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上篇:西医部分 7
第一章 抑郁症分类学 7
第一节 以年龄作为标准的分类 8
第二节 女性特有的抑郁症 11
第三节 与中枢疾病有关的抑郁发作 16
第四节 以发作形式的分类 21
第五节 以精神病理学为特点的分类 24
第二章 难治性抑郁症 31
第一节 概念与定义 32
第二节 临床特征与表现 33
第三节 形成原因与过程 33
第四节 假说与机制 36
第三章 非典型抑郁 39
第一节 概念的产生以及演变过程 40
第二节 临床特点与表现 42
第三节 认识与归类 43
第四章 抑郁症的治疗中发作 45
第一节 概念 46
第二节 治疗中发作的临床特点 46
第三节 相关因素 47
第四节 需区别的概念 49
第五节 其他的几种形式和可能的原因 50
第五章 抗抑郁药物 51
第一节 抗抑郁药的发展、分类 52
第二节 抗抑郁治疗的疗效评价及各类抗抑郁药的疗效比较 56
第六章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63
第一节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抑郁症的背景和理论 64
第二节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抑郁症中的临床研究 65
第三节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机制 72
第七章 心境稳定剂 73
第一节 碳酸锂在抑郁症中应用问题 74
第二节 丙戊酸钠与碳酸锂联合应用的药理与临床 77
第三节 拉莫三嗪对双相抑郁的治疗与预防 81
第四节 奥卡西平在精神科的临床应用 85
第五节 妥吡酯在心境障碍中的应用 90
第八章 抑郁症的诊断与评估 97
第一节 抑郁症诊断标准 98
第二节 抑郁症的临床评估 99
第九章 抑郁症的西医临床路径 107
第一节 抑郁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08
第二节 抑郁症临床路径表单 112
中篇:中医部分 125
第十章 中医药与抑郁症(郁病) 125
第一节 抑郁症的中医概念 126
第二节 肝郁与抑郁症 130
第三节 软双相抑郁中医证型的研究策略 134
第四节 有治疗抑郁作用的中药 138
第十一章 抑郁症(郁病)的中医诊断指南与评估 147
第一节 抑郁症(郁病)的诊断指南与评估 148
第二节 抑郁症(郁病)的评估 150
第十二章 抑郁症(郁病)的临床路径 153
第一节 郁病(抑郁症)中医临床路径 154
下篇:中西医结合部分 161
第十三章 中西医结合的背景与发展 161
第一节 文化差异与中西医结合 162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的概念与发展 164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的建立与发展 168
第十四章 中西医结合与精神病学临床和研究 177
第一节 精神病学临床的中西医结合模式 178
第二节 抑郁症中西医结合诊治模式 179
第十五章 中西医结合诊治抑郁症的临床诊断与评估 185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抑郁症的临床诊断 186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诊治抑郁症的临床评估 186
第十六章 抑郁症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介绍 191
第十七章 中西医结合诊治抑郁症的经验分析 195
第一节 中药汤剂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的循证医学 196
第二节 针灸联合抗抑郁药物诊治抑郁症的国内外现状 219
第三节 针灸对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概述、指南及案例分享 229
第十八章 抑郁障碍的中西医结合心理治疗与道家心理养生原则 235
第一节 中医文化与中西医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 236
第二节 抑郁障碍的中西医心理治疗方法 248
第三节 气功养生疗法 273
主要参考文献 276
附录:DSM-V关于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279
后记 292