:凯恩和麦科伊 234
第三节 天使之城的陨落:钱德勒 241
一 “荒原”的重现 242
二 都市骑士的困境 245
第九章 梦想之都 251
第一节 诱惑、幻想和大众文化:《蝗虫日》 251
一 屏幕的诱惑 252
二 幻象的集合 255
三 大众文化: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 257
第二节 F.S.菲茨杰拉德与好莱坞:《最后的大亨》 260
一 好莱坞之旅 260
二 《最后的大亨》:斯塔尔和菲茨杰拉德 262
结语 美国城市文学地图的历史蕴涵与发展走向 267
参考文献 273
后记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